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郭去疾:本地化对Google来说是个伪命题
网友【老编】 2006-12-04 15:33:51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034    1    1
专稿 (文/马全智 咚咏) 郭去疾,“Google中国公关第一人”。2005年9月随Kai-Fu Lee回到中国,以总裁特别助理身份为开复官司事情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负责Google中国策略规划。

他是94级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生,并拥有伊利诺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及斯坦福大学MBA学位。在加盟Google之前,他曾供职于Microsoft、Mckinsey、Amazon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

“真的,我觉得自己距离成功还很远。”1975年出生的郭去疾,说话时脸上总是挂着憨憨的、谦虚的笑。31岁正直而立之年,但郭去疾像极一个邻居家的大男孩,身上满带让你产生错觉的干扰信息。

白色棉布衬衫,里套一件随意的T恤,加上浅色休闲裤,郭去疾看上去随意得不能再随意。他挺了挺胸,告诉记者“从穿着可以感受Google的文化”,年轻,自由!

2006年8月31日下午4时左右,在Google中国总部记者见到了忙里偷闲的郭去疾。此时Google中国上上下下正为搬新家而翻箱倒柜,各种纸箱子摆满了楼道。

其实在约见郭去疾之前,我被他的同事打了很多预防针,说“你们要小心他,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家伙,从科大少年班到斯坦福,从Microsoft到Google”。同事眼中的郭去疾,俨然一个能上天下海的“狂才”。

有人说与做技术出身的人聊天,很难畅快。不过跟郭去疾聊天碰不到这种情况,原因可以用他的话解释,“我是一个开朗的人”。

成都首批电脑娃娃

1975年某月某日,郭去疾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医生的家庭。“我父母都是医生,去疾应该有去除疾病和缺点的愿望。”说起自己名字的由来,郭去疾认为应该与历史名人辛去疾、霍去病等不无关系。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在首次南行的时候,一路上没有对深圳特区做任何“裁决”,只是在中航技进出口公司工贸中心与电脑下棋时叮嘱了一句:“学电脑要从中学生,从娃娃抓起。”

郭去疾表示,自己就是首批被“抓”到的电脑娃娃。小学4年级第一次在学校机房接触计算机,郭就深深入迷。小学期间多次参加中学的计算机编程比赛,得过各种大小二三等奖。

后来郭去疾终于“修成正果”,以“省计算机编程大赛一等奖”的身份被保送到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这是后话。

谈起童年的记忆,郭去疾印象最深的不是成都什么糕点好吃,也不是父母医院福耳马林的味道有多难闻,而是一段徒步去少年宫学习计算机的经历。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其实蛮辛苦的,由于单位离家远,爸妈赶不回来照顾我,我每天放学回家吃完方便面,就走半个小时到少年宫。”小学五、六年级,年少的郭去疾这样徒步来回于少年宫与家之间,坚持了整整2年。

不过当时的郭去疾并不觉得累,因为他已被计算机深深吸引。“那时也没有太远大的目标,想着以后要做什么或者做成什么样子,只是纯粹的兴趣”,郭去疾这样告诉记者。

大学选择电子工程

“我是7岁上的学,其实是属于科大少年班中年龄正常的一批。”说起在少年班的经历,郭去疾一再向记者强调他上学的年龄,试图让别人觉得他更像常人。

1978年,中科大创办的少年班开了中国超常儿童高等教育之先河。由于七八十年代曾经出过几个“神童”,其中包括如今已任Microsoft全球副总裁的张亚勤,科大少年班也因此被人们叫做“神童集中营”。

据悉,由于少年班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曾引发过一些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问题。后来发展了一批正常高考录取的学生,郭去疾恰好又赶上了这一波。

准确来说,郭去疾当时被保送到的不是“少年班”,而是“零零班”。据悉,这是由几十个“尖子”新生组成的班级,与“少年班”共同接受强化培养。

实际上,郭去疾不仅是一个“计算机神童”,还是一个“学习狂人”。记者在网上搜索“郭去疾”发现:当年成都市石室中学有个叫郭去疾的学生,从读小学至高中毕业先后参加了多个学科的竞赛三十余次,几乎次次获奖,被评为“蓉城十佳未来建设者之星”。

电视台对他作过专访,当被问及是如何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时,这位“获奖专业户”还曾与伙伴们分享过制订复习计划的重要性。

也可能是在学习上游刃有余,这位对计算机痴迷的少年在大学没有选择计算机专业,而是学习了电子工程。在郭去疾看来,电子工程专业更有挑战性,“计算机这块已经钻的差不多了”。

200封求学信

大学5年,对郭去疾来说并不显得漫长。期间他做过2年班长,当过一年学校BBS版主,参加过各种比赛、征文、演讲,为了了解社会百态,他在大三还尝过做兼职促销员。

“我性格活跃”,说起这些往事,坐在记者面前的郭去疾又是浅浅一笑。

郭去疾大学最精彩的故事在于200多封出国求学信。Kai-Fu Lee的《你有选择的权利——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曾以郭去疾为典型,称他的“年轻朋友郭去疾”1999年从科大毕业的时候,收到了很多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但是一律没有奖学金。

为了能被大学教授接受作为研究助理并获得资助,郭去疾开始给这些美国大学的教授们写信。一个月中他写了两百封信,虽然有很多教授感兴趣,却都因为他研究经验不足而拒绝了。

这段在外人看来的“磨难”,郭去疾觉得并不算太难承受,称那是一个“时间很短的过程”。据悉,大学毕业之前,郭去疾已收到Huawei的Offer,对方可以为他解决上海户口。所以出国对他不是唯一,而是寻找一个更好的平台。

“其实对很多科大的学生而言,出国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接触到更多前沿的科学与知识,有一个更好的平台作研究。”郭去疾透露,他最早萌生出国的念头是在大三。

自小成绩优异的郭去疾有着“宁为玉碎”的信仰,在出国申请中他没有像一些人那样选择容易出国的冷门专业,比如数学、物理,而是选择了最热门的本行--电子工程。

当时在Huawei科大实验室中实习的他,接连收到了包括哥伦比亚、斯坦福等名校在内的Offer,不过都不提供奖学金。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伊利诺大学的一位教授的回信,那边欣然答应资助。

据悉,当那位教授到系里索取郭去疾材料的时候,发现系里正在准备给郭寄拒信。接到Offer那天的情景,郭去疾如今还记忆忧新。

“我是在实验室查邮件时发现的,美国人写信总是喜欢转折,先跟我说了很多竞争如何激烈、申请人如何多之类的话,到最后才突然话题一转,说即使这样我们还是选择了你。”

看完这封信,郭去疾给爸妈打了个电话,然后一个人骑车绕着河边走了一圈,“喜欢一个人这样享受快乐”。

郭去疾认为信念非常重要,“只要觉得可以做成,就一定可以做成”。他透露后来在Google认识了一位清华毕业的产品经理,曾经写过上千封求学信。

结缘斯坦福

“苦尽甘来”这词,仿佛特别适合用来描述中国人的命运。经过200多封求学信之后,郭去疾迎来了在伊利诺大学2年的阳光生活。这也让记者试图听听他在外“辛酸攻读”的愿望落空。

由于给教授当助理研究员和做助教能获得补助,郭去疾不需要像很多留学生那样利用空闲时间打工,算是“过得比较滋润”。他从国内带过去一本《川菜菜谱》自学,到了后来“一个人可以做菜招呼十个人。

在伊利诺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的时候,郭去疾曾中途在Microsoft研究院学习。一年后他毕业,去了Microsoft西雅图总部做程序员。

“我在MSN、IE、Windows都做过开发工作;2004年跟着亚马逊到中国收购卓越,是该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2005年8月加入Google,当年10月跟随开复一起回来中国。”郭去疾介绍说,他早期参与过“开复学生网”的维护,也从事过Google中国早期的公关工作。

申请斯坦福大学的MBA,是Kai-Fu Lee给郭去疾的建议。“开复觉得我对商业、战略有独特看法,到斯坦福读MBA应该是蛮好的一个人生阶段。”于是郭去疾自己也觉得,做了这么多年工程师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妨去挑战新领域。

1995年,斯坦福大学两位研究生想出了在互联网上寻找信息的方法,他们决定放弃学业将其想法商业化,不久新公司便走向了华尔街。这是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创建Yahoo!时的情况。

1998年,斯坦福大学两位计算机系的学生在宿舍里创建了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他们是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

“斯坦福是一个很开放的学校,这里的文化充满了创新、冒险等关键词。”在顺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后,郭去疾“故技重施”,绕着学校附近的河转了一圈。不过这次“鸟枪换炮”,自行车换成了汽车。

[1]2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4 15:33:51  回复

回复/评论:郭去疾:本地化对Google来说是个伪命题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亲历者揭秘了缅甸赌诈团伙头目真容!“金三角联合行动”的三天内19名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
  2. 缅北电诈真相:远比电影《孤注一掷》演绎得更黑暗!
  3. 用来吸引移民的美国社会福利盘点
  4. 王毅在2023年深秋的这次访美,释放3个重要信号!
  5. 到美国见网友的47岁中国女子终于找到了?
  6. 加州州长访华,意欲向美国政府表达改善中美关系呼声!
  7. 生母跳脱衣舞,这个小姑娘就不配姓“拜登”了?
  8. 社会道德呢?项城酒店走廊内的“情侣奋战”视频遭疯传
  9. 中国正式加入《海牙公约》了
  10. 中国多地爆发了极光现象(组图)
  11. 滞留美国多年的68岁华人大爷的美国梦破碎了
  12. 自2023年8月30日起,去中国🇨🇳无需核酸/抗原检测文件了!
  13. 汪峰章子怡离婚声明仅差2个名字,还互称对方“子怡峰哥”
  14. 缅因州老兵在枪杀18人后自尽,案发细节曝光!
  15. 价值上亿美元的F-35战机竟然失踪了?美军“全民总动员”搜寻残骸
  16. 伊隆·马斯克声称在格斗前须接受手术,或影响“决战”扎克伯格?
  17. 毫无底线的“卡院”!中国主流媒体揭秘了跨境网赌电诈的“首恶”
  18. 绝美歌声!AI跑跑翻唱了陈奕迅的经典粤语歌《富士山下》
  19. 终于找到她了,在海上被鱼虾啃食了半个月后的四岁人类尸体!
  20. 拜登总统即将出访以色列?白宫打算出兵?辛苦布林肯了!
  21. 加州的一名贵妇在一周内花掉丈夫250多万美元,声称选男人不看钱!
  22. 习近平会见了美国国会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舒默一行
  23. CyberTruck的“小目标”:年产20万辆
  24. 美国小伙捐赠的“大礼”对中国意义非凡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18.206.13.203, 2023-12-08 23:57:32

Processed in 0.45042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