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刚过,Intel中国公司高层率先在广州拜访渠道和合作伙伴。去年12月,将中国作为全球第五个独立大区后,Intel今年在中国市场的市场渠道策略、产品策略都吸引业界关注;AMD发起降价攻势,一直保持沉默的Intel如何回应,也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价格战体现谁是领先者”
2月底,AMD针对高端双核CPU突然发起降价攻势,希望抢在Intel推广四核CPU之前率先占得市场先机。
针对这次“挑战”,Intel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事业部副总裁、中国大区总经理杨旭首次公开作出回应,其表示Intel早有自己的产品和价格计划,不会盲目地与对手展开价格战,而是要根据技术、产能、市场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不是说今天竞争对手做什么马上我们要做什么。产品没有准备好,产能没有准备好,想做都做不到”,杨旭在给记者的回答中悄然指出了竞争对手产能不足的弊病,“我们目前没有一个产品出现断货,在DIY和OEM市场都进展得相当良好,这是优势所在。”
把酷睿2进行到底
杨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将是把酷睿2进行到底的一年,Intel会加大力度全方位朝着酷睿2去过渡,酷睿2架构的CPU新产品将更快进入市场”,按照Intel计划,今年年底,希望能使其全线产品都是基于酷睿2架构的。
记者获悉,Intel中国在去年年底成为独立运作的区域后也作出了相应的市场渠道调整,除了按照地理划成了东南西北四个事业区,目前渠道策略的更大变化是注重边缘化、区域化,今年将着重投资建设区域性渠道,加强在边远地区、四五级城市的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