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博士):俗话说不进则退,固网运营商相对移动运营商的停顿,意味着移动运营商的前行。如果这种发展趋势继续下去,移动与固定运营商的发展可能出现不平衡。如果只有ChinaMobile一花独放,有效竞争局面将无法形成,中国电信的整体竞争力就会打折扣。
移动和固网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倍受关注。根据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ChinaMobile占据增量市场70%的市场份额,而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家固网运营商的增量市场份额的两家之和仅为19%,固网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由此引人思考的是,移动、固网的不协调发展对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中国电信业仅靠移动通信企业甚至仅靠一家移动企业能应对国际竞争吗?面对全球竞争中国将如何从“电信大国”走向“电信强国”?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陈凯博士。
记者:根据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公布的上半年统计数据,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出现负增长,比去年同期下降2.0%,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去年同期增长33.1%,移动通信收入同比增长达18.3%,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达到46.5%,而固定本地和长途电话话收入同比增长仅有3.1%和3.9%。由此可见,中国电信市场移动固网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正日益加剧。对此您如何看?这种发展不平衡会对中国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什么影响?
陈凯:我认为2006年,ChinaMobile增量收入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原因:一、与固网运营商相比,在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方面取得了突破,先是SMS成为收入亮点,继而是彩铃、彩信、WAP等新业务不断推出,形成了渐进的新业务梯队,保证了业务收入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固网运营商在市场走向饱和后,至今也未能找到更好的增收办法。二、在竞争方面,ChinaMobile虽然遭遇联通,但并未对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而固定市场至少中国电信和网通的竞争是基本对等的。也就是说竞争的不对称,在某种程度上对ChinaMobile起到了帮助作用。
俗话说不进则退,固网运营商相对移动运营商的停顿,意味着移动运营商的前行。如果这种发展趋势继续下去,移动与固定运营商的发展可能出现不平衡。如果只有ChinaMobile一花独放,有效竞争局面将无法形成,中国电信的整体竞争力就会打折扣。
记者:中国移动和固网“一强一弱”发展,无异于“长短腿走路”,最终将使固网运营商无力竞争国际市场,那么中国电信业仅靠移动通信企业能否应对国际竞争?
陈凯: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会对整体电信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经营的业务领域不同,再加上对运营商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的用一句或两句话就说清楚。我认为仅靠移动通信或一家运营商应对国际竞争显然是不可能的。
记者:中国电信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但距离电信强国还有较大差距。有人认为,中国要从“电信大国”走向“电信强国”,移动网与固网必须协调发展。您认为怎样才能防止和减少移动网与固网的不平衡发展?
陈凯:虽然中国电信业在全球的大国地位已无可争议,国际竞争力也不断上升,但要达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移动网和固网的协调发展,肯定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实现固网和移动网协调发展,我觉得需要从固网和移动网两方面的发展同时下手。
在固网方面,一是固网运营商应尽快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关于这一点有两层含义,一、扩展新的业务领域,二、挖掘现有业务的潜力。用现在最时髦的话说,就是要进行业务创新;二是通过转型,调整自身体系与电信发展不适应的部分,实现有效经营;三是确定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选择面向不同用户的多业务经营,一来可降低经营风险,二来可通过多渠道获取收入。
在移动网方面,一是打破双寡头垄断,建立真正的竞争格局是很必要的,即可消除垄断高额利润,又可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二是在管制上应对不正当竞争有所限制和约束,为运营商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三是强调移动运营商的社会责任,比如:更多的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
3G许可证的发放,可能会对整个中国电信市场的平衡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对固网运营商和移动网运营商都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如何把握住这个机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