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女
年龄:32岁
职业:生意人
采写:艾芸
一个女人嫁第一个男人,很幸福,可他走得太早了。嫁第二个男人,原来是个粗暴的家伙,合不来她就拼命的离了。当梅开三度时,她又在围城的门前突然发现,自己找的是一个贫穷且斤斤计较的男人,于是剪好了的“喜”字,她不敢再往窗子上贴。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的美丽更多的是气质上的大度和雍容。她对我给她的赞赏露出苦笑,伤感地说:美丽又怎样?也换不来我幸福的婚姻。)
好男人因病走得太早
我是家中的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弟弟,我父亲是乡镇里的一位代课老师,直到快退休了才转成正式老师。一年到头也拿不回几个钱,家里就是我母亲撑着。母亲是一个很能干的女人,春养蚕,夏播种,秋天又上山栽果树,就是冬天也不闲着,给别人织毛衣赚两个加工费。因为母亲的付出,我们家的生活过得还不错。所以,我从小就很崇拜我母亲。18岁高中毕业后,我没有考上大学,就回到镇上开了家杂货店。21岁那年,我和父亲学校里的一位老师结合了。我丈夫姓王,他是一个很本分的人,是从农村考到师范大学又分到这所学校的。
我和小王过了两年幸福的婚姻生活,并在第二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可是没有想到在一次体检时,小王被查出患了肺病,且已经很严重了。按道理他应该在家静养,但是,小王并没有太看重他的病,而我那时也年轻,不太懂得疼人,一年后,他在课堂上昏倒,吐了血,送到大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转变成癌症晚期,小王住进医院里就再也没有回家了。
第一个丈夫就这样走了,当时我还只有25岁,女儿莲子只有2岁,我又回到了娘家。看到头发花白的父母为我操心着急,我心里也不好过。于是,我将女儿留在家里,来到武汉市投靠一位亲戚。开始,我在亲戚的店面里帮着卖服装做杂活,后来,我就一个人独立开了一家服装店。不到两年,我就买了一套小小的一室一厅,将女儿接到了武汉市。那段日子是我最最劳累但也是最开心的日子。
和送货的司机再结连理
因为我的生意做得好,所以三天两头就要进货。那时,在我们那里有好几个固定的司机,常常是头一天说好,第二天他就过去帮你运到仓库里。其中有一位姓杨的司机,不到三十岁,人很好,有时帮我送货,看我人手忙不过来,就帮着做一些搬运的杂活,这一点让我非常感激,因为司机一般是不会帮着货主搬运哪怕一点点小东西的。时间长了,我也就和小杨熟悉了,知道他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妻子在三年前出车祸死了。我安慰他说:别想不开,你现在没有小孩,就和未婚的差不多,想找对象一点也不难!可小杨摇头:我最伤心的就是我爱人没有给我留下一个孩子,不然的话,每天收车后也有个回家的理由啊!听他这样一说,我觉得小杨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子汉,对他的好感也就更加深了一分。
过年的头一天,因为生意不多,不到三点,我就关了店门,忙活着包饺子,炸肉丸子。五点多,小杨经过我家门口,说:好香啊!我顺口说:那就一起吃吧!于是,小杨跑去买了两瓶酒,我和他就一起吃了饭喝了酒,小杨说着他爱人的好,我也说起小王对我的好处,说到伤心处,我们都哭了。小杨说:要不,我们就成家吧!
过完年,我和小杨简简单单地办了婚事。婚后,我才发现小杨并不是我想找的人。他和他的那帮司机朋友在一起,说的那些粗话真让人受不了,可以说,让他们连着说半小时,也没有一个重样的!开始,我还勉强能够忍受,时间长了,我女儿莲子竟学会了说粗话。我很委婉地对小杨说了两句,他一梗脖子:你管得太多!这一句话让我呛了半天。
婚后,小杨对我的店子也很少管了,我还常常要自己去找别的司机帮着送货。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原来以为,和小杨在一起,我的店子会如虎添翼,可现在的情景,无疑是给我泼了瓢凉水。我的心冷了。
我和小杨开始争吵。在最厉害的时候,小杨举着一瓶洗厕所的硫酸,声称要毁了我的容,最后,他将那瓶硫酸倒进了我和他结婚时买的电视机机箱里!
我拼尽了全力,终于和他离了婚。
梅开三度我做了落逃新娘
离婚后,我决定再也不结婚了。这样过了三年。
有一天我的服装店里来了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因为我店里都是童装,所以,对他一人来买衣服,我有点好奇,就说:你带孩子一起来,试一下更好。他说:我女儿不在我身边。我心里明白了,就没有多说什么。
时间久了,我和他也熟了,有时人不多就聊几句。我知道他姓孙,是附近一所中学的老师,因为我爸爸和莲子的爸爸都是老师,所以,我对老孙就多了几分亲切。而老孙也很热心,有时女儿莲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他都会认认真真地教她。
老孙后来告诉我,三年前,妻子嫌他不会挣钱,和他离了,同一位做生意的孝感人结合了。女儿判给了他,因为工作忙,他只好将女儿放在乡下父母家里。我心里就对这个没见过面的小女孩有了深深的怜爱。于是,只要我进了什么漂亮的衣服,都会记着给老孙的女儿留一套,然后以批发价卖给他。老孙很感激我,总是帮着我做一些杂事,带女儿,教她功课,我实在忙不过来,他还会系上围裙做顿饭。那年,女儿的期末考试得到“甲+”。
我和老孙渐渐地产生了感情后。老孙就向我求婚。我考虑了整整一个月才答应。
因为有老有小,老孙的积蓄并不多,结婚的费用我出大部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置办起一个新家。
婚前,老孙带我回了趟他的老家。我没想到,他家里连一张大一点的餐桌也没有。一家人就挤在一个巴掌大的桌旁吃饭。吃完饭后,桌子一抹干净,老孙的女儿就趴在上面做作业。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我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冒上心头。我对自己的选择打上了一个问号。
回来后,老孙和我商量着请客办酒的事,我主张简单请几桌算了,老孙说,这些年他送出去的礼金也不少,应该趁这个机会赚回来。然后,他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某某人他送了多少。看他那认真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和这样一个事事较真的人一起,婚后生活一定很累!
当老孙要把剪好的“喜”字贴在窗玻璃上时,我拦住了他。他不解。我告诉他:我不想结婚!已有两次不幸的婚姻,我不能再走弯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