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播客技术与应用论坛
时间:2006年8月29日下午 地点:世纪金源大饭店二层首长厅
主持人: 大家好,宽频博客技术与应用论坛现在开始,欢迎大家光临。首先有请中国网通首席科学家侯自强先生演讲。
主题:P2P流媒体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网通 首席科学家 侯自强: 各位下午好。因为这个会比较专业,来的都是行业内的人。 P2P网络在互联网演化的进程中间是一个什么位置?互联网从它诞生那天起,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演化,不断做新形式的出现,但是这种演化法实际结果是什么?就是一旦动到底层IP协议。演化法尽管有很多很不错的,电信运营商就把这些结果弄到了它的网络上,结果是什么?点运营商把IP网变成可管理、能运营的、盈利的,但失去了互联网多它性,因此实际上在今天公布互联网,还是保持了最基本的这种特性。P2P本身是一个协议,不动下层的协议,从而提供很多功能,因此重叠法是在今天互联网演化中间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国际上这方面过去一二十年做了大胆的工作,包括如何提供一个P2P,以及包括如何提供分布式的管理平台。当然第三种方法是革命法,是IP以后的事,比较遥远。今天讲P2P基本上是一种重叠法的东西,这样就保证了互联网无所不盖的复杂性。所以P2P一个是应用,一个是会有分布式的管理平台。
回到互联网上的视音频上,基本有几种方法,播客,就是下载群体后播放,第二种方法是播放浏览。这里边可能从未来也是下载方式最成功的,最近上海文广做过一个统计,十万户手机电视,70、80%,由于存储器极端便宜,所以下载播放尤其在移动终端会大量使用,现在这个手机装了1G的卡,四五部电影在里边,坐在车上没事的时候就看,有下载播放的能力,而目前播放能力85%-90%是BT。下载基础宽带有六千万,直播用户是几百万用户,下载用户是千万的,智能手机也是几千万的。终端上有很大的潜力。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过去讲P2P下载到网上违法,今天这个情况在变化,BT原来被人看作是非正版的,但现在的情况在变化,反而是好莱坞各大内容商在找BT,用BT手段下载。最近内容商有一些捆绑,免费下载,实际上在今天可能越来越多内容商觉得捆绑广告、免费下载可能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这个变化对于P2P来讲是一个好消息。
这张图下边统计的是流量,上边是用户数。黄的是P2P,绿的是IM,蓝的是HTTP,这是在不同时段,周期是一天,P2P用户并不是最多的,但从流量来看基本上全部被P2P占用,IM占的比例很小。第二是P2P VoD最近进展很大,包括现在上海网通做的DVD,质量相当不错,而AOL In2也相当不错。另一块,目前国内发展的P2P流媒体直播电视,现在直播电视多数情况下是VCD质量,少数能好一些,主要的障碍是什么?是目前ADSL上行带宽不够,一部VCD流媒体速率在500K,但是我们平行带宽不足500K,因为流媒体都是互相之间取到的,服务器很小,只有大家互相凑,上行速度慢,不行。几个做流媒体网站在全国到处撒服务器就是补上行速度,一个用户差100K,一万个用户就差1G,所以网上要补很多服务器来补这个差别。和点播相比,服务器就少了2/3,他是300K,你是200K了,所以只有在未来运营商解决ADSL上行带宽才有可能。 最近国内P2P流媒体,现在大的门户网站都有P2P业务,电视媒体网站、央视、上海东方宽频都有,运营商包括网通的CNC、MAX都开始提供P2P电视直播的服务。网通宽带门户做过一次实验,就是超女音乐会,网上卖票是一张6块钱,结果卖了60万张票,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用户愿意付费买票在网上看。
为什么题目叫P2P在改变媒体世界呢?我们讲媒体在变,有人说是媒体平移,媒体平移简单说一个是时间平移,现在都做时间平移,播过的节目不看,还有地点平移。更重要的是媒体平移,反映的是媒体的播出门槛被降低了,这时候媒体从一对多,有可能变成多对多,每个人不但能听还要能看,这样媒体从一对多变成多对多。现在讲新媒体,属于没有P2P技术,能够把播出门槛降低如此之低,个性化新媒体是不可能出现的。今天在网上装台服务器就是个电视台,在过去那是不可能的。
P2P繁华渠道可以绕过一切渠道,理论讲都是有可能的。P2P技术带来对媒体是一次根本性的变化,所谓新媒体从传统的媒体也是一次权利转移,社会精英从政府主导,转移到大家都有讲的权利,都有在网上播出的权利,这是一次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权利,这个权利从媒体来讲。这是第一个应用。
第二个,P2P的挑战和潜在的商机。对运营商来讲,P2P既给他们带来大量的客户,很多客户是靠P2P而来的,也给网络带来空前的压力,运营商觉得很亏,提高了之后还收那么多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P2P是不是一个不可管理的一件事情,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P2P,不是封,就是堵,这些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怎么能变堵为疏导,需要的是平衡流量,但前提是不能够影响用户体验,如果你靠牺牲用户体验来解决P2P流量平衡问题,那注定是要失败的。基本的方法是用P2P CN来解决问题,在服务商和骨干网接口算付钱的地方,要控制流量的地方,装上P2P的缓冲。有一个例子,蓝色的是放置P2P CN以前,网络上所有的流量都被使用了,但一旦放置P2P CN,不要在内部疏导,而用户又不感觉受到什么影响,换句话说把更多东西转移到内部平台上,一下子把P2P出去的流量限制住了,而使得正常HTTP能正常工作。
另一个所谓策略的控制带宽,晚上把更多带宽放出,白天有限制。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今天重叠网是一个无序的,有各式各样P2P重叠网都叠加在现在的互联网上,这是一种无法状态,现在大家在研究,能不能做一张智能节点重叠网在网上关键部位放置智能节点,由他们来提供P2P所需要给予的知识,在今天P2P通讯领域,会把P2P和CP联系起来,基于P2P SIP通讯网络会有很大的发展,同时支持下载、直播的环境,同时支持P2P SIP通讯环境,因为大家都是利用重叠网的原理做的,在这个网上放到一个分布式的管理平台,和P2P应用环境。
这是今天在努力做的事情。这是今天所有运营商勾画的蓝图,第一是应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会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来建立一个IMS平台,这个公共的平台会支持从话音到IPTV,到各种多媒体都会在IMS平台上。但这个框架前提是在可运营、可管理的平台上,这个平台动一动都会响,换句话说这是运营商一个带围墙的话音,对于企业大客户,有对QoS特殊要求的,这个平台会受到欢迎,但对于宽带消费者,当在网上的时候,怎么会去圈起来管理的花园呢,所以IMS对于消费者来讲可能是运营商一厢情愿。
今天对于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从电话、互联网、P2P流媒体,WEB2.0融合一系列节目都不是在一个可管理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在互联网平台上建立,因此在未来,在互联网上建立P2P CM的平台,是未来有可能新的增长点,未来会出现两套,一套是可管理的,一套是不可管理的。今天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都形成两种模式,原来163、169,上面没有任何措施,然后会再建一个相当于精英去做可管理的。
对于宽带平台如何发展,思想并没有统一,现在我讲的是我的理解。 互联网的新媒体。 这张图是对于WEB2.0摘下来的,这个图能说清楚,今天在互联网上发展所做的事情是沿着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网络的社会连接,我做P2P、博客、社会网络、个人门户,这些东西都是以不同方式扩大你的社会连接能力,人们可以分成小区,也可以以个人网形式,也可以以博客的形式,可以以各种形式来沟通交流,增加互联网的连接能力和渠道,开辟一系列新的系列。今天博客也好、播客也好、MSN都是这种目的。另一方面是智能连接,怎么找到所需要的东西,社会能源再好,找不着等于零,就搜索,从搜索发展到智能搜索,这些都有一个目的,使你能找到所需要的东西,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是沿着两个轨道,一个是社会轨道,一个是智能轨道。这些新的东西都用WEB2.0的概念来概括,WEB2.0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这样的话媒体产业链就发生了变化,从以前产业链,这是内容放在网站上,然后通过搜索网站来找,然后通过门户,电信运营商来传出,这是目前互联网的产业链。这是在产业链当中所占的比重。实际上未来的演化会产生一个新的结论,就是内容不再是少数精英制作的,是广大消费者来制作的,这时候体现于输入大家所创造的东西,今天我们做U2,做很多东西,大家创造的东西都可以送过去,首先是收录,收录到平台上所产生的内容,但这个内容如何消化,要聚合,这样会产生一个新的媒体产业链。这是未来P2P技术和WEB2.0代表新媒体的融合,会带来无数机会,而这个产业链基本上会是这么一个模式。
这是新媒体的产业链,这边可能是原有的图文、游戏、视频、音频,可能今天讲P2P融合新媒体,会在视音频,在产业链过程中间分布。比如今天基本上对新媒体集中在这一块,但是对于老的媒体,博客这些东西已经走到下一个环节了,比如很典型的Google卫星图,大家在网上可以拿到,但是Google卫星图可以派上无穷的应用,可以跟旅游、购物、消费都融合进去,现在就喜欢玩要到什么地方去,就先下载一个Google地图,把这个地方所有的卫星图都下载下来,然后再把我到那儿拍的照片和卫星图贴在一起,比如棒槌岛,码头可以采一个,然后再拍一个照片贴在一起。从这个中间可以采集到无穷的乐趣,这个产业链今天来讲传统媒体这快比较强,但是新媒体目前集中在这一块。新媒体来讲主要集中在这一块,但这一块还有很大的发展理念,所以连着新媒体的产业链,P2P和新媒体融合会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应用,会开拓更多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