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作为一种新生媒体,自诞生以来就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巨大的人气孕育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博客广告随之成为热点。InsightCN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5.9%的网民希望自己的博客主页能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博客广告具体如何运作等问题在实践中逐渐清晰,并有部分优秀博客已实现赢利。目前国内对于博客广告还有不少争议,还在探索的初级阶段。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面,探索出了几种博客广告的投放模式和赢利模式,或许它们对国内博客今后走向赢利会有所启发。一、各具特色的博客广告模式 亚马逊联盟早在1996年,亚马逊就推出了一个合作者项目让博客和网站有机会实现收益。博客可以把想推荐给别人购买的商品的链接贴到自己的博客上。如果访问该网站的用户点击了这个链接,就会进入亚马逊的该商品页面。如果此人就此购买了该商品,亚马逊将会支付相应比例的佣金给这个博客,访问者众多的博客显然有着更多的收益。自身体验式广告所谓自身体验式广告是指,博客把自己实际使用和感受某一商品或服务的过程在自己的博客中展现出来,其他访问者因为阅读该博客而了解该产品品牌或是购买该商品或服务。这种广告以亲身体验为卖点,如果网民对该博客的信任程度高,那么接受程度也就相应较高。雇佣式博客广告有博客网站的博主提出过非常大胆的博客广告与营销模式,广告的意图更加明显。博主可以为任何有需要登广告的客户撰写博客文章,每篇文章视内容不同而收取不同的费用。博主写的文章可以是你的公司、产品,或是某个事件、想法和观点等。不过,这种以赢利为目的的博客能否取得网民的信任还不得而知。BlogadsBlogads成立于2002年,它在大多数博客网站投放的广告中,广告收入的20%归Blogads所有,其余的则全部为博客所得收入。Blogads的广告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和链接。但是BlogAds 仅仅是给大博客服务的广告网络。什么样的博客才是大博客呢?根据Blogads的要求,大博客必须有每天一千以上的访问者,并且其内容应当专注于某一专题或领域。Blogads对大量博客的调查结果显示,某一专题或特定领域的博客访问者与博客一样,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型人物或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这无疑是这些领域广告商们最想到达的目标受众。Blogads提供先进的自助软件,方便广告商寻找最合适的博客,并根据受众反应及时对广告加以编辑和改进。因为博客广告更应该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传播,因此这一点非常重要。二、博客广告受大公司关注 发展前景乐观 不久前,著名主持人芮成钢在他的博客中写了一篇文章,谈到了困扰他多年的一个问题:北京故宫里的星巴克 和中国文化冲突问题,一时间引起喧然大波,众说纷纭,甚至故宫的主管部门也开始考虑让开设了6年的星巴克咖啡馆搬出故宫。写博客让中国的普通百姓也有了表达他们自己意见的机会。这也令许多在中国市场上经受着文化与商业挑战的公司深感头痛。中国共有1.32亿互联网用户,仅次于美国。而其中有2,000万人拥有自己的博客,320万人经常发表新文章。博客热在中国带来了复杂的结果,也令一些厂商品牌面临着挑战。星巴克只是个人诉求上升为全国性问题的最新一个例子。肯德基、DELL、宝洁公司都有过类似经历,因为产品缺陷被网民曝光而引发群体激愤。中国的博客作者甚至对这些网上丑闻采用了一个源自美国水门事件的词:"门"。现在,由于互联网媒体的影响力,也随之兴起了一些新的行业,帮助大公司们处理这些网上危机,或是利用互联网的新媒体进行新式的营销。研究人员挖掘各类题材以保护或是提升公司的品牌,比如被称为"后舍男生"的两位模仿口型的大学生,他们甚至成为了Motorola (Motorola Inc.)和百事公司(PepsiCo Inc.)广告的代言人。可口可乐、通用、奥迪、Intel等大公司也纷纷看好博客广告,因为他们认为博客所聚集的人群是充满热情而又极富影响力的人,这些人恰好是市场商人希望达到的目标受众群,博客上的访问者多为企业的精英,因此,他们非常看好这一群体。目前,博客盈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今年的博客广告相比去年已经增长了一倍。预计到2010年,网络广告将达到236亿美元,而这之中必定包含越来越多的博客广告。博客广告市场的日益繁荣还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博客广告中介。在中国,一些博客聚合网站也开始了这样的尝试,比如在2006年率先扛起草根博客大旗的博啦网,他们与大量的优质博客签订了广告和版权代理协议,将不同的产品广告分门别类的交给相应属性的博客进行投放,对产品进行口碑式传播,使博客可以通过分众广告获得收益,具体形式涵盖了前面提到的亚马逊联盟式广告、自身体验式广告和Blogads式广告,目前已有包括长虹佳华数码、酷讯搜索等多家企业进行了相关尝试,效果甚佳。三、 中国发展博客广告需要注意的问题博客本身的资质问题。并非所有博客都有吸引到广告的本事,而且国内大多数博客还欠缺商业性价值,创作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博客的访问量、影响力、受欢迎程度、活跃程度指标都是吸引广告的重要因素。广告商对博客的接受度问题。博客大多专注于某一专题或领域,博客广告的一大特点就是针对性强,是窄播式的,有效到达率高。这一点既是优势,又是劣势。因为大多数广告商还是希望其广告是广播式的,能够达到尽可能多的受众,而不考虑这种传播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监管问题。互联网的匿名特性决定了出现虚假广告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博客写手可能为获得更多收入而夸大产品和服务的功效,从而误导消费者,具体的监管形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