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富豪,大家首先会想到李嘉诚和马云,一个常年位于华人首富排行榜首位数十年,一个在当代代表了无限的财富。可是他俩之前其实还有一个人,无论从财富和地位都超越了李嘉诚和马云,曾经买下美国的1亿平方米的土地送给中国人,给中国内地的捐款超过100亿元。
他就是真正的华人首富,被誉为"经营之神"的王永庆。
年龄虽小但头脑成熟:
1917年王永庆出生在台北县的新店,王家世世代代都以种茶为业,当时台北最常用的通货是香料和茶叶,比种田来的划算,算上王家一共有六个儿子,六个青壮年劳动力很快就让家里生活有所改善,成为了新店的小康人家。
可是没过多久家中逐渐落寞,茶叶不再是硬通货。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开销。9岁那年,父亲王长庚卧病在床,王永庆只能用自己的能力照顾家庭。
15岁那年不在茶店工作,王永庆被父亲送到一家米店里面工作。当了一年学徒之后,自己决定要自己开店。第二年的时候,王永庆开店了,开店资金是父亲向别人借的200元。
可是作为街上的新商铺,论米的质量不如隔壁的日本米店好,另外顾客又不熟悉王永庆的店,肯定选取自己熟悉的店铺。这样王永庆的店铺生意越来越差,在这时,16岁的王永庆展现出自己出众的思维和超强的营销能力。
为了让更多人来到自己的店铺,不仅挨家挨户的上门拜访,而且免费帮各户人家清理沉米,擦洗面缸,逐渐让更多的人熟悉王永庆。此外当时的制作大米技术很粗糙,卖出的大米里面常常混有砂砾,小石头。
当时的顾客和卖家都觉得习惯,但是王永庆每次卖米之前都会认真的把砂砾挑出来,这种细致入微的细节更是让王永庆的米店在街上打开了声望,很多顾客一来二去变成了回头客,不到几年,米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攒钱之后王永庆又筹办了一家碾米厂,做到自己控制进货和出货,久而久之赚到不少钱。
"塑胶之王":
随着战争胜利之后,台湾整体经济复苏。对商业嗅觉极其敏锐的王永庆发现建筑业有上升的趋势,便在当时大力发展木材市场,结果收获颇丰。但是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王永庆决定逆势而动,又退出了木材市场。
时间到50年代初,王永庆决定兵行险招,经过自己的分析认为未来能够挣钱的行业是塑胶行业,决定要投资塑胶市场。
面对这个决定,周围的朋友一致认为王永庆疯了,因为当时台湾无论制塑胶科技还是塑胶的质量都比不上日本进口,没有人愿意投资王永庆的想法,甚至台湾当地的一位化学家公开表示王永庆不会成功。但是王永庆没有放弃,而是筹集了50万元创办了第一家塑胶工厂。
其实这并不是异想天开,王永庆走访了各地的市场,拜访学者和不少的实业家,甚至去过日本调研过。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
随着王永庆的措施实行下去,公司原来年产1200吨塑胶粉变成了100万吨的年产,他的公司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的塑胶粉生产企业,名副其实的"塑胶之王"。
乐于慈善:
王永庆不只是一位富可敌国的富豪,还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爱国人士,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在汶川发生地震之后,王永庆决定由企业的名义捐献1亿元,是台湾企业捐献之最。
同时设立两个信托基金会,效仿他人的模式,希望王永庆的后代能够一直为社会做出贡献,现在信托基金累计将近一百亿元。在2005年王永庆捐献3700万元用于残疾人事业。值得一提的是,王永庆还在美国买下1亿平方米的土地送给中国。
王永庆用他一生的时间来为慈善做贡献,在90岁的高龄还在坚持工作,最终91岁的时候离开人间。王永庆死后,王家将王永庆的全部遗产捐献给基金会,专向用于教育和医疗方面。这笔资金让无数病人可以先看病后交钱,这举动让无数医院效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经营管理
王永庆高于他人的就是他的压力管理和奖惩制度。
王永庆说:"如果不是台湾土地的限制和本身资源的稀少,台湾企业可以不用和美国竞争,台湾企业可以不用这么样努力就能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话,我们做不到PVC工艺和二次加工世界第一的水平"。
台湾企业能够在台湾有限的土地上成功,台塑能够让美国购下14家PVC塑粉工厂都是源自于压力管理。王永庆将压力揉进了企业管理的方法中,人为的制造出压迫感让所有的从业人员有压迫感。有了压力企业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更多的动力活下去。
一方面是压力,另一方面的奖励制度王永庆出手也很大方。业绩突出的经理们年薪可达四五百万元,少的也有七八十万元。更是设立绩效考核制度,同样激发了他们的工作性。
王永庆先生无疑是成功的,对我们能够学习王永庆成功的秘诀就是他的八个秘诀:刨根问底,务本精神,基层做起,实力主义,瘦鹅理论,切身感受,物美价廉,顾客至上。
这些理论是经营好企业甚至是完善自身要学习的。对问题要彻彻底底的明白答案,对待事件只求合理,不问结果。要忍耐住贫寒,等待机会的到来。学历固然重要,但没有实务能力重要。让员工有参与感,让顾客与卖家链接。这些种种的经商圣经到现在也十分受用。
王永庆先生一生积累的大量的财富,却没有像赌王一样每天花天酒地和沉迷女色。他一生极其朴素,不声张,热爱做公益慈善,前后捐款百亿,一万多所希望小学。去世后捐献全部身家,一辈子来做慈善,这样的首富值得我们去尊敬与学习。
撰文: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