透过长焦看Microsoft
网友【老编】 2007-03-22 11:05:37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Windows Vista选择在2007年第一个月发布,Vista的加减法也描绘出了Microsoft的“远景”

采访·撰文=许凤婷

待了六年,更重要的是,以Windows为主的操作系统产品是Microsoft的三棵“摇钱树”之一,来自这个部门的收入每年占据Microsoft总收入的30%。

不管是欣喜、兴奋还是失望、质疑,用户对Vista交织着复杂的感情,然而他们就是无法对Vista表示漠不关心。

从Microsoft在Vista身上做的纷繁的加法,人们看到Windows变得越来越强大,然而Microsoft对它的依赖越强,世界头号软件巨人迈进网络时代的步伐也就越缓慢。

搜索得失

在Vista中,桌面搜索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自然也成为Microsoft在推销Vista时的卖点之一。其实早在2003年,Microsoft就公布了将在操作系统中集成桌面搜索的计划,然而最先尝到甜头的却是苹果电脑。在2005年4月,比Vista提前一年半上市的苹果的Mac OSX 新版操作系统Tiger中,Spotlight成了最大的卖点之一。很快Google也加入战局想分一杯羹。在中国,Baidu.com也曾推出过类似的应用。

或许正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夹攻,使得Microsoft不敢轻视桌面搜索这块阵地。在Vista中,桌面搜索的功能做到了几乎全面集成的搜索, 不像Spotlight仅仅限于特定位置如Mail与Finder等处的搜索。

在Vista的桌面搜索新特性中,最不能忽略的是“开始”菜单搜索功能,根据用户反馈而改进的设置使用户几乎可以在瞬间找到想要的东西。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焕然一新的搜索窗格。在高级搜索中,选项更多也更加人性化,还有针对特定文件夹的搜索会自动定位。比如,在“文档”窗口的搜索框搜索结果会限定在文档里,“图片收藏”文件夹则自动把搜索范围定在所有图片。最后,在Vista中,搜索结果是可以保存的。散落在硬盘各个角落的搜索结果,可以被组合到一个动态文件夹里,供用户轻松查阅,但是文件实际上并没有被移动。

在Vista正式发布之前,其桌面搜索功能已经征服了全球无数试用者。“Vista提供的桌面搜索比现有竞争对手提供的功能都要强大,”美国资深的IT评论人士、追踪观察Windows十多年的Paul Thurrott认为,“从没有一款系统像Vista那样把搜索集成得如此深刻,搜索成为了系统的一部分”。

然而,与强大的桌面搜索功能相比,Microsoft在网络搜索方面的作为却差强人意。虽然这二者的技术实现和商业意义有着天壤之别,在Microsoft内部也属于不同部门的管辖,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用户对搜索的需求。

来自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以及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全美网络广告市场的规模去年增长了30%,至125亿美元。其中,网络搜索广告较前一年增长约34%,至51亿美元,占网络广告市场总值的41%。2005年10月,Microsoft在北京成立了搜索技术中心(STC),据说这是Microsoft亚洲研究院第一个担负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双重任务的机构,其核心任务就是研发搜索技术,并使之尽快转化为产品。Microsoft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曾向记者表示:“搜索将变成互联网的制高点,控制了搜索基本上就可以控制很多的商业模式”。种种迹象表明了Microsoft进军搜索市场的雄心和背后的深层目的:把在PC时代由Windows等主力军创造的辉煌,延续到网络世界。

2006年9月,Windows Live Search摘掉了Beta版的牌子。然而Nielsen/NetRatings最新公布的11月份搜索引擎排名显示,Windows Live Search位列第三,但是份额仅为8.2%,远远落后于Google的31%和Yahoo!的27%,而且同比下降了12%,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个下降率达两位数的。

从2003年Microsoft大规模涉足网络搜索市场多年以来,它非但没有拉近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反而让它和搜索领军的位置渐行渐远。甚至有观察家认为,Microsoft的网络搜索部门很快就要“game over”。这不禁让人发出疑问:到底是Microsoft的网络搜索部门对资源的运用不妥,还是Microsoft发力网络搜索市场的举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投资方向?

Vista在桌面搜索上下足了工夫,然而在网络搜索中却看不到当初IE横扫浏览器领域的霸气,决心乎?底气乎?也许人们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吧。

工具之争

2007年1月29日,全球的个人用户就可以拿到Vista的正式安装光盘,安装完毕后占用的硬盘空间是15G,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然而,一位业内人士指出Vista“大”得有道理,“Vista中集成了许多工具,或者原来的许多系统工具的功能都得到了增强,这样用户就不需要额外安装其他工具,所以,对系统资源的占用还是一样的。”

以图形处理为例,现在的电脑用户有多少是随着ACDSee一同成长的,这样的记忆在Vista时代的初学者身上还会有吗?

Vista中新增的图形处理应用Photo Gallery有两个最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功能上与系统内核的全方位集成;二是随系统捆绑销售。Photo Gallery不仅提供了类似ACDSee或Picasa(Google提供的图形处理软件)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例如,Gallery支持对照片加标签并且评级,而且在资源管理器与集成搜索中也是通用的,在资源管理器中就能看到一个微缩的Gallery,而不像在XP中只能提供预览。

当然,在Gallery中其他的功能和滤镜也基本不缺,甚至包含了生成幻灯片、刻录CD等流行的功能。

Microsoft对操作系统的深耕细作,自然会触及原先与众多工具提供商的合作关系。

在图形处理软件市场,Photo Gallery的出现并未引发大的波澜,毕竟ACDSee和Picasa都是免费的软件,而在高端市场,Photo Gallery暂时还难以撼动Photoshop的地位。但是在Office 2007随Vista同时发布之前,Microsoft和Adobe公司却发生了纷争,导火线正是在办公领域深受青睐的PDF文件格式。

Office 2007正式发布之前,Microsoft曾透出消息,在该产品中加入了对PDF文件格式的支持,用户不仅可以创建PDF文档,而且还可以随意修改由Adobe软件创建的PDF文档,同时自己开发出可支持PDF的电子文档格式XPS。2006年6月,Adobe威胁要提起针对Microsoft的反垄断诉讼,作为应对策略,Microsoft修改了自己的计划,将这一功能发布为一个独立的插件,而不是整合到Office 2007 中。Microsoft曾表示,“保存为PDF ”是Office客户要求最强烈的功能之一。

Microsoft一直倾向于在功能上偏爱做加法,疏于减法,恨不得把各式各样功能优秀的软件都集成到自己的Windows平台和Office产品中,用户对于当中的大部分功能还是表示欢迎,因为绝大多数个人用户并不关心功能和应用程序背后的供应商是谁,而只关心工具的易用性和功能能否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然而,在供应商之间,这是真刀实枪的利益肉搏战。到最后,一个可能的结果是,Windows和Office的功能越多,Microsoft“得罪”的软件供应商越多。双方都可以以用户为名发起一场“圣战”,然而,用户肯定不希望看到Microsoft一统天下,然而,他们更不希望看到一个不带任何功能的、赤裸裸的操作系统。

如果将眼光放得再长远一些,更令人替Microsoft担心。要知道,Microsoft和Windows的成功,甚至PC的成功,都是受惠于“开放平台”带来的功能、性能和人机交互的无限可能,以及为商业伙伴创造的无限商机。

安全产品:防疫还是治疗

对Microsoft的加法原则,最大的反对之声却是来自安全软件厂商。

2006年10月,美国第二大安全软件供应商McAfee在《金融时报》刊登了一封整版的公开信,指责Microsoft通过垄断手法推销自己的安全产品。而全球最大的安全软件公司Symantec 此前也多次发表了公开声明,对Microsoft封锁安全核心代码的做法表示不满。经过一番较量后Microsoft表示,要在Vista后续版本中开放部分内核,而具体的日期尚未确定。对此,Gartner预计,Microsoft最早要到2008年才能开放Vista内核。

“当用户的利益要受到损害,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亮出来,”McAfee的CEO George Samenuk告诉记者。

其实,真正令安全厂商们坐立不安的,不仅仅是“用户利益受到损害”,而是Microsoft已经触及它们的底线,马上要损害的是它们自己的利益——用以保护基于Windows平台的安全软件。

2006年6月,Microsoft宣布正式推出它的安全产品Windows Live OneCare,Microsoft在安全市场一出手,防范意识特强的安全厂商仿佛都看到这只手伸到了自己的口袋里。它们对此的反应却不太一样,有的是大喊“捉贼”引来人们围观,进而利用公众和舆论的力量化解或减缓Microsoft的出招速度,如McAfee;有的则是和Microsoft玩起了“推手”的游戏,据悉,在OneCare上市之后,Panda与趋势科技等公司悄无声息地把自己软件价格降到了和Onecare同一水平;而以Symantec 为首的做法是一方面避实就虚,反复强调自己的产品优越性,另一方面另辟战场开始推销“安全2.0”概念。

在Microsoft正式进军安全市场之前,安全软件商大多和Microsoft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因为它们的产品会针对Microsoft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进行支持。McAfee之前就曾是负责hotmail安全的供应商,后来这项工作由趋势科技接管,代替Microsoft照顾它的1.7亿hotmail用户。

然而,面对Microsoft今后将如何处理与原有的供应商关系的问题,Microsoft的客户端产品部总监韦青认为,“Microsoft相当于防疫医生,其他专注于安全领域的供应商相当于治病的医生,要保障用户系统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

然而,安全软件供应商们不这样想,虽然MicrosoftCEO鲍尔默表示日后不会将OneCare与操作系统捆绑,但OneCare已被规划到Microsoft强大的Live家族中。这一点,是Microsoft最为惯用的一招,也是安全厂商最为害怕的一招。

IE7:醉翁之意

2006年10月IE7面世,从IE6到IE7中间相隔的五年间,Microsoft不仅为从来没有创收的IE研发项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还为之担负着更多的代价。此外,间谍软件、病毒的问题通过IE向Microsoft再三袭来,Microsoft陷入了旷日持久的网络安全战。2006年初,Eolas和Microsoft围绕IE使用ActiveX的专利诉讼,导致Microsoft付出了5.21亿美元才达成和解。业内有评论家指出,IE已经成了Microsoft的包袱和隐患所在。

即便如此,据Net Applications的统计数据显示,Microsoft的浏览器(各个版本的IE)所占的市场份额最高,超过了浏览器市场总体份额的80%;Firefox紧随其后,约占11%;接下来便是用在苹果电脑上的Safari,虽说是第三大受欢迎的浏览器,但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却只有3.38%。

从市场份额上看,IE仍然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但是在过去五年中,IE的份额一直在走下坡路。和其竞争对手相比,IE6无论是在特性上,还是安全性能上都逊色许多。IE能在市场上延续它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和Windows的捆绑优势,而Firefox,甚至市场份额不足1%的Opera却成为越来越多网络用户的新宠。幸而比Vista提前一个月发布的IE7为Microsoft挽回了一些昔日的颜面。

在IE7中有不少亮点,例如,分页浏览和RSS处理。虽然这些功能在其他一些浏览器中早已出现过,Opera甚至在10年前的版本中就实现了分页浏览。但是很多用户在对IE7的这些新特性的评价前通常会加上“终于”二字,他们在把浏览器升级到IE7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夙愿实现时的小小惊喜。

此外IE7的安全性能也得到显著的提升。长久以来,用户对IE的最大抱怨就是其安全性能。在IE7中Microsoft采用了安全一级防范禁闭。其中最显著的工具便是新型反钓鱼过滤器,另外还有很多的安全机制是大家不能明显感受到的,但它们确确实实在起作用。

IE7的另一个不太被技术人员提及,却让一般用户体会颇深的是,IE7的用户体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除了更简洁的界面和图标化按钮以外,还有一个不太为关注的细节,IE7并没有在每个打开的分页上设计一个关闭按键“X”,而只在用户浏览的当前分页“X”键才会出现。这个设计节省了页面空间,非常便于用户管理多个分页。

Windows产品管理总监Gary Schare曾透露,难以计算IE开发团队的具体人数,但IE浏览器将会成为Microsoft重点投资的项目。Microsoft对IE项目投入巨大,难道纯粹是为了无私造福最终用户,抑或是百无聊赖地借以消耗掉自己日益增长的现金储备?还是给自己背上个巨大的包袱免得自己步伐太快?当然不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浏览器让应用可以有机会超然于操作系统,而无论是曾经的NetScape,还是今天的Firefox、Opera,它们都是可以跨平台和开放的,不一定非要在Microsoft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这对Microsoft立身的根基构成了无比巨大的威胁。深谙“挟标准以令用户”的Microsoft,绝对不会让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PC王国,轻易葬送在网络浏览器手中。唯一的办法就是力挺IE,并做到IE和操作系统的高度集成,尽量保持用户在底层操作系统平台和应用平台选择上的唯一性,从而一直“占领桌面”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IE是Microsoft在网络时代延续其辉煌的重要一环,同时IE也是Microsoft和Windows针对网络时代特性倾力打造的一个商业外壳,也就是所谓的策略。当然,到目前为止,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商业策略。因为,保住了操作系统的绝对统治地位,受惠的至少还有Office——Microsoft的另一头现金牛。

在商业的领域里面,没有什么新观念、新技术和新产品,能掩盖过对商业利益的追求。Sun创造Java、IBM追捧Linux、Microsoft抱定IE,无论它们套上的是多么美好的外套,如果从这件外套下面掏不出真正能带来利润的法宝,那它必将失去论道商业领域的资格,Netscape的下场就是最好的注解。

MicrosoftIE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因IE7的发布而停歇下来。几乎在IE7正式发布的同时,在波士顿举行的一个面向开发者的会议上,Microsoft的IE平台架构师Chris Wilson透露,IE8.0已经初具雏形,在未来12个到18个月里就会与用户见面。

Microsoft“中国智造”进行时

“让电脑来帮你练书法!”这个主意听上去不错,却有点不可思议。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个想法,而是在Office2007中已经实现的功能。在Word 2007汉语版中,用户可以调出11种知名的中文书法字体,并生成自己喜爱的字帖,打印后用于练习。当然,用户得自己准备毛笔和墨汁。

然而,在数字化的时代,需要练习书法的人会越来越少,这样的功能岂非华而不实?据Microsoft中国研发集团的桌面应用部经理毛永刚介绍,“包括中文书法、少数民族语言支持在内的许多创新的功能,并非针对主流用户,其目的也并非完全在于商业价值,而是为了对中国文化做出一些贡献。”

针对中国人喜欢发SMS的习惯,Outlook2007汉语版添加了收发SMS的功能;而为了帮助解决中国用户的语言障碍,Office2007中出现了“英语助手”的功能。后者是一项在线服务,和老版本Office中的“翻译”功能相比,增加了英文释义、拼写建议、单词提示和反义词等新功能。据悉,中国研发团队为2007Office贡献了100多项功能,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有些功能已经推广到全球。

2006年年初,Microsoft集合Microsoft亚洲研究院、Microsoft亚洲工程院以及国内各类产品的研发力量组成了Microsoft中国研究开发集团,由Microsoft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出任研发集团的总裁。

若干年前,吴士宏曾因把“Microsoft中国”转变为“中国Microsoft”的梦想破灭而出走。2006年11月30日,在Microsoft三大产品的北京发布会上,“中国智造”的字眼出现在了MicrosoftCOO凯文·特纳的演讲稿中。

Zune:iPod的终极挑战者

就在Windows Vista企业版发布的半个月前,Microsoft的另一个新产品被摆上了货架—数字音乐播放器Zune,这是Microsoft用于和苹果电脑正面交锋的又一把利剑,矛头直指累计销量已达7000万台的iPod。

与Vista将带来的巨额利润相比,Zune对Microsoft的收入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研究机构预测,在Zune上市的头一年,若能卖出去300万部,就算是行了大运,而且何时能盈利尚为未知数。而Vista在2007年之前将会登陆7600万台PC,为Microsoft带来115亿美元的收入。

Zune和Vista之间还有一个的巨大差距:后者是Microsoft动用了1万名技术人员,耗时5年打造出来,而前者的研发团队只有230人,从接受任务到产品上市仅仅花了8个月。

Zune研发团队的领袖J Allard在Microsoft是个知名人士,不仅因为他曾是Xbox的主要设计人员,更因为他在加入Microsoft三年之后,亦即1994年,就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Windows:互联网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此举曾惊动了比尔·盖茨。对网络深信不疑的Allard坚持在Zune中加入了红外、WiFi等无线连接的功能,为此,他说服了一些唱片公司允许用户无线传输和共享音乐内容。

6年前,Xbox诞生之前,Microsoft的CEO史蒂夫·巴尔默曾想过把它命名为“Windows游戏机”,而刚刚上市的数字音乐播放器Zune,差点被他冠上“Xbox”的姓,幸亏都被Allard强烈否定。

被《商业周刊》称之为“新Microsoft灵魂人物”之一的Allard只有37岁,他思维敏捷而又极具颠覆性,他还是一个狂热的极限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为此曾摔断了好几根骨头。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7-03-22 11:05:37  回复

回复/评论:透过长焦看Microsoft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2. 美国留学的政策大变?众多名校陷入财政危机,扩招中国学生?
  3.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4. 23岁中国女留学生在南加州的住所内遇害,曾控诉白人男友“性虐待”!
  5.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6. 滞留太空的NASA宇航员即将返回地球
  7.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8.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9.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10.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11. 美国“H1B签证”新一轮抽签在3月份开启,新变化真不少!
  12.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13.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14.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15.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16.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17. 美国小伙儿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终于获得“中国绿卡”了!
  18.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19.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20.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21. 北美留学生注意,美国和加拿大即将共享所有移民和签证讯息!
  22. 陆地入境美国受阻,“华人偷渡客”已经改用快艇登陆了?
  23.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24.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25. 华人害华人!涉及1500万美元的芝加哥“大型持枪绑架案”嫌疑人半数落网
  26. 滞留美国的华裔非法移民“遭遇流放”,首批119人已起飞!
  27. 川普总统: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发放“金卡签证”
  28.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29.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30.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31.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32.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33.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34. 台湾政府:一场误会呀
  35. 风向有变?🇨🇳中央召开民企座谈会,寓意深刻!
  36.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3.137.150.11, 2025-04-17 12:58:03

Processed in 0.07697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