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开放、蓝色的概念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企业界,就连过去的垄断巨头也开始为即将面临的大考而努力创新
采访·撰文=于焱
在中国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是ChinaMobile通信的客户。正是这一惊人数据让ChinaMobile(941.HK)得以两年来稳稳站立在中国科技100强的排行榜上。2005年,ChinaMobile营收达人民币2383.45亿元,也许有人会对此发出质疑,认为ChinaMobile因为其垄断地位而使得营收额居高不下,但看一下其净资产收益率第13位的排名,以及ChinaMobile最近的几大举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家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在创新上有所斩获了。
而在2007年电信开放即将到来的时候,ChinaMobile的创新看上去有了一丝备战的意味。
继Monternet,移动智能网、SMS、彩铃、彩信等增值业务受到客户的欢迎后,ChinaMobile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力度正在加大,这家电信大鳄已经认识到客户的力量。而且它也正在尽全力地去争夺现有市场的客户以及挖掘新兴市场的客户。
SMS业务仍然是ChinaMobile增值业务中的主要盈利点。2005年,ChinaMobile通信SMS业务使用客户数占客户总数的83.8%,SMS业务的普及率和使用量均为世界第一。
同时ChinaMobile也在积极开发新的增值业务,比如无线音乐排行榜首次把其他行业吸纳到移动通信产业链中来,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共享。
新业务的成功推广为ChinaMobile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据介绍,2005年,ChinaMobile新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20%,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
除了开发新业务,用户体验也被列入ChinaMobile的创新清单中。最近一项让客户为之震憾的举动莫过于ChinaMobile对于SP的大力整治。
7月1日,ChinaMobile正式推行“11条军规”,其中二次确认(即用户必须再次确认是否订购业务才能产生订购关系)的“杀伤性”最大。活动实施后,手机客户对自己订购的所有包月信息服务享有近一个月的免费体验期。“放心体验”活动为手机客户提供了一个正式付费前的决策缓冲期,以便客户做出适合自己的付费决策。
ChinaMobile内部试点数据显示,进行“二次确认”后,SP新增用户和新增信息费收入平均下降70%~80%左右,总收入下降约20%。引发了SP的激烈反应,招致投资者争议。但对手机客户来讲,这无疑是令其喜上心头的一项服务。移动通信信息业务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在做出购买决策前消费者不能像对待有形产品一样观看试用,必须付出一个月的费用才能体验该业务,而“二次确认”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当然,ChinaMobile此举也被认为有欲通吃产业链,做国内最大SP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内容的垄断进一步加强移动运营商对用户的吸引力,也正是应对电信开放的一步好棋。
在抓牢国内市场的同时,ChinaMobile也没有忘记更广阔的全球市场。继成功对Hong Kong华润万众电话公司的全面要约收购后,日前ChinaMobile又与凤凰卫视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双方在创新移动内容、产品、服务和应用的开发和推广方面展开合作。而据业内人士透露,ChinaMobile还正在也门等地悄悄进行着试探性的收购活动。
面对越来越近的2007年,ChinaMobile正在加紧布局,而基于客户的创新或许将为其在电信开放后继续保持良性增长立下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