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英里》是一部美国动作电影,由彼得·博格执导,马克·沃尔伯格、伊科·乌艾斯、隆达·鲁西出演。影片讲述沃尔伯格饰演的CIA探员在一次行动中杀死了6名俄罗斯间谍包括一名18岁的孩子,之后美国发现有人运输做脏弹的原料,同时伊科·乌艾斯去美国使馆交出原料的具体地点和硬盘,交换条件是送他去美国,从使馆到运输机场22英里,但一路上却危机四伏。
其实伊科.乌艾斯是三面间谍,为了给6名之前俄罗斯间谍报仇,借助印尼的警察黑帮,将守望小组全部杀掉。影片于2018年8月17日公映。
《22英里》这部影片呈现出了一种极为难得的反主流态势,影片打破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一切为乐观主义服务,规避了好莱坞影片中常见的大团圆结局,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大团圆结局正是美国保守主义的极致表现,好莱坞电影热衷于在每部电影的结尾用大团圆结局彰显回归秩序的意义,这也是经典好莱坞体系的必备一环。
而在影片《22英里》中,这一环被击碎了,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外表下隐藏的其实是一种大胆的结构,这体现在最直观的一点上,美国人居然在好莱坞电影中失败了。
在这类“当代冷战”以及谍报特种任务的影片类型中,以失败画上结尾的影片实属罕见,一般而言,这些特殊的情报组织在电影中都会是国家意志的象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力量展示,所以大团圆结局在这里更加重要,决不允许失败,一旦失败,其实便映射着美国政府、国家机器的总体失败。
那么相应的,有一个问题便因此衍生,反主流反套路的《22英里》究竟是因为剧情的设置而规避了大团圆结局,亦或是纯粹为了解构而进行解构呢?
在这里我比较倾向于后者,这并不是处于更高层面的导演对未来政治格局的解读,也不是一些影片中惯常出现的二次冷战预言,导演只是企图通过影片的形式与内涵的结合来强化该片的解构思维,在影片中有一处细节出现了两次,那就是在行动指挥中心出现过两次的历任美国总统的玩偶,这样一个简单的画面其实已然包含了其最终的实质含义,即反主流,反主导,更深处讲,就是用失败去冲击美国政府根深蒂固的必胜信念。
所以可以说,《22英里》整部影片都是为了这一个符号化的目的而服务的,整部影片就是一个大写的失败象征,没有铺垫,没有过程,只有一个单纯的解构目的。所以很难去最终评价这部影片这部影片,导演的的确确最大程度的完成了自己的创作初衷,但将一部影片完完全全的变成一种口号,而忽略了正常的故事叙事,仅靠着喋喋不休的话语和松散的剧情的话又难言成功。
所以不如直接放弃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而是依照着导演的思路,去分析他的解构思维,在影片《22英里》中,那个最为神秘、在好莱坞影片最常被提及的精英暴力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解构切口,正如上文所言,导演将CIA的特别行动小组变成了美国国家力量的指代,他们被愚弄,即是美国政府被愚弄。
而男主作为精英小队指挥者,其反常以及不符合逻辑的暴力行为和在后续行动中展现出的暴怒和非理性行为,都是为这一个目的服务的,这里或许的确存在着人物塑造上的些许“丑化”,但导演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形容成一个暴躁冷酷的暴力机器。
在《22英里》这部影片中,战场是远离美国本土,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转移他国间谍,甚至在市中心与他国部队展开激战,这都是一种最直观的“狂妄、嚣张”的美国态度,同时将这种态度注入CIA的行动小组中后,化学反应便产生了,狂妄的国家意志嚣张的介入他国内政,最后注定失败,如果这样进行解读的话,一切便不言而明了,其解构意味可见一斑。
因此可以说,《22英里》中的故事,正是美国反对派眼中的现状,片中守望小组的行事风格与美国政府如今的不谋而合,这是一种点到面的投射,其悲惨的结局更像是反对人士对美国政府的一次苦口婆心的劝导,其次,正如上文反复提到的一点,CIA是美国政府的暴力机器,这个职能机构在和平时期,是保证国家稳定、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治理体系。
这个治理体系的政治立场和理念,直接决定国家政权的稳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22英里》这部影片从CIA入手,是否有从根基上动摇美国现有政治体系的预设立场呢?影响自然没有这么深远,但是这一步,似乎已经迈出了。
最后,是关于影片的一些新冷战格局的解读,其实这些设置已然程式化,中东国家、与俄罗斯为敌,这都是司空见惯的常见设置,但与其他影片不同的是,《22英里》有着现有世界政治格局的投射,这个投射真实而不掺水,抛弃了为乐观主义服务的基本目标之后,影片体现出来的真实格局是冷峻而又残酷的,对美国受众而言,这或许敲响了响亮的警钟。
撰文:终南影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