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年前,ChinaMobile就已内部传出把原有的1.5∶8.5分成比例改为三种模式:一是维持现有方法,ChinaMobile提供计费和支付,SP负责各自业务的推广、售后服务,分成比例不变,即移动除了收取上网流量费外,从内容收费中分成15%,而SP分成85%。二是移动负责售后,分成改为3∶7。三是SP只提供内容,移动全面负责推广、计费、售后,双方5∶5分成。
这一政策并没有实质性进行,在不强迫的前提下,表面看起来SP们都一致的选择了15:85的比例,实质上,移动开出的条件对SP没太多吸引力.一方面依靠移动的正面推广,SP们赚不到什么钱,另一方面,售后的客服工作的成本所占比例不大,SP们绝不愿为了成本不高的售后工作就让出15%的毛利。
不过事移时易,从6月开始的大整顿重创SP的同时,对ChinaMobile,特别是ChinaMobile数据业务的收入相信也有比较大的影响。虽然分析家总说,SP贡献的增值业务的收入在ChinaMobile的总盘子里分量微小,可是各数据业务部门直线下降的收入总是不好看。
当蛋糕总体缩水的时候,如何能维持原来的利益呢,很简单,拿大的那块就行了。于是,“不惜以牺牲梦网业务收入为代价来整顿市场秩序”变成了不惜以牺牲SP梦网业务收入为代价整顿市场秩序。
这是最简单也是短期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简单的博弈论分析,虽然ChinaMobile有提高比例和不提高比例2种选择,SP有接受和不接受2种选择,但是大家最终会在移动提高比例和SP接受比例中实现均衡。
但是,如果将众多SP做为分散的个体而不是具有相似特征的整体来看待,必然有SP由于分成比例降低而导致负收入,而加速退出这个市场。同时,绝大多数省内服务的SP,退出成本并不高。
在利润微波甚至为负的情况下,而退出成本不高,对于大量中小SP,选择退市应该是比较经济的。
让我们看看谁会坚持下去:
1,大型SP
退出成本太高。
本身势能巨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与运营商议价的能力。
早期的积累已经有了过冬的资本。
2,大型的内容巨头
3G的到来令内容巨头跃跃欲试,在市场的低谷逢低吸纳一些成熟的项目和人员,在3G时代确立自己的位置。
不过中国的内容巨头多是广电体系,条块分割和国企化的思维方式,在市场中到底能走到哪里还很难说。
3,在一些新型平台/应用上已经有了一定积累的。
一些中小公司在手游,手机电视或者其他应用方面已经先行一步,进行了资源,人员和技术的储备.
他们期待3G 到来,这些新的应用有一个快速增长或者爆发,因此还会继续小成本的投入,等待春天.
4,其他希望介入手机媒体和增值业务的资本,会选择市场洗牌的时候,选择合适的项目低成本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