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小琴
虽然太阳很好,但是天气很冷。小琴选择在公园的亭子里和我见面,我说来往的人会影响我们的交谈,而她却说,人群会让她觉得温暖。
我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以前很好的朋友因为长时间不联系,也不想联系了。也许,我每天哪也不去对他来说是最安全的。我实在厌倦了没完没了的争执——无聊的理由,无端的猜忌,无名的冲突。虽然一切都可以解释,然而我已经无力去重复这样的过程。在他心里,把我关在笼子里是爱我的最好方式。
小琴口中的他,是和他相恋3年的男友。但是,他们却不能朝夕相处,只能远隔千山万水遥相思念。小琴的男友远在另一座城市工作。小琴说,距离将他们演化成了牛郎织女,思念只能通过SMS和电话来传递。一年只能见一次面,短暂的相聚过后是更长的离别和等待。“有的时候心里很复杂,想了一年终于可以见上一面,但是真要见了又不想去了。开心几天后,还是要送他走。那种离别的滋味,多尝一次,痛苦就越深。”爱情是他们心中的一个信念,因为坚持,所以存在。
孤独对爱情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侵蚀。我一直觉得爱情是最难坚守的城池。小琴是这座城池最忠勇的守将。然而,太沉重的爱,谁也承受不了。小琴说,现在她的爱情已成为她的负担,她心灵的枷锁,让她不顾一切想逃离。
当时,我在一家书店做营业员。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工作很清闲,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看看小说,看看漫画,觉得挺开心的。我们书店的附近有一所学校,每到放学的时候,都会有学生来光顾。但是看得多,买得少,而且看完了也不放回原处。那时我们是最忙的,要把书全部整理好才可以下班,实在让人头疼。后来,店长让我们督促学生把书放回原处才能走。虽然少了理书的工作,但是眼睛却要不停地盯着那些学生。一日,一个男孩将一本他看的书递到我手上,我有些不悦,没好气地说:自己放回去。但是,他却把书往我手上一塞就走了。
当我无奈地想把书放回原处时,里面却掉出了两张电影票,时间是当晚8点。票的背面还写着:琴,我喜欢你。那一刻,我是又惊讶又好笑。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用这样的方式约会女孩,但是,我又很奇怪这个大男孩居然会喜欢自己。他还是个在读书的孩子呀。我把两张电影票放进口袋。下班后照旧回家,看电视,睡觉。我不可能去赴约。也许那只是一个孩子的恶作剧,刚好选中我罢了。天亮了,依旧去上班。却发现那个男孩早早地等在门口,疲惫的眼睛里透着埋怨。我问他为什么没去上课。他却质问我昨天为什么没有赴约。
“我真的当他只是个孩子。根本不可能的。”小琴有些无奈。我对他说,小弟弟,别开玩笑了,恶作剧到此为止吧。我有男友了,我们很相爱。我劝他回去上课,他却执拗地说如果我不答应他,他就天天在门口等。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孩子赌气时的话,没想到,他真的天天在书店门口等我。我原本是想好好和他讲道理的,看他这样胡搅蛮缠,我也生气了。他的行为已经给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终于有一天,我忍无可忍,告诉他说:如果明天我还在这里看到你,就立刻辞职,让你永远也找不到我。可能他是害怕了,连续好几天,我都没有再看到他。奇怪的是,空荡荡的门口倒让我觉得有些许不安。他此时在做什么呢?在学校上课吗?我这样威胁他,他会不会做出一些对他自己不利的事情呢?转而我又问自己,我是在担心他吗?是我把他赶走的现在怎么又希望他出现呢?
也许,这种期待不是一种爱情,而是一种长久关注的心理的陡然缺失。爱情,在小琴的心里更是一种概念,形式因为距离变得异常简单。有谁不希望被一个爱自己的人放在心上呢?又有谁不希望会被一个人等待呢?哪怕对这个人,没有爱情。
有一天,他又出现了。看起来很精神,也比原来快乐得多。他告诉我他想通了,不再强求我,只希望能做我的弟弟。我没有回绝的理由。然而我也没想到,这个看似单纯的男孩却给我生活的天空带来了不散的乌云。
一次,我突然接到男友的电话,声音极其粗暴。他质问我在家里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我被问得一头雾水,说什么也没发生。他却一口咬定我有了其他的男人。这是他最不能容忍的是事情,分手吧。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罪名弄得有口难辩。很多天,他都没有再接我的电话。我很伤心,也觉得冤枉,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令他这样坚定地相信我背叛了他。
3年了,我苦苦坚守这份感情,眼看男友就要退伍归来,可以陪在自己身边,对方却扣给自己这样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另一方面那段时间,我的那个“弟弟”却异常关心我,还说这样不信任你的男友分手也罢。我觉得这其中一定有蹊跷,便质问他是不是知道什么事,但是他矢口否认。终于,一周后的某一天,男友接听了我的电话,他说,一个自称是小琴男友的男人给他打电话说他现在是小琴的男友,让他不要再缠着小琴了。小琴心里明白,不会有第二个男人做这件事,一定是他。
小琴的“弟弟”在她的一再追问下承认了这件事。这让小琴很受打击。她没想到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深的心机。我问小琴他是怎么知道她男友的电话的,她说是他自己在她手机里翻到的。小琴说她一直挺信任这个男孩的。
尽管后来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男友解释清楚了。但是男友却再也不能对我完全放心。我的背后,永远有他怀疑的目光;我的生活,永远有他无休止的质问;我的朋友也因为他病态似的盘问离我远去。他逼迫我离开书店,去他家的店里帮忙。毕竟没有结婚,和他父母住一起会招致诸多不便。但更可怕的是,他父母就是他安插在我身边的眼线,我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他母亲在第一时间汇报给他。如果他打电话给我我没能立刻接听,等待我的一定是一通责骂和疯狂的怀疑。解释是无力的,在他眼里,我不接电话一定就是在和别的男人约会。每个月他都会查我的电话单,然后一个个回拨。如果是男人,我又将陷入新一轮的质问与辩解的混战。几个月来,我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监视之下,只能在家和店之间来回,越出一步都是背叛。年底,我们就要结婚了。可是这样被监禁似的生活该怎样继续下去?
我问小琴是否想过分手。小琴说她还是爱他的。毕竟她是他的第一个男友。他这样,也是太在乎自己了。但是,小琴告诉我,原本答应他今年退伍的男友又改变了主意。两地分居的生活会沿袭到小琴的婚姻中。我不知道这样的坚持是证明爱情的伟大还是验证爱情的盲目。一再的妥协无非将爱情变为负累。
傍晚的太阳已经不再温暖。小琴在即将来临的夜色中消失在人群里。她要在天黑前赶回家,否则又会是一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