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钢铁,需要温情和个性吗?如果满大街的汽车都不用喇叭,我们满耳朵听到的是“我要左转弯儿,请那老头让一让”、“有急事儿要超车,离我远点儿!”,你感觉如何?或者你正过马路,忽然一辆汽车发出:“站住,再走我就开枪了!”之类的大喊 ,你会崩溃吗?
还真别少见多怪,目前,北京、重庆和大连等地真出现了汽车彩铃喇叭。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厂家追求个性化服务,消费者享受个性化生活,这是不可抗拒的趋势。手机彩铃都能成为时尚文化,能想出玩汽车彩铃的人,一定会为自己的与时俱进沾沾自喜!
可问题是,任何一种文化的诞生,只有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才能夯实生长的根基。手机本身的功能是服务,其彩铃的诞生在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娱乐元素,这也就成了手机彩铃受读者喜爱的原因。可是汽车的功能是什么?运输工具!这个运输工具带来最大的问题是交通安全——也就是说,如果满大街的汽车彩铃成为安全隐患时,它值得提倡吗?
个性化思维无极限。过去汽车后窗上贴上“别吻我”、“烦着呢,离我远点儿”之类的招贴,大家都当西洋景来品评。汽车发展到使用彩铃时,“我要转弯……”、“我要超车……”也只是初级阶段,关于汽车彩铃的思维继续飞扬起来,那岂不乱了套?
可以想象,公交车仗着身板硬实,用狗叫声代替喇叭横冲直撞,越野吉普跑起来是一路狼嚎,小奥拓嘴里可能哼着:“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宝马会趾高气扬地唱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我的寂寞逃不过你的眼睛。”而忽然拐过来的一个拖拉机 ,它的彩铃变成尖锐的警笛儿,城市交通不彻底被搞瘫痪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