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数字时代会成明日黄花吗?
网友【老编】 2006-12-04 07:33:51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在信息社会展开它的宏伟画卷之前,传统图书馆一直是这个星球上首要的知识资源收藏地,是世界的“信息中心”。

到20世纪80年代末,“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引起了发达国家的重视,相关工程和项目得以实施。进入90年代,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图书馆、学校、机关、商业机构、家庭乃至个人连接起来,提供存储信息的检索和查询,实现了区域性乃至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由此产生了数字图书馆的雏形。

“不建设数字图书馆就会亡国”

1993年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年份,因为他们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在美国人的理解里,不建设数字图书馆,就会亡国。”信息产业部原部长吴基传说。

这一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防部尖端研究项目机构、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联合发起“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涵盖大规模的文献库、空间影像库、地理图像、声像资源库等。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早进行数字化尝试的图书馆之一,其“美国的记忆”计划影响深远。该计划的数字馆藏对象主要为美国的历史文献,如照片、手稿、档案等等,由于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美国的记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数字图书馆”一词迅速被全球计算机学界、图书馆界及其他相关领域所使用。

关于“数字图书馆”一词,国际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以国际“分散式知识工作环境”会议的说法较为典型。会议指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信息管理工具的数字收藏的等价词,它更是一个环境。它将收藏、服务和个人聚集到一起以支持数据、信息乃至知识的全部流程,包括从创造、传播、使用到保存的全过程。”

吴基传认为,数字资源已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各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即便是互联网信息领域最发达的美国,也丝毫不敢放松数字资源的建设。吴基传列出了一连串数据:全球互联网业务有90%在美国发起、终接或通过;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站点中,美国占了94个;负责全球域名管理的13个根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在全球近3000个,其中70%设在美国;全球互联网管理中所有的重大决定是由美国主导做出。

为抢占制高点,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部于1998年提出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设想,将其列入了“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吴基传表示:“数字图书馆就是通过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库。数字图书馆工程实际上是一次对传统文化重新评估和重组的过程,其实质是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出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再生。”

数字时代读者正渐渐逃离……

然而,就在全球“大干快上”数字图书馆的时候,读者流失的危机已不期而至。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所长刘炜介绍,2005年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及信息中心——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简称OCLC)做了一次大规模调查,结论不容乐观。

在刘炜看来,OCLC这次调查的背景有几个显著的时代特征,即随处信息,全球传播;数字化内容与随身设备如iTunes和iPods开始普及;网上店铺、网上政府、网上银行等数字服务正在自助化;开放资源、开放内容与开放存取等开放运动蓬勃兴起。

OCLC调查的结果显示:80%的千禧一代选择在互联网上听音乐、看电视、体验新鲜刺激的事物;100%的千禧一代利用互联网查找大学、职业和工作有关的信息;74%的青少年利用即时通讯IM作为主要交流手段。“他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与新千年前的时代不同,他们所要求的图书馆和学校当然也有所不同。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网络,网络就是一切。”刘炜颇为感慨。

让刘炜感慨的还不止于此,“这份调查说明,图书馆至少是OCLC已正式把搜索引擎视为假想敌,而且这个假想敌已经战胜自己,因为84%的被调查者查询信息首先访问搜索引擎,只有区区1%是从图书馆网站开始,太可怜了。我们引以自豪的、可信的图书馆信息其可信度正在丧失。六成以上的人认为图书馆与搜索引擎所获信息的可信度差不多。”

图书馆让人想到图书(近70%被调查者),这毫不奇怪,但是让人想不到“信息”,多少让刘炜有些意外。“对图书馆能够获取各类信息的认知好像太低,不成比例。或许我们应该加强广告宣传,让人们普遍认可它是信息的宝库而不仅仅是图书的宝库,就像认识到星巴克不仅是卖咖啡而且是卖文化、麦当劳不仅是餐饮业更是房地产业一样。”

信息的质量和数量是查询满意度的主要指标,搜索引擎在这方面的得分居然比图书馆员还要高!图书馆的读者更喜欢自助服务,而不是寻求图书馆员的帮助。“这个结论意味深长啊!”刘炜感叹道:“图书馆已不再被人们看作是信息需求的起点,也不再是信息或知识的保险柜了。”

人性化服务是不二法门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会逐渐被互联网取代,变得没有存在的必要吗?已经有许多人开出药方,说可以通过改变形态来适应需求,比如把图书馆变成社区中心、书吧、网吧或者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图书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吗?它将如何重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盟把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定位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自信,开发智力资源。刘炜认为,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社会教育和人类文明的传承上,更体现在多元化的文献信息服务能力、多元化资源的控制能力(采集、整合、典藏)以及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共享的能力上。他把图书馆看成是知识的枢纽、终身学习的课堂、分布式资源的中心以及满足信息需求的一站式服务场所。

刘炜的观点在2006年8月中旬召开的“第三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上获得不少共鸣。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也提出了“电子文献一站式”构想,即在一个专题的图书室内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学科相关的所有资料。“我们每年大部分经费依然会花在引进印刷资料上,但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购买电子文本的费用正在迅速上升。”他表示,上海图书馆将在未来几年把一站式的文献服务推广到各个领域。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爱超也认为,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应成为将印刷与电子、本地与远程等各种信息资源集于一体的文献中心。“其信息系统应为终端用户提供统一的界面,使用户既能获取本地纸质图书和期刊,也能发现相关电子出版物和数字信息。”

一站式服务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的服务。在论坛上,“人性化的服务将是数字时代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成为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专家的共识。美国普渡大学图书馆沈澜表示,一般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是以正式阅读、环境幽静和个体学习为基本形象的,但随着数码图书的递增,图书馆上门的读者人数正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招回读者?沈澜提出了两个可行性方案。

“为了提供赏心悦目和愉悦舒适的阅读环境,图书馆在设计上必须娱乐化,可以包括专门的音乐练习室、艺术长廊以及绿色环境等。”沈澜说,“集体化互动活动也是赢回读者的重要砝码。图书馆可以定期提供多样化的学术、专业和社区活动。新书研讨会、新作辩论会等的互动参与都能够大大改变传统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太过严肃的形象。”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盟主席Claudia Lux女士一言以蔽之:数字图书馆必须实施上述哪怕是被迫的创新。

没有图书馆就没有未来

在态度严谨的德国人眼中,图书馆从来都是通向历史与未来之门。出于对数字时代图书馆前景的忧虑,德国图书馆协会联邦董事会成员鲁德格•苏勒博士向图书馆和文化界人士作了一个小规模的问卷调查,询问人们对未来图书馆的看法。

“2015 年的图书馆将是什么样子?它将仍然是一座建筑物,还是作为虚拟的或数字的图书馆而存在?”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被调查者一致认为,虽然由于图书馆数据库的网络化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虚拟图书馆并得到优化,但图书馆将依然拥有一个建筑实体、一个外壳和形态。

斯图加特媒体大学彼得•沃德泽克博士补充说:“2015 年的图书馆将会是也必须是一座建筑物,坐落在著名的中心位置,因为它不仅必须是一个供人们搜索信息的地方,也必须是一个公共文化中心,不仅是一个通往(包括虚拟)世界的(物质的)门,也是一个聚会场所和文化事件场所。”

巴伐利亚慕尼黑国家图书馆荷尔曼•莱斯金馆长认为,“仅仅基于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比通过机器与人的组合能更好地传播知识这一因素,将来大概也不会出现没有建筑实体的图书馆。但决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正如存在着没有办公室的无名专业机构和银行一样,图书馆的读者将不会有欲望去翻看或借阅一本书,他们寻找的是建议和技能。”

法兰克福德意志图书馆馆长伊丽沙白•尼格曼的设想又远了几步:“对于作为民族记忆的德意志图书馆,所有的传统和数字媒体到2015年仍会发挥作用。传统媒体可能会有突破性进展,比如会有人们完全可以在上面入眠的‘舒适书’,或者人们翻书页,它能自动朗读的书,或者是发出所描述地区的气味和声音的旅行书……”

对于“2015 年图书馆的主题词、功能和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被调查的专家们的想法颇有意味。75%以上的专家认为,未来的图书馆是媒体馆和信息馆、计算机辅助学习中心和市民局的集合体,同时具有学习场所和图书博物馆的辅助功能。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称,博物馆、图书历史和档案馆功能属未来图书馆比较重要的工作领域,图书馆还兼有带网吧的文化中心的功能。

德国图书贸易协会主席迪特•邵曼总结强调说:“如果我们想一想,在通往电子数据传输和图书馆作为文化机构这一远景之路上什么是有害的,那就是人们费尽千辛万苦建成的印刷媒体、出版社和书店、图书馆和图书馆协会的基础设施的消失。未来的图书馆将是乡镇文化生存的重要场所。没有图书馆就没有未来。”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4 07:33:51  回复

回复/评论:图书馆在数字时代会成明日黄花吗?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判刑15年!发币ICO的定性为诈骗
  2. 川普总统:加拿大可以免费加入“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3. 英国2岁男童竟然刷新了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男性”会员纪录
  4. 美国新法案“大漂亮”引发了全球资本配置大调整
  5. 金星地壳似乎剧烈变化了,NASA即将启动新任务探索求证!
  6. 嘴唇经常干裂起皮,或许并非缺水!
  7.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8.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9. 川普家族“哈佛风波”和签证政策的突变
  10. 美国暂停了学生签证预约,申请者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须谨慎!
  11.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示:“新型医疗保险”骗局泛滥
  12. 手机充电习惯是影响电池寿命的根本原因
  13. “蜗居”纽约的中国穷人:男女同住,毫无私隐… 却坚持不肯回国
  14. 鲁比奥声称将会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政策
  15.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16.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17.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18.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19. 在美国,千万别做的这些事盘点!
  20.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21.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将加速中国崛起,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主导力量!
  22. 中美各自取消91%关税!为防🇺🇸川普政府反悔,🇨🇳重申关键问题!
  23.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24.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25.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26.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27. 盖茨列出了10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名单
  28. 出乎全世界意料,中美两国的“2025日内瓦谈判”太亲密了吧?
  29. 美国“非法移民家庭”遣返行动引发了“婴幼儿无国籍”的危机
  30. 中美通话的内容简短,但意味深长!
  31.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32. 川普总统宣布“金卡计划”网站开放
  33. 全球AI人才的争夺战白热化,顶尖研究员成为了科技巨头争夺焦点
  34. 中美贸易战的谈判再起,稀土贸易成为焦点
  35.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36. 美国对华为“HarmonyOS”采取行动,引发科技领域的新争议!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213, 2025-07-13 02:10:12

Processed in 0.11013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