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职业学院计算机调试技师何倩,在全国夺得第一名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工厂的机器突然无法运转,负责人叫了好几个维修工都失败后,请来一名师傅,他看过几分钟后用粉笔划下记号,工人立刻找到原因修好了机器。
重庆电子职业学院的计算机调试技师何倩,常常就是那个划线的人———面对一台生病的电脑,何倩的“金睛火眼”,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病因,
凭着这双眼睛,在全国的计算机技能大赛上,何倩18分钟找出复杂的电脑故障而一举成名。
电脑玩家“三级跳”
记者误以为“何倩”是一名女子,他笑着说,他从小在男孩子中也算调皮的,常常把很多奇怪的机器拆了又装,电脑就是其中之一。“第一眼看见286,就被这个神奇的东西吸引了。”何倩说,他17岁接触电脑,当时全家月收入仅800来块,父母也拿出6000元积蓄给他买了第一台电脑。
从爱好玩电脑游戏、取得网络管理师认证,到成为技术支持序列工程师,何倩这个电脑玩家几年内就完成了“三级跳”。
电脑医生破解程序
计算机调试技师,像一位电脑医生,工作就是解决电脑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等问题。
为了让更多的人熟悉并当上电脑调试技师,2003年9月,何倩从联想重庆服务中心到了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学院,何倩发现了一个棘手的电脑问题:电脑硬盘经常锁住,造成数据无法拷贝。
他没日没夜地守着电脑,终于破解了“硬盘逻辑锁程序”。开发出的破解硬盘逻辑锁程序,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使用价值,对硬盘数据的及时维护提供了更高的操作平台。
战胜五万IT人得第一
做电脑调试技师,要达到哪种境界才算最高境界?何倩终生难忘的,是2004年12月1日。
2004年,国家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了首届清华同方杯计算机调试员全国技能大赛,何倩拿到了参加总决赛的“入场券”。
2004年12月1日,总决赛在人民大会堂小会议厅举行。何倩面对着一台患有“疑难杂症”的电脑,用18分钟最快最准确地找出了问题,仅用总时间的三分之一。最终战胜全部参赛的5万名选手,捧回全国第一。本报记者蒋艳实习生郭羽
何倩,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调试技师、实习指导教师。1994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联想重庆服务中心等单位任职,2003年9月到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工作。2004年获得重庆亚德博恩杯计算机调试技能比赛第三名;2004年12月,获得清华同方杯首届计算机调试员全国技能大赛第一名;并先后获得电子信息产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被评为渝北区十佳青年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