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2006年9月4日16点,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调查状况调查显示:网上诚信是电子商务活动中公众和企业普遍担忧的问题。同时,面对网上诚信问题而引发的网上诈骗行为,公众和企业可采取的自我防范措施十分有限。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调查发现,有过网上交易经历的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不信任比例为36.3%,公众为13.3%。在对“您对电子商务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统计中,企业中回答“诚信”的比例为23.5%,排名第一;公众中回答“诚信”的比例为26.34,仅次于产品质量。
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没有过网上购物体验的网民中,71.1%的网民表示不放心在网上购物。
面对诚信问题,公众和企业可采取的自我防范措施十分有限。公众和企业也没有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次调查显示,64.2%公众和71.1%的企业在网上交易时会查看买方对卖方的信用评价,该信用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到卖方的贸易数量。
公众和企业虽然意识到买方对卖方的信用评价的重要作用,但是公众中只有23.5%的买方总是及时评价卖方的信用,企业的该比例为16.7%,40.3%的买方企业在交易完成后对卖方企业不评价。
第三方机构尽管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公众和企业对第三方机构缺少认识,使第三方诚信机构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同时第三方机构本身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也受到用户质疑。
本次中国电子商务发布的调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委托零点调查、中国社会调查所和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完成。同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还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成长与应用性调查、中国电子商务社会作用与影响调查。(骆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