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已经深陷于中国政府审查的压力之中,最近它公开表明他们的搜索结果正在被过滤,这迫使其必须与政府进行合作
机遇无限
由于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网络用户群,因此,搜索引擎网站的竞争将会日趋本土化。当Google还沉迷于自己的伟大成功时,中国本土的Baidu.com(Baidu.com)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校园,凭借(在2005年前)Google还被封锁的优势,Baidu.com已于2003年开始升级网站的搜寻功能,并加速进行了品牌和服务的推广。
根据中国研究机构中心的统计:在2003年的时候,35%的中国居民更倾向于使用Google进行搜索,而Baidu.com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1%。去年,Baidu.com上升到了57%,而Google仍然维持在33%左右。
从营业收入的角度进行考核,Google排名位列中国搜索引擎的第三位。市场占有率从2005年第二季度的23%下滑到2006年第一季度的13%。Baidu.com是第一,具有44%的市场份额,其次是Yahoo!中国(目前由马云和他的商业网站——Alibaba所掌控)。“在中国,Google没有提供游戏服务,这就是为何网络搜索监督机制对于Google的影响要大于Baidu.com的原因。” Google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Sohu.com的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这样评价。
“谷歌”落地
今年四月,Google的主席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来到北京,并确定Google在中国的官方名称为“谷歌”。中国的网友立即开始嘲弄那个中文译名,说它是意思是“山谷的歌曲”。一个名为“不要谷歌”的网站调查显示:对Google的官方中文名投反对票的约为17600人,而喜欢这个名字的人数仅为1300。
一年前,Google挖走了Microsoft的副总裁Kai-Fu Lee,让他担任Google中国地区的联合主席。对Kai-Fu Lee来说,他有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与中国政府协商,并力争解决Google网站上时常发生的对搜寻结果的封锁管制。但是,截至目前并没有明确结果。中国网络信息中心的高级顾问皮特鲁认为:“这样的结果证明Google与政府关系并没有实质性进展。”目前也有传闻说Kai-Fu Lee可能会因为工作并未取得理想效果而离开Google。但对此说法,Google公司并未进行任何评论。
Google在中国拥有一些机会,但它将不得不让自己转变风格服务于中国新的网络使用者,这些人拥有较低的文化修养,而且更倾向于使用Baidu.com进行搜索。对此,网络市场专家封英剑说:“Google必须尝试更多的新举措。”毕竟,征服中国之路还很漫长。
作者:Michael Zhao
出处:《福布斯》2006年8月14日
编译:赵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