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者:苏红(化名),37岁,医生, 离异后复婚,孩子7岁
文 字:安心
大学毕业后,我就进了这家医院,做了一个美丽而高傲的女医生。我是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女人,家庭、长相、工作……被同事称为“院花”的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有很多追
求者。陈强(化名)可以说是和我“门当户对”的,很多人说我们是一对金童玉女。
和陈强的恋爱很甜蜜,无论到哪里,我们都会引起周围人羡慕的目光。我和陈强都为自己能找到对方而骄傲,好像注定是这辈子的伴侣,我们就应该找对方这样的人结婚,别的人根本不合适。
恋爱期间也吵架,也闹过分手,但我们都太舍不下对方了,三年恋爱,虽然我们都想过,也许会有人比对方更适合自己,但好像两个人已经互相成为对方的“私有财产”,放弃几乎是截肢一样。这种心态注定了我和陈强之间的恩怨撕扯不清,从离婚到复婚是条漫长而复杂的路,虽然外人看去无非是过不下去了就离婚,分开后觉得还是原配好,于是复婚,但其中的感受只有我们两人明白。
结婚头几年的生活非常幸福,我和陈强在众人的羡慕中骄傲地做着模范夫妻,我们工作体面,收入颇丰,住大房子,还是同事朋友中间最早买私家车的,双方父母不但不用我们操心,买房买车时还能帮我们的忙。两年后儿子的出生几乎让我们的家庭荣升至“完美”的高度,我和陈强两人对生活很满足。
也许是从小都没受过什么委屈,我和陈强的个性都比较强,两个人好的时候什么都好,而一旦有了分歧,我们却是谁也不让谁,都不想向对方低头认错。
如果只是单纯的吵架也没什么,就像我们曾百思不解的一对朋友夫妻,头天晚上还吵得跟世界末日一样,第二天就没事似的又有说有笑了。可我和陈强之间的争吵却跟别的夫妻不一样,每次争吵我们都不是大声争执,而是坐下来,很严肃认真地一一指出对方的不是,要不就是连讽带刺地说些很伤人的话。最后要有一个觉得确实是自己不对的人妥协,然后冷战上一两天,我们才结束一次“战斗”。那种冷漠现在想想都心寒,夫妻两人住在两个房间里,无论干什么都耷拉着眼皮,为了孩子不得不说话时,也根本看都不看对方……
这样的“战争”次数多了,对婚姻产生厌倦也是情理之中。儿子四岁的时候,我们离了婚。
离婚的原因看上去很简单——陈强有了外遇。离婚后我才明白,陈强的外遇只是我们婚姻潜伏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就算他没有外遇,我们也不见得就不会离婚。
菲菲(化名)是陈强单位新去的大学生,温柔漂亮,善解人意。开始的时候,陈强只是对家在外地的菲菲表示关心,没想到慢慢地菲菲竟爱上了他!一边是冷冰冰的已看倦的老婆,一边是善解人意新鲜可人的姑娘,陈强“很自然”地出了轨。
知道这件事后,我歇斯底里地发作,连手都不让陈强碰,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我无比坚决地要求离婚,房子孩子都归我。陈强不同意,双方家人也让我先冷静冷静,好好考虑一下再说,可当时我觉得这样的错误根本无法容忍,如果不离婚,我还不如去死。
后来,陈强让家人、朋友等很多人做我的工作,我依然坚持离婚。我们这对众人羡慕的“模范夫妻”还是分道扬镳了。
说实话,我把离婚后的日子想得太简单了。我以为自己带着孩子照样能过得很好,而且,我还可以找个比陈强好得多的男人再婚。然而事实上,我自己带着孩子的日子不但劳累,而且孤独,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对其他男人无比挑剔,明明是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人,我却怎么看都不顺眼,下意识里还会把他们跟陈强做比较,而且,往往还是拿别人的缺点和陈强的优点比……
离婚两年的时间里,我谈过两个男朋友,均以失败告终。已经和一个人生活了那么多年,再接受一个完全陌生的人,重新开始感情和生活的磨合——想想就没有耐心!
离婚不久,陈强和菲菲分了手。复婚后我问过他,为什么条件不允许时非要偷腥,条件允许了反而分手。他说,菲菲只能给他一时的心灵安慰,给不了他永久的陪伴,“我和她毕竟是两代人,很多问题不是不沟通,而是根本无法沟通。”
儿子幼儿园毕业前夕,我越来越感觉到单亲家庭的难处。已经开始懂事的儿子变得非常敏感,如果我呵斥他的声音稍微大点,他就会一个人默默地掉眼泪。一次,因为和小朋友打架,我打了儿子一顿,然后我让他去给小朋友道歉,他哭着说:“死也不去!他先说我没爸爸的,妈妈你打死我吧,活着多没意思啊……”我惊呆了,把儿子安慰好后,第一次主动给陈强打了电话。
本来是说儿子的事,但那天的电话里我们说了很多,慢慢说到了我们的婚姻上。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当初坚决离婚的举动实在有些盲目,也许陈强说的对,当时我只是图自己一时解气,并没有考虑到孩子,也没有很好地考虑我们之间的感情。最后,陈强对我说:“苏红,你再考虑考虑,还是让我回家吧!”
后来,经过家人和好友的撮合,我和陈强于离婚两年后复婚。
我以为复婚后一切都会自动朝着很好的方向转变,岂不知,就像一个王朝刚结束那样,要想建立新的国度,必须得很好地收拾一下烂摊子。我和陈强都想做到若无其事,表示出自己已经不在乎以前的不愉快,可我们毕竟不是那种没心没肺的人,所以,做什么事不免有种欲盖弥彰的尴尬。
我第一次感到“相敬如宾”对夫妻相处来说,并不是多么好的词。复婚后的我们,唯恐自己表现出对对方的不体谅和不关心,所以,两个人在家里好像都很小心翼翼一样,唯恐说错话,让对方觉得自己对复婚不是那么诚心诚意……有时候,陈强跟我说什么事,我随口一句:“什么?那样好吗?”他立刻就会说:“那你说怎么办?我听你的!”我意识到他的敏感,赶紧解释:“没有没有,你别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其实我根本没什么想法,是陈强过于小心了,而我越解释越糟。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虽然复婚后我和陈强都倍加珍惜我们的婚姻,但两个人的相处却非常累。
那次我无意间对陈强说起我们单位一个搞婚外恋的男同事,最后被婚外恋对象敲诈的事,看见他表情不自然时才明白过来:他肯定怀疑我是故意影射他曾经的错……从那以后,在跟他说话前,我都会先想想这样说行不行。半年后,陈强开始不喜欢回家,说实话我也不愿回家,不愿两个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时想说什么又不敢开口的尴尬,那种纯粹对电视节目的评论虚伪而造作。
后来,我和陈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今年开始,我们陆陆续续谈了好几次,谈话的时候我们都能抛开一切,推心置腹地说明各自的感受,以及对对方的要求,可日常生活中还是放不开。一个人的时候我甚至会想:复婚到底对不对?如果日子一直这样过下去,我们是不是还会再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