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垃圾SMS”已经给相关各方带来种种危害,敲响了警钟。无论是运营商、消费者、还是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提及“垃圾SMS”都同仇敌忾。
运营商:黑SP害苦了我们
人们经常会不经意之间就在手机上收到一些诚如“恭喜您在本公司的抽奖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奖品是某某笔记本电脑一台,速
发SMS至××××,您就可以马上获得”等等有诱惑力的广告,许多人就曾不止一次收到过类似的SMS,发送号码几乎遍及全国所有省市区。
发送这些垃圾SMS的,就是一些黑SP(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提供商),而这些黑SP根本就没有在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以及移动运营商处备过案。
合法的运营商们深受其害。黑SP们通过一些工具,利用很简单的技术群发SMS,造成其他手机用户接收SMS迟缓或者丢失。而这些责任都无一例外地变成用户对移动运营商的指责。
不少正规SP认同这样的看法:垃圾SMS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广大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非法广告SMS以及恶意群发的一些违法SMS,不仅是对用户的一种骚扰,通过抽奖等骗局诱导客户定制服务,更是造成了消费者对SP整体行业的不信任感。
消费者:懒得再说运营商
专业人士认为,首先,未依法经工商管理部门审核给予广告发布资格的SP,所群发的内容涉及反动、淫秽、违法的SMS,都属于垃圾SMS。其次,对于一些特价机票、旅游、二手房等SMS,其并不违法,却被反映造成扰民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表示,从法律角度看,垃圾SMS骚扰侵犯了公民的生活安宁,是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表现。
目前,“垃圾SMS”的确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公害之一。在普通用户看来,移动运营商问题太多。面对着这样一个缺乏管理的SMS广告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要对垃圾SMS与以治理。
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SP以及黑SP们利用SMS行业规范和管理漏洞,为用户设下各式各样的陷阱从中牟取暴利,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就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制订阅和收费。而维权之路又常常艰难曲折,即使能追讨回来费用也不会很多。
SMS深度污染让广大手机用户烦恼而又无奈。北京的手机用户胡先生说,我对越来越多的垃圾SMS已经习以为常,我周围的许多人都这样。我们不会轻信这些SMS的内容,但也没有向警方反映的意识。北京一位手机用户宋女士说,每天的垃圾SMS挡都挡不住,你每天都能看到诸如“假钞”、“黑车”、“报仇”之类的字眼儿,难道就不能管管那些无法无天的运营商?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不得不出手了
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方面表示,原本希望SMS行业通过自律发展,但目前看来情况并不乐观,垃圾SMS的泛滥让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不得不出手了。
在如今无线增值服务市场接入手段不断多样化的情况下,SP的违规、侵权行为还有着潜在的生存空间。对此,有行业人士评价:“国家政策的缺失正是电信服务市场的最大漏洞。”鉴于治理垃圾SMS中的法律缺失,在去年出台《关于规范SMS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后,信息产业部正在联合公安部等其他部委制定《通信SMS服务管理规定》,并有望于年内出台。据了解,该《规定》除了从法规高度进一步规范SP经营行为外,也将制定SMS用户使用SMS的行为准则。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光斌认为,不法分子看中的是群发SMS低廉的传播成本和巨大的网络效益,国家相关法律的缺失正是电信服务市场的最大漏洞。
不过,有专家提醒,新技术的扩散往往使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在技术水平不足和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立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