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源来
两个星期前,银河传媒(gmedia.cn)的网页上只是数十字的传统企业介绍,两个星期后的今天,我看到了银河传媒(gmedia.cn/about.htm)的相关网页上加上了"2006年8月银河传媒与ChinaMobile合作"的介绍文字,文字量超过了整个介绍文字的一半以上。
可以说,从北京的移动营业厅、站牌广告,到地铁站、超市门口……到处都是一个叫做"二维码"的新概念冲进我们的视线,当然也可以看到一些现场活动,MM手持真机,实拍二维码,演示这个暂时基于GPRS网络的"全新业务"。看起来,二维码领跑的圈地运动又将做大一个新的市场,而其诱人程度比SMS有过之而无不及。
2.标准之争
早在05年的通信展上,笔者已经花了相当的笔墨去描述这个前瞻性的业务(《杨叶青:看展有感》:2005-10-25首发于Donews,原帖地址:home.donews.com/donews/forum/34/2005-10/25/575249.html)。事实上,停留在对业务走马观花的鉴赏上是远远不够的。经历了一年多的发展,ChinaMobile不仅给二维码加以准确的定义,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商业模式。这不能不说,从关注业务,到决策,到试运行,这是这家世界最大运营商的行动力还是比较迅速的。
05年8月,ChinaMobile首次发布关于手机二维码的规范;05年10月通信展,ChinaMobile展台上已经有了一个概念展示。当时展示是利用二维码进行奥运购票,以及信息查询等;随后的几个月时间中,二维码的标准被逐步修改完善;今年的8月,ChinaMobile高调推广"条码识别"业务,敲定的码型方案正是DM码和QR码相融合的一种,而这正是银河联动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即银河传媒)所推的技术平台解决方案。
而笔者又获悉,几天前的8.18香河会议上,ChinaMobile已清楚地昭示在场的多家核心SP——"条码识别"业务必将成为3G时代的"杀手级"业务,从消息中判断,具体的执行是由卓望科技来具体负责。那么这个卓望科技(aspire-tech.com)与银河传媒的角色划分,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前者是ChinaMobile控股,甚至是授权行动的公司,这个直接的关系连卓望科技的人私下都不否认。而后者则是在二维码领域摸爬滚打,绝对的中国二维码行业开路人。卓望科技要的肯定是控制和利润,而银河能否在压力下获得发展空间,这都需要在进一步的商业模式细化中依靠默契才能解决。
可以看到的是,清华紫光力推"UNIS"优码新标准,笔者已经见到在一部分旅游类杂志上已经支持了"UNIS"优码,并且在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渗透,也将造成一定程度上ChinaMobile力主二维码标准的动摇。事实上,更多的竞争对手已经开始涉足这部分市场了,众多二维码编码及解码方式的不同,软件兼容性以及内容设计等潜在问题,都将促成二维码市场终将爆发的标准之争。
3.前景分析
笔者猜测,现在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ChinaMobile基本上是让银河传媒放手发展,从媒介口径"条码识别应用由ChinaMobile数据业务运营支撑中心负责运营和管理,由银河传媒公司提供营销平台"分析,编码权只是一个架空的管理权限,侧重营销的业务发展压力仍然在银河一段,而除了大幅广告投放作为支持之外,商场超市的促销员管理和培训,基本是由银河传播来支持。所以,假想的初期商业模式会以采集用户使用习惯等数据,而大部分的利润会补贴给银河传媒,下载"条码识别软件"免费,也可看作ChinaMobile力顶银河传媒的一个明白的暗示。
对于用户而言,能通过手机浏览到多如牛毛的信息中,自己需要的实用信息,能够以简便的方式了解到分类信息,而不是点开无数级的wap网页,也成为这个业务的吸引力,而一旦习惯了这种信息接受方式,笔者判断其用户粘度之高恐怕也将超过彩信。随着业务的深入发展,二维码业务还将爆出更令人惊奇的新鲜概念,比如05看展中提及的"蔬菜信息查询",这里举个更生动的例子,每只超市货架上的"阳澄湖大闸蟹"对应了一个二维码,拍照查询,可以得知哪个养殖公司,几月份入塘的蟹苗,经历了多少次精粮多少次粗粮,什么时间出湖什么时间上飞机到达北京的某超市……面对这样的信息,你能不觉得信息时代的先进么,面对这样的大闸蟹,你能说这个不是最让你放心的一餐么,而这一切只是一个你读不懂手机能够读懂的二维码!
从口袋本的《M族》,到像个杂志样的《名品2.0》,可以说银河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用户使用数据,而其技术优势显然也在此次与ChinaMobile的合作中得以体现,想必加上营销平台的扩张,银河传媒也将增强二维码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但这个运营商为主的中国通信产业,ChinaMobile意欲"统一手机终端业务入口"这也同样让银河传媒受制,不得发展冒进;而市场中,持币观望的大鳄更可能跳过银河传媒,直接与卓望科技坐在谈判桌上,这将是银河传播最尴尬难堪的一个局面。一言蔽之,ChinaMobile浅趟二维码市场,众SP越早抢得先机就越早获得盈利空间。
而就在等待市场潜力空前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依然存在的手机终端的门槛。不可否认的是,众多无wap,低版本wap,主频偏低的手机,以及GPRS难以恭维的数据传输,都将成为二维码发展的绊脚石。
唯一的可能,唯一的希望,也就是高频外加SmartPhone系统的手机升级大潮,带来真正二维码市场的爆发,而这一刻,指针指向的正是在3G到来前的那个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