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世纪、空中网人员大幅缩水,门户网站相应调整SP战略
“估计公司未来会有组织结构调整,暂时还没有消息出台,但绝不是业内传言的裁员40%。”昨日,业内有消息称,近日SP华友世纪(NASDAQ:HRAY)将继今年5月之后再度裁员,幅度达到40%,这也意味着600多人的公司将裁掉200多人,不过随后在采访中,公司方面对这一数字予以了否认。
自日前空中网公布裁员15%的消息之后,各SP对“裁员”一词或对具体离职员工数字都十分敏感,不过这并不能改变整个行业的趋势和员工“人人自危”的心理状态。
在8月10日公布第二季度财务报告的Tom.com(NASDAQ:TOMO),正式否认了对外“裁员”一事,并称人员流动是互联网公司的正常现象。而8月3日,在新浪财报会上,新浪CEO曹国伟也认为,受政策的影响,移动增值业务将在一年内走下坡路,不排除公司“收缩战线”的可能性。
门户网站还可以依靠其他业务线的增长支撑运营,相比之下,纯SP的日子无疑更为艰苦,除了华友世纪、空中网之外,另一NASDAQ上市公司掌上灵通,则于今年三四月间宣布收缩成本,再度在近日传出人事变动:其主管运营的高级副总裁许四清将于近日离职,而许本人是今年1月由原网通国际副总裁调任这一职位。
空中网裁员15%敲响前奏
7月,ChinaMobile宣布无线增值行业新政策“11条”的第二天,空中网就宣布将调整2006财年的收入预期,从1.1亿美元-1.15亿美元下调至8500万美元-1.05亿美元。
随后7月31日,空中网发出了“致全体员工信”,称受ChinaMobile无线增值(SP)业务新政策的影响,将裁员15%,而此次裁员主要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空中网成为ChinaMobile“二次确认”等整顿SP措施出台后,首个宣布裁员的大型SP。
按照公司给出的员工总数1016人,这意味着有150余人将被辞退。这其中并不包括几十名在空中网未转正最终未被接受的员工,空中网对外表示,此次裁员是为了节省成本,各个部门都会有所涉及,相对而言市场、产品部门影响稍大,技术、新业务部门影响较小,但不会整体上裁掉一个部门。而空中网CEO周云帆在7月31日发布声明表示,将“加大投入建设Kong.net无线互联网品牌”。
据空中网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裁员,付给所有被裁员工“N+3”个月工资的赔偿金,N等于工作年限。
门户网站看淡无线增值
“移动增值业务将在一年内走下坡路,我们对此并不抱乐观态度。”8月3日,新浪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新浪CEO曹国伟对所有分析师和记者给出这样的结论,他表示,与第二季度无线业务下降1%的成绩相比,第三季度的移动业务将会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三季度可能出现15%的下滑,而第四季度可能比第三季度还要差,没人知道这种下滑何时能终止”。而鉴于这一业务的成本可变性,曹国伟也委婉表达了新浪在无线增值上可能“收缩战线”的想法。
“尽管Tom.com目前仍在对(移动运营商)新政策的影响进行详细评估,但该公司预计新政的影响将是负面的和显著的。”8月10日,Tom.com公布财报的无线业务成绩平平,并同时对公司的未来做出这样的预期。
针对裁员,Tom.com方面则表示,“我们没有裁员计划,只是在财报发布后,进行一定规模的业务调整,在这一业务调整过程中,不排除有员工不满意自己的调动,有离职的可能。”
纯SP面临更大考验
与门户相比,纯SP则面临更严峻的寒流。业内普遍认为,今年春季裁员的华友世纪、灵通网可能目前再度面临二次裁员。而将于8月18日发布财报的华友世纪也承认,“估计公司未来会有组织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在游戏和音乐之外的部门进行调整。”不过公司公关副总监杜华同时对记者称,此前5月公司的裁员幅度为5%,并没有业界所称的20%。
不过,相比同样在NASDAQ上市的空中网而言,华友世纪与灵通所受的冲击,应该说有过之无不及,另一NASDAQ上市公司掌上灵通则于今年三四月间宣布收缩成本的同时,再度于近日传出人事变动:其主管运营的高级副总裁许四清将于近日离职。自本报记者发稿时为止,掌上灵通方面并未对此消息和裁员一事予以官方答复。
-相关链接
关于SP的历次整顿
5月中旬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宣布加快实施手机实名制、并从6月起统一SP(内容服务商)代码
5月20日
联通对SP下发通知,在5月30日前,屏蔽多家SP的违规业务
6月9日
信息产业部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活动在北京启动
7月初
ChinaMobile通知各省公司从7月10日对SP开始实施“二次确认”整顿计划,祭出对SP最严厉的“招数”
-相关链接
ChinaMobile“二次确认”重拳整治违规SP
7月6日,ChinaMobile通过内部文件出台整治SP11条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二次确认”条规。即要求从7月10日起,对任何新订购的无线增值服务,包括SMS、彩信、WAP,ChinaMobile都会在收取订购费用之前向用户发送两条提醒通知SMS。
此外,根据首次订购的日期不同,用户将获得11天~41天的免费试用期。此举对SP行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