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他的付出,超越了一个年轻女孩所能承受的极限,但被感动的男友竟然说从来没有真正爱过她,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变,只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情童话”还会继续吗?
陈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传统、朴实的女孩,一身暗红色的连衣裙,没有化妆,梳着长长的辫子……
7月2日,天气闷热得像是要蒸发掉心里惟有的一丝希望,为了帮助前男友于建刚起步的事业,成都女孩陈薇已在炎炎烈日下站了半个小时。见到记者,她说,因为今天是星期六,她决定到热闹的春熙路去碰碰运气。
陈薇告诉记者,于建在2月份成立了一个广告设计工作室,但由于设计室才起步,能拿到的业务很少,为了轻减于建的压力,她瞒着于建四处奔走,不放弃每一次机会,尽管他们分手已半个月了。16时50分,闷热的天空开始落下豆大的雨点,陈薇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她说:8个月的爱情,只是我的一场“独角戏”
2004年10月17日,是我和于建经人介绍后第一次通电话的日子。在电话里,性格内向的于建,对我开朗、活泼的语言十分欣赏。他说,因为自己很少说话,就希望以后的女朋友能像我这样外向。一个星期后,于建突然说希望和我见上一面,我们约在文化宫附近见面。远远我就认出了他,瘦高的个子,戴着一副眼镜。站在远处,我拨通了于建的电话,“我个子不是很高,样子也一般,你真的愿意见我吗?”“样子普通,心好就行了,你在哪里?”于建问。“我就在你的对面……”我的心跳得特别厉害,这是我第一次谈恋爱。
元旦节很快到了,于建约我到他同学那里去玩,我推掉事先约好的朋友,和他一起去了。开始我们很开心,可在他的同学频频询问我和他的关系时,他要么不作答,要么只说是朋友,当时我并没有怪他,心想也许是他不好意思吧。不久,我们和他的妹妹一起去度假村玩耍,在那样的气氛下,我以为他会主动吻我,因为从开始到现在,他都没有说过浪漫的话,我一直以为于建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但直到当晚,我都没有等到他表示爱情的吻。
于建奇怪地与我保持着距离,不冷不热的距离,这点让我感觉不到在他心里的分量。尽管这样,当听说于建要开一家广告工作室时,我仍尽全力地悄悄帮他,因为他是我爱的男人。
这天,我来到成都一家五星级酒店,希望找到酒店总经理将男友的业务介绍给他,我怯生生地来到总经理的办公室,一位大概40多岁的男子正在里面忙碌,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人姓李,是这家星级酒店客房部的老总。
5点多时,李总打来电话要和我吃饭。李总指定的吃饭地点,对我这个工资只有1200多元、每月还要交给家里550元的人来说,简直有些吃不消。吃完饭,他让我和他一起去喝酒。
我不敢得罪这位“大人物”,只好不作声响地跟去了,心里还指望他能给点机会,但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我的意料。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酒量并不好的我一直陪喝到晚上10点多。其间,李总的手一刻都没有在我的身上规矩过,后来,他还强行过来亲吻我,我挣扎着冲出包间。泪水已打湿了我的脸,这是我第一次被男人亲吻,没想到竟会是这样的。
今年3月,我怀着希望来到一家旅行社,在饭桌上,旅行社负责人的妻子不断地暗示我,她十分喜欢狗。过了几天,我花了1400元买了一只金毛犬送了过去,临走时还一直提醒对方,不要忘了给我男友的工作室打电话,但直到现在工作室都没等到这位有钱人的电话。
前前后后的奔波花掉了我一半的积蓄和几个月来的工资,就在受到不少人的欺骗和侮辱的同时,于建对我却冷淡了许多,之前并没有争吵的我们,已经几天没有联系,一定是因为他太忙了。直到6月16日,于建无情地告诉我,我们只能分手。这时我才明白,他的冷情原来有隐情:他从不曾真正地爱过我。
7月3日,记者通过电话与于建联系,谈及他和陈薇分手的原因,他不愿多说,只是说责任在于他。他说,和陈薇在一起时,只是因为她很让他感动,但他至今都没有真正爱过陈薇……
陈薇说,她没有想到8个月的付出,竟然换来的是男友根本不曾爱她的事实。从去年10月,她经人介绍认识于建后,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并见了双方父母。于建的妹妹也曾说过,陈薇就是他哥哥以后结婚的对象。陈薇以为一切尘埃落定,织得一手好毛衣的她,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为于建织了毛衣、毛裤、毛袜、毛拖鞋等,因为于建曾说过他十分怕冷,而现在她的心只有一阵冰凉。
于建父母告诉记者,于建从小内向,也很老实,和陈薇分手不应该是有了新欢,他们相信儿子不是这样的人。也许只有于建本人可以解释清楚,可于建对记者的问话,回答得十分的少。分手当天,他与陈薇之间的谈话就成了二人感情的惟一解释,“为什么,是我哪里没有做好?”陈薇十分不解他突然提出分手。“没有,你已经很不错了。”于建低头回答。“那到底是为什么?你说呀,你不能让我这么不明不白地离开吧。”陈薇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天的来临。“好吧,其实你是一个很好的女孩,也就是因为你当初的善良和你实在对我太好了,感动了我,我不忍心拒绝你,才接受和你谈恋爱。简单地说,这么久,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是因为感动才和你在一起的。”(/刘静 李杨)
对话
记者:你对于建的付出是不是抱着某种目的,比如在一起时是为了争取,而分手后又是为了挽回?
陈薇:我们是双方自愿谈朋友,谁都没有说是在追求谁,也不存在是我在争取他。分手之后帮他的事情,是瞒着他去做的,至今他都不知道。这么做不是为了挽回,没有什么需要我挽回的。
记者:你对他这么好,那他的反应是什么?
陈薇:8个月来,他甚至没有吻过我,只轻轻地亲过,抱过,也没有说一句他爱我的话。我总觉得我和他之间少了些什么,不像是别的恋人那样亲密。
记者:你不认为你为他这样付出太傻了吗?
陈薇:不认为,我没想过他会给我什么样的承诺和回报,对自己爱的人付出是很正常的。
记者:经历了这次的事,以后你还会像这样对其他的人吗?
陈薇:我想会很难了,很难再真心地付出。
再采访
7月2日,记者约见了曾向陈薇表达过爱情的谢东。与谢东见面,陈薇突然显得很腼腆,话也少了许多。在听了陈薇的遭遇后,这位曾经被陈薇拒绝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希望陈薇不要再这么傻,多为自己考虑。他表示,尽管陈薇拒绝过他,但作为朋友,他仍愿意给予陈薇关心和安慰。他说他喜欢她,即使不能在一起,也可以朋友的方式来表示这份感情。
7月4日,记者拨通了于建父母的电话,在于建父亲看来,陈薇确实是一个十分体贴、懂事、善解人意的好女孩,儿子与陈薇分手的事情,两位老人都感到很突然。这几天一直在谈论这件事情。对于儿子的做法他们也十分不解,这么好一个女孩,两位老人确实很舍不得,但年轻人在感情上的决定,他们又不好过多干涉。最后,于建的父亲希望通过记者转告陈薇,在两位老人心中,仍然很喜欢和欣赏她,希望她想开一些,好好地生活。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值得付出
对于分手,尽管于建并没有给出一个让陈薇满意的理由,但不曾爱过的说法,足以让她的真爱退舍三步。但我们也不能指责任何一方,爱岂有勉强撮合的?当初于建因为不忍心拒绝陈薇对他的好,和她谈上这场形式主义的恋爱,本来对陈薇就是一种伤害。也许现在是不想继续欺骗陈薇和自己,于建选择了分手,其实给陈薇带来的伤害未必就是一种轻伤。
在分手后,陈薇仍一如既往不求回报地付出她的真情,在现实社会中的确很难得,也很让人感动,但我却不赞同。至少她这样的付出很盲目,不仅帮不了于建,还会让她吃不少亏。
陈薇更应该看到,虽然对爱情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但一定要值得才去付出,这样才会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