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前高管称绩效主义毁了Sony 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网友【老编】 2007-03-22 11:05:37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因实行绩效主义,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文/天外伺郎

2006年Sony公司迎来了创业60年。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因笔记本电脑锂电池着火事故,世界上使用Sony产锂电池的约960万台笔记本电脑被召回,估计更换电池的费用将达510亿日元。

PS3游戏机曾被视为Sony的“救星”,在上市当天就销售一空。但因为关键部件批量生产的速度跟不上,Sony被迫控制整机的生产数量。PS3是尖端产品,生产成本也很高,据说卖一台Sony就亏3.5万日元。Sony的销售部门预计,2007年3月进行年度结算时,游戏机部门的经营亏损将达2000亿日元。

多数人觉察到Sony不正常恐怕是在2003年春天。当时据Sony公布,一个季度就出现约1000亿日元的亏损。市场上甚至出现了“Sony冲击”,Sony公司股票连续两天跌停。坦率地说,作为Sony的旧员工,我当时也感到震惊。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从发生“Sony冲击”的两年前开始,公司内的气氛就已经不正常了。身心疲惫的职工急剧增加。回想起来,Sony是长期内不知不觉慢慢地退化的。

“激情集团”消失了

我是1964年以设计人员的身份进入Sony的。因半导体收音机和录音机的普及,Sony那时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当时企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Sony神话”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进入公司到2006年离开公司,我在Sony愉快地送走了40年的岁月。

我46岁就当上了Sony公司的董事,后来成为常务董事。因此,对Sony近年来发生的事情,我感到自己也有很大责任。伟大的创业者井深大的影响为什么如今在Sony荡然无存了呢?Sony的辉煌时代与今天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激情集团”不存在了。所谓“激情集团”,是指我参与开发CD技术时期,公司那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开发的集体。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激情集团”接连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产品。Sony当初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有井深大的领导。

井深大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能点燃技术开发人员心中之火,让他们变成为技术献身的“狂人”。在刚刚进入公司时,我曾和井深大进行激烈争论。井深大对新人并不是采取高压态度,他尊重我的意见。

为了不辜负他对我的信任,我当年也同样潜心于研发工作。比我进公司更早,也受到井深大影响的那些人,在井深大退出第一线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以井深大的作风影响着全公司。当这些人不在了,Sony也就开始逐渐衰败。

从事技术开发的团体进入开发的忘我状态时,就成了“激情集团”。要进入这种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于自发的动机”的行动。比如“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机器人”,就是一种发自自身的冲动。

与此相反就是“外部的动机”,比如想赚钱、升职或出名,即想得到来自外部回报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而是出于“想赚钱或升职”的世俗动机,那是无法成为“开发狂人”的。

“挑战精神”消失了

今天的Sony职工好象没有了自发的动机。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绩效主义就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抑制。

如果总是说“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资”,那么以工作为乐趣这种内在的意识就会受到抑制。从1995年左右开始,Sony公司逐渐实行绩效主义,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

但是井深大的想法与绩效主义恰恰相反,他有一句口头禅:“工作的报酬是工作。”如果你干了件受到好评的工作,下次你还可以再干更好的工作。在井深大的时代,许多人为追求工作的乐趣而埋头苦干。

但是,因实行绩效主义,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

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可以说Sony精神的核心即“挑战精神”消失了。因实行绩效主义,Sony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老化处理”是保证电池质量的工序之一。电池制造出来之后不能立刻出厂,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再通过检查剔出不合格产品。这就是“老化处理”。至于“老化处理”程序上的问题是否是上面提到的锂电池着火事故的直接原因,现在尚无法下结论。但我想指出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实行绩效主义,一些扎实细致的工作就容易被忽视。

Sony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

团队精神消失了

2004年2月底,我在美国见到了“涌流理论”的代表人物奇凯岑特米哈伊教授,并聆听了他的讲演。讲演一开始,大屏幕上放映的一段话是我自进入Sony公司以来多次读过的,只不过被译成了英文。

“建立公司的目的:建设理想的工厂,在这个工厂里,应该有自由、豁达、愉快的气氛,让每个认真工作的技术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这正是Sony公司的创立宗旨。Sony公司失去活力,就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

没有想到,我是在绩效主义的发源地美国,聆听用Sony的创建宗旨来否定绩效主义的“涌流理论”。这使我深受触动。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

不久前我在整理藏书时翻出一封信。那是我为开发天线到东北大学进修时,给上司写信打的草稿。有一次我逃学跑去滑雪,刚好赶上Sony公司的部长来学校视察。我写那封信是为了向部长道歉。

实际上,在我身上不止一次发生过那类事情,但我从来没有受到上司的斥责。上司相信,虽然我贪玩,但对研究工作非常认真。当时我的上司不是用“评价的眼光”看我,而是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企业员工来说,需要的就是这种温情和信任。

过去在一些日本企业,即便部下做得有点出格,上司也不那么苛求,工作失败了也敢于为部下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尽管部下在喝酒的时候说上司的坏话,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非常支持上司。后来强化了管理,实行了看上去很合理的评价制度。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任。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不单Sony,现在许多公司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引进评价体制。但这些企业的业绩似乎都在下滑。

Sony公司是最早引进美国式合理主义经营理论的企业之一。而公司创始人井深大的经营理念谈不上所谓“合理”。1968年10月上市的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的开发,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当时Sony在电视机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即便如此,井深大仍坚持独自开发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这种彩色电视机画质好,一上市就大受好评。其后30 年,这种电视机的销售一直是Sony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干别人不干的事情”这种追求独自开发的精神,恐怕不符合今天只看收益的企业管理理论。Sony当时如果采用和其他公司一样的技术,立刻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当初也许就不会有破产的担心了。

投入巨额费用和很多时间进行的技术开发取得成功后,为了制造产品,还需要有更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亦需要招募新员工。但是,从长期角度看,Sony公司积累了技术,培养了技术人员。此外,人们都认为“Sony是追求独特技术的公司”,大大提升了Sony的品牌形象。

更重要的是,这种独自开发能给Sony员工带来荣誉感,他们都为自己是“最尖端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之所以能长期成为Sony公司的收入来源,是因为技术开发人员怀着荣誉感和极大热情,不断对技术进行改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获得成功而沾沾自喜的Sony,却在液晶和等离子薄型电视机的开发方面落后了。实际上,井深大曾说过:“我们必须自己开发出让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成为落伍产品的新技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Sony公司高管没有铭记井深大的话。

如今,Sony采取了极为“合理的”经营方针。不是自己开发新技术,而是同Samsung 公司合作,建立了液晶显示屏制造公司。由这家合资公司提供零部件生产的液晶电视机“BRAVIA”非常畅销,从而使Sony公司暂时摆脱了困境。但对于我这个熟悉Sony成长史的人来说,总不免有一种怀旧感,因为Sony现在在基础开发能力方面,与井深大时代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今天的Sony为避免危机采取了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高层主管是关键

今天的Sony与井深大时代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自豪感”方面的差别。当年创始人井深大和公司员工都有一种自信心:努力争先,创造历史。

当时Sony并不在意其他公司在开发什么产品。某大家电公司的产品曾被嘲讽为“照猫画虎”,今天Sony也开始照猫画虎了。一味地左顾右盼,无法走在时代的前头。

在我开发“爱宝”机器狗的时候,Sony的实力已经开始衰落了,公司不得不采取冒险一搏的做法,但是出现亏损后,又遭到公司内部的批评,结果不得不后退。

今天的Sony已经没有了向新目标挑战的“体力”,同时也失去了把新技术拿出来让社会检验的胆识。在导致Sony受挫的几个因素中,公司最高领导人的态度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在Sony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时期,公司内流行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真的有了新点子,来。”也就是说那就背着上司把它搞出,与其口头上说说,不如拿出真东西来更直接。但是如果上司总是以冷漠的、“评价的眼光”来看自己,恐怕没有人愿意背着上司干事情,那是自找麻烦。如果人们没有自己受到信任的意识,也就不会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了。在过去,有些Sony员工根本不畏惧上司的权威,上司也欣赏和信任这样的部下。

所以,能否让职工热情焕发,关键要看最高领导人的姿态。Sony当年之所以取得被视为“神话”的业绩,也正是因为有井深大。但是,井深大的经营理念没有系统化,也没有被继承下来。也许是因为井深大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已经营理念的重要性。

我尝试着把井深大等前辈的经营理念系统化、文字化,出版了《经营革命》一书。在这本书中,我把井深大等人的经营称为“长老型经营”。所谓“长老”是指德高望重的人。德高望重者为公司的最高领导人,整个集团会拧成一股绳,充满斗志地向目标迈进。

在今天的日本企业中,患抑郁症等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公司内有不称职的上司,推行的是不负责任的合理主义经营方式,给职工带来了苦恼。

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也不论是在哪个国家,企业都应该注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正是Sony在创立公司的宗旨中强调的“自由,豁达,愉快”。

过去人们都把Sony称为“21世纪型企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进入21世纪后,Sony反而退化成了“20世纪型企业”。我殷切希望Sony能重现往日辉煌。

(原文刊登于日本《文艺春秋》2007年1月刊,作者为Sony公司前常务董事、作家)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7-03-22 11:05:37  回复

回复/评论:前高管称绩效主义毁了Sony 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全球AI人才的争夺战白热化,顶尖研究员成为了科技巨头争夺焦点
  2.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3. 难怪马斯克公开认错… 川普总统的相关杀器可以更多?
  4. 盖茨列出了10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名单
  5. 川普总统:加拿大可以免费加入“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6. 川普总统宣布“金卡计划”网站开放
  7. 美国新法案“大漂亮”引发了全球资本配置大调整
  8. 中美通话的内容简短,但意味深长!
  9. 手机充电习惯是影响电池寿命的根本原因
  10. 在美国,千万别做的这些事盘点!
  11.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将加速中国崛起,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主导力量!
  12. 美国暂停了学生签证预约,申请者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须谨慎!
  13. 鲁比奥声称将会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政策
  14. 英国2岁男童竟然刷新了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男性”会员纪录
  15.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16.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17. 川普家族“哈佛风波”和签证政策的突变
  18.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19.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20. 川普总统声称希望中国“增加美油采购”
  21.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22.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23. 美国移民新机遇:紧缺人才的绿卡通道“无需排期”
  24. “蜗居”纽约的中国穷人:男女同住,毫无私隐… 却坚持不肯回国
  25. 英伟达的市值突破了四万亿美元,创人类历史纪录!
  26. 嘴唇经常干裂起皮,或许并非缺水!
  27.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28.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29. 比尔盖茨的财富突然蒸发了510亿美元,真相却令人肃然起敬!
  30.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31.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32. 美国国会通过了减税法案,马斯克和川普总统再次激烈交锋!
  33.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34.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35. 美国对华为“HarmonyOS”采取行动,引发科技领域的新争议!
  36. 美国“非法移民家庭”遣返行动引发了“婴幼儿无国籍”的危机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4, 2025-07-21 15:48:50

Processed in 1.15002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