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美国本科申请要点,22所名校招生官诠释给你!
网友【留哪儿】 2019-11-22 17:48:24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1    6

每年此刻,很多学生和家庭正在为海外升学的最后一步做准备,忙于提交在校成绩单、文书、推荐信、标化考试成绩,以及各种能证明自己优异的申请材料。

在这场忙碌紧张的“升学热潮”中,我们有什么样误区?美国顶尖高校对中国学生的申请表现,持何种态度?

我们请教了来自美国教育组织COGITA Education Initiatives和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委员会的Nancy老师,同时她也是探月学院这所创新高中的升学指导负责人。

Nancy曾参与撰写国际教育协会权威发布的《美国大学录取报告》,公布全美高校一年一度的招生情况和申请变化。

就在前不久,探月学院刚刚结束对美国22所顶尖名校的招生官探访。

在这次探访的学校中,不仅有哈佛、耶鲁这样的研究型大学,有威廉姆斯、艾姆赫斯特等顶尖文理学院,还有罗德岛艺术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从左至右:Willimas College招生官、探月学院升学指导负责人Nancy、探月学院院长办公室负责人易寻迅

让Nancy觉得意外的是,在这场交流中,这些美国名校招生官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game the system”,意指将升学当成了一场可以操控的“游戏”。

招生官们认为,很多中国学生在申请中表现得太过“功利”,甚至存在申请材料不符合实际、文书代写、校内成绩单造假的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希望在这场升学游戏中胜出。

这其中,不乏家长、留学机构,甚至高中的推波助澜。

Nancy结合多年教育顾问经验,以及与众多名校招生官的沟通经历,和我们聊了聊,功利化的升学,究竟会带来什么后果;中国学生又该如何应对激烈的升学挑战。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COGITA & 探月学院 升学指导项目负责人 Nancy Shi 石思宇

美国大学,越来越关注升学中的“道德感”

当被问到,美国名校最看重的是申请者的哪一方面,Nancy毫不犹豫地表示,是升学中的“道德和诚信”。

这也是与22所美国顶尖大学招生官探访交流中,他们反复强调的一点。

可是,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环境,以及多方利益的驱使,虚假申请、材料造假、考试刷分等问题,开始频繁冒出。

谈及申请者的学术造假问题,大学招生官们痛心疾首地表示,不少学生、家庭、机构,都把招生当作一场游戏,“game the system”,以为只要满足了某些规则,就能被录取,甚至不惜借手头资源,帮助孩子徇私舞弊。

甚至有的高中,为了光鲜的毕业生录取成绩,干脆由升学指导老师代写文书,甚至伪造在校成绩单,这是招生官最深恶痛觉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一位藤校招生官,向Nancy讲述了发生在自己学校的真实故事。

几年前,该校录取了一位来自中国某所知名高中的学生,他的申请材料里显示,自己对物理很感兴趣,高中提供的GPA成绩也很出色。

没想到,这位学生在入学后,连最基本的理工科知识都不懂,大学课程完全跟不上,英语成绩也不好,还经常抄袭作业。最后,学校只能将这位学生劝退。

“这所知名高中,由于提供了虚假的GPA成绩单,给美国大学留下了很糟糕的印象,很可能被拉上录取黑名单,直接影响该校毕业生的录取。”

类似的事件,包括藤校在内的很多美国名校,都在上演。

在严格保护个人隐私的美国,大学“纪律委员会”对学生处分执行“保密原则”,这些申请造假的学生,并不会被公之于众,只会悄然地被学校劝退。

Nancy表示,学生的虚假申请材料,可能并非来自学校,而是来自留学中介。但在招生官眼里,毕业生就代表了学校。

所以,学生的失信问题和不道德行为,不仅影响自身,也会使其毕业学校“蒙黑”。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为了识别学生是否伪造了信息,招生官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

每年一度NACAC举办的招生官年度大会上,来自美国各所高校的上千名招生官,在这里交流分享招生经验,制定行业规则与规范,探讨近百个招生重大议题。

其中就包括,“如何识别学生是否伪造了信息”。

最讽刺的是,据《南方周末》报道,美国各大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手中都握着一本“招办内参”,其中详述了可能发生的“一揽子”造假问题,名字就叫《理解来自中国的留学申请——为美国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服务的内部参考》。

在招生过程中,不一定能杜绝所有造假问题,总会有侥幸逃脱者。但是在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现象叫“逐底竞争”。

它形容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竞争者为了寻求最高回报率,以牺牲道德、触犯法则的代价,换取更大利益。

而很多中国学生和留学机构,正处在这样的一场“逐底竞争”:一小部分学生的诚信问题,最终影响的却是整个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声誉,使中国学生的奖学金减少、录取难度加大。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中国学生在申请中缺乏自主性

当然,比起赤裸裸的申请造假,其实更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在升学中被剥夺了自主性。

自主性的丧失体现在,从参加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到竞赛报名、课程选择,各个环节都是出于“功利”,单纯为了申请材料的光鲜,并非出于真正的兴趣和热情。

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考上顶尖名校,一窝蜂地报名做各种浅尝辄止的公益活动,却忽略了在这过程中,是否能培养出更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比如公民意识、成长型思维、自我认知,以及良好道德价值观。

学生呢,也会争先恐后通过校内外途径,报名各类高大上的国际竞赛,坚信这些奖项能够让申请材料大放异彩;

或者为了GPA分数,选择简单、容易得分的课程,尽可能躲避那些学起来费劲、有挑战的课程。

这样功利化思维,却使我们陷入了一个无意识的怪圈。难道,美国名校看申请材料时,真的只有这么表面吗?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2016年1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布《扭转浪潮(Turning The Tide)》,建议大学在招生时,更关注学生是否专注更有意义的公益参与和智力投入。

并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呼吁:

1. 重视学生是否做了真正有意义的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

2. 看重学生与同龄人、成人的良好关系,促进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相互融合的能力;

3. 弱化标化考试成绩,重视GPA等生成性评估,重新定义学术水平,拓宽对于“好”学校的定义,而非唯排名论;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扭转浪潮》

这份报告一出来,就获得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等在内的80所美国名校的认可,成为近几年美国大学录取“风向标”。

这说明,在社区服务方面,美国大学更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发自内心地投入到对他人、社会有意义的活动,并有长期坚持和真正服务的意识,而不是蜻蜓点水、华而不实;

而对GPA的评估,则会综合考虑学生所在学校的课程难度、种类。比起单纯的分数高低,美国大学更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尝试更有挑战性的课程,并在这过程中不断提升。

至于对标化考试的弱化,则是很多美国大学的共同趋势。SAT高分甚至满分被拒,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在此基础上,哈佛大学又颁布了《扭转浪潮(第二版)》,建议让学生在升学过程中承担更多的主动权,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去参与活动和体验,并培养核心素养和道德品质。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扭转浪潮·第二版》

Nancy提醒,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展现他能力的方式,并不只有竞赛和分数。

它可能是发起一个线上教学项目,可能是在公益组织里贡献自己的才能,或是设计一个方便同学生活的小应用程序,这些都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热情所在。

很多招生官明确告诉Nancy,志愿服务经历不应该是短期的,更应该是长期奉献与参与。

“长达三年的社区服务,比一次轰轰烈烈的短期志愿经历,更能体现申请者真实的热忱,以及对他人的关怀。”

正如Nancy的一位学生,虽然没有参加过任何竞赛,但是他一直坚持做志愿者活动,还主动在高中课堂开设公益课,教高中生们怎么去做公益。

这种扎根社区,积极影响社群的服务精神,才是真正打动招生官的原因。

把孩子“推”进了名校,然后呢?

就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学生“推”进了一所名校,然后呢?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就一定顺心如意吗?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统计,亚裔美国大学生的自杀念头率高于同龄人。

每年,Nancy所在的美国教育组织COGITA,都会和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合办一个Let's talk 心理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促进亚洲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亚洲学生和家庭,提升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Nancy认为,学生之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除了个人能力难以完成学业、社交压力、同辈压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目标感的丧失。

去年,Let's talk大会放映了一部有关亚裔学生自杀问题的纪录片电影《Looking for Luke》(《发现卢克》)。

主角卢克·唐(Luke T.Tang)一家,很早就移民到了美国,爸妈是一对传统的中国父母,从小就要求卢克拿第一,必须要优秀,并帮他安排好了一切。

父母的严格要求,逐渐内化成了卢克“凡事争第一”的心智,并考入哈佛大学。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华裔男孩 Luke

没想到2015年,才上大二的卢克,在宿舍公寓里自杀。这个18岁优秀男孩的死,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和突然。

在这部纪录片里,卢克父母通过他的日记,与他身前的好友交谈,才发现孩子死亡的真相。

那就是,从小到大,卢克父母从没有真正问过和倾听他喜欢什么,这使看似优秀的卢克,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他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未来要去向哪里,自己的热情又在哪里。最终,他甚至想不通,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真正杀死卢克的,与其说是压力和精神上的困扰,不如说是目标感的丧失。而目标感的丧失,正在困扰越来越多的学生。

“在家长包办式的‘成功教育’下,很多孩子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方向。恰恰美国的大学氛围是很自由的,需要学生能为自己指引方向。缺少目标感的学生到了这里,很容易就迷失了。”

Nancy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帮助提早学生认知自我,寻找短期与长期目标,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Luke

如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

作为探月学院的升学指导负责人,Nancy的做法是,从“自我认知”出发,建立个性化的升学体系。

“只有先帮助学习者发现自己,才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并在升学中讲述独一无二的、真实的成长故事。”

如何帮助学生发现自我?

Nancy介绍说,首先,从开学伊始,探月学院就会提供一系列荣誉课程,包括幸福学、心理学、自我动机探索,以及中国思想和西方哲学等,帮助学生从“自我认知”层面,了解内心的热情所在。

“也许这种兴趣探索,不一定很具体,但它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比如,有的学生更喜欢动手实验,有的更喜欢文字表达,有的学生则对心理现象探究更入迷… …最终每个学生,都会有1-2个感兴趣的方向。”

在这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一位教练Coach,帮助梳理目标,匹配更有针对性的资源和平台。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探月学院教练定期复盘会

“教练和学科老师经常沟通,看看学生的兴趣拓展和探索在什么样的阶段,正在参与什么样的项目,他可能需要什么资源?”

Nancy举例说,有一位学生,在高一阶段发现自己对生物学比较感兴趣。升学指导、教练和学科老师沟通后,推荐他参加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主题夏校。

在夏校体验中,他的兴趣进一步被点燃,并坚定了自己对生物学的热爱。

接下来的一年,这位学生更有目标地抓住身边的各种机会:

参访塑料分解和回收再利用工厂,研究与塑料环保降解有关的生物课题;

选择跟塑料经济相关的跨学科课程;

并将研究课题,应用到一些公益机构和社会创新组织

… …

除了兴趣挖掘、个性化的资源匹配,Nancy认为,在升学指导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引导学生去选择和自己的个性、喜好等相匹配的学校,而不是盲目追求学校排名。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探月学院教练和学习者做交流讨论

“很多申请者其实对于自己要申请的学校并不了解。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网申设置了Why School环节,让学生填写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

Nancy建议,学生在选择一所学校时,不妨先进行匹配度调查,列出自己的兴趣爱好特质等,以及大学吸引自己的关键点。

比如,设想自己在校一天的日程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有一个丰富而饱满的生活?这所大学能帮助我实现目标吗?

“选择一所学校应该有很多方面的考虑,比如它的师生比例、校友关系网络、所处环境、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对一个学生四年的影响,要比单纯的排名更加重要。”

在探月学院,Nancy希望能颠覆“以大学录取为终极目标”的升学思路,真正回归到学生的成长与赋能。

“毕竟,大学录取并不是赢得一场游戏或比赛,它更像是选择一位挚友。只有一开始就做好自我认知和兴趣挖掘,才能更从容地应对申请季的挑战。”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作者:周滢滢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你们考虑“移哪儿”的都是牛人,我刚混到“留哪儿”的等级!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6   2019-11-22 17:48:24  回复

回复/评论:美国本科申请要点,22所名校招生官诠释给你!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3.16.47.86, 2024-11-07 05:22:58

Processed in 0.62696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6)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