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不经用户同意,SP将不能再群发广告SMS骚扰用户。违规SP将受重罚,甚至被取消电信增值业务资质。
主管部门、运营商携手打击违规SMS
在日前由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北京市通信行业协会联合北京网通、北京移动、北京联通三大运营商和部分SP,共同签署了《北京市无线移动增值服务行业自律公约》。这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公约》规定,以后凡SP群发广告SMS,严重者将被停止SP电信增值业务资质。
当天,参加签署这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北京市无线移动增值服务行业自律公约》的企业包括北京网通、北京移动、北京联通、新浪、Sohu.com、TOM、千龙、赛尔等246家运营商和SP.根据这次签订的《北京市无线移动增值服务行业自律公约》,未经用户同意,SP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用户群发广告类信息。
7个工作日内必须答复用户投诉
据介绍,这一《公约》不仅将继续打击违规、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类SMS,还首次将打击的对象瞄准了骚扰手机用户的各类广告SMS。
北京市通信协会表示,今后如果发现SP出现严重违规,将会对相关SP企业进行公开通报批评;一年内两次被公开通报的SP,行业协会将建议运营商停止其业务的接入;而如果情节过于严重,相关机构也将向行业主管部门建议,对违规企业或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这一份由运营商、SP共同签署的《公约》,对SP市场进行了进一步规范,要求SP今后必须保留客户资料5个月,并设立咨询、投诉机构,公布投诉受理电话;对包月类服务,应在用户进行二次确认后才能确定定制。而消费者一旦遭遇到任何强行定制的现象,均可拨打010-68212300投诉,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将把该投诉传递给运营商,北京网通、北京移动、北京联通承诺将在7个工作日内给予用户答复。
-相关新闻
SP业务大量流向联通
中国联通7月SMS大幅增长
( 邹山) 在经历了ChinaMobile的强力打击之后,一些SP开始转移阵地。易观国际昨天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今年7月中国联通全网SMS业务分账前信息费超过1.40亿元,呈现异常的大幅度增长,大量的违规SMS业务流向中国联通。
报告显示,国内的手机SMS业务早已进入成熟的发展期,而今年7月中国联通的SMS业务却突然出现异常的大幅度增长。对此,易观国际的分析师金晖认为,之前中国联通对SMS增值业务的监管力度要弱于ChinaMobile,导致大量SP将违规SMS的主战场转移到了中联通。
金晖表示,目前在中联通的SMS业务中,除了加强正规推广手段的力度(如平面媒体)之外,SP还大量采用违规手段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其手段包括自消费,主要是红卡(折扣卡)和捆绑用户。据介绍,目前虽然中联通早已开通了SMS包月业务的2次确认,但是一些SP仍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要求确认的提示SMS予以屏蔽,因此造成手机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除话费。这些违规操作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国联通的全网SP业务中,因此也就造成了今年7月份中国联通全网SMS业务分账前信息费的异常增长。
金晖明确表示,随着移动一侧监管趋严,SP为求生存、发展,必然会逐渐将资源和运营的重心向中国联通方面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