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镇是以隋代皇帝杨坚葬此而得名,现在呢?为了对外招商引资方便而改叫“杨凌”是国家唯一的一个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示范区,每年举办的“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更是它在国内外名胜大振。我呢?恰好于它有段不解的源缘……
文革后期,正好我是17岁。那年高中毕业就和其他知识青年一道下乡插队劳动锻炼了。我落户的那个地方是杨陵镇一个离杨陵坟很近的一个叫张家寨的小村庄。当时农村还实行的是生产队管理生活条件极差,每天除了咸菜、和黑馒头外几乎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更别说粘点肉腥了。
当时正干上农业学大寨,村里也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劳动强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三人住在老乡为我们知青盖的一间土呸房内,在家睡惯了懒觉,在这里天还没亮就得起床下地劳动,一天下来腰酸腿疼,爬在床上半天起不来。其实这还不算什么,我最怕的就是蚊虫的叮咬,加上刚来有些水土不服浑身被我抓挠的没一处好地方,恨不得剥下一层皮。没多久就患上了急性肝炎,只好回家治病,这样一去就是大半年。
病刚好一些我就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张家寨,尽管不是十分情愿,但是在那年月总是怕别人说自己借养病之际躲避劳动、躲避贫下中农再教育进而影响到以后的政治评价以及回城或找工作。不过还好,村支书张书记还是挺关心我,知道我病刚好身体虚弱就给我安排一个让其他知青都很羡慕的农活,去看管那二十亩地的既将成熟的大西瓜,以防一些农民的偷抢。
村子处在渭河北面的土塬上,地势开阔、平坦、肥沃,一望无际的良田堪称壮观。而瓜地却在距村子几公里以外的一处墓地旁边,春末夏初这里除了草丛里点缀着零零星星的野花外,显得格外寂寞、萧瑟、诡异。
好在我平时喜欢安静对这里的环境并不觉得有什么异样,白天不是看书就是望着一对默默无语的瓜农在地里非常娴熟地“使弄”瓜秧;(听张书记说过,这两口子是村里专门从河南请来的务瓜高手,男的叫老严。)夜里我就睡在瓜地旁边用木材搭起的很高的窝蓬架里,望着朦胧的月亮,听着萤虫的鼓噪,思绪万千,总是感叹命运弄人,总是不由得想到理想变得越来越遥远,前途似乎越来越渺茫。心头不禁透出丝丝悲凉来……最后总是在满腹的惆怅中进入梦乡。
几天后,我基本熟悉了瓜地的生活。眼看着地里的西瓜一天一天地长大,心情也非常高兴,而那些滚圆的大西瓜也煞是可爱,有些过早成熟的西瓜呢,也就成了那个食品匮乏年代乡间一些人的奢侈品,晚上也有个别村干部过来,抱几个去贿赂上级领导;也有一些村民不时的来偷瓜吃,好在我看管的严,偷瓜只是零星现象,也没谁太在意。
位于离瓜地不远处的崔家村有一座古墓,它就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之陵。公元604年他被儿子杨广毒死在今麟游县的“仁寿行宫”内,之后为掩人耳目,在此地为其父修了座“覆头形”的陵墓。现在,陵墓四周是一揽子的平原,环绕坟的,是生长茂盛的柏树林,远远地一望坟就像一座青翠的小山丘镶嵌在人们的眼中。
有一天下午,感觉很烦躁也不想看书于是就偷偷地溜了西瓜地,气喘嘘嘘地爬上了杨陵坟顶。没想到的是,陵墓顶部非常平坦,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我稍作休息,就站起身来,迎着夕阳的余辉,朝远眺望,只见云在飘悠着,远处炊烟袅袅,枝头树间也不时传来小鸟欢快的啼叫,好一派桃园风光。精神为之一振,许久压抑在胸中的一股浊气顿然一扫而光。当我从坟顶下来的时侯天色已黑。
这时突然间刮起了大风,瞬间沙砾打在脸上,半天睁不开眼睛,耳边不时传来瘮人的松涛声,紧接着黄豆大的雨点自天而下,我顿然紧张起来用上衣裹在头顶眯起眼睛撒腿拼命的往回跑。
深一脚、浅一脚,不知跑了多久,忽然脚下被一块残砖绊了一下,猛然抬头一看,大雨中一座寺庙隐隐隐约约地呈现在眼眼,想也没多想我就赶紧上前几步推开庙门一头闯了进去。黑暗中又看到一座门楼挡在前面,抬眼一望,黑油栅栏的大门上高悬着金字牌匾“泰陵之祠”几个大字,“泰陵不就是杨陵的原称吗?”我心中暗想,于是就迅速地跑了过去,可是,站在黑油栅栏的大门前的石阶上却怎么也敲不开那扇紧闭的院门,只好就此做罢。呆在原地又冷又饿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不知过了多久,大雨已经彻底停下,天边露出了鱼肚白,这才缓过神来看清了周围的景象。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周围除我一人外,再无它物,而我的身后紧挨着的竟然还是那座杨陵坟,此时我正站在残基之上,再往脚下仔细一瞧,地上零乱散落着不少砖瓦残片,这不是来到这里的人都能看到的当时阙楼和城门的残存遗迹吗?原来昨晚我转来转去,竟没有离开这里半步,还有令我意想不到是地表很干燥昨夜根本就没有下雨。“是在做梦吗?”我问自己,不是,绝对不是,答案是肯定的。
带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回到瓜地,又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昨夜我不在,西瓜地里至少有几十个大西瓜不知被谁偷了去,显然不是一人所为,但奇怪的是,地里竟没有半点人为的痕迹,张书记闻讯后速调民兵队长调查,结果一无所获。
之后张书记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我一番:
“娇生惯养的资产阶级子弟”、“最没有责任心的知青”、“辜负了贫下中农的一片希望”等等。我羞愧地真想有个地缝钻进去,同时也深刻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但那夜的“奇遇”我却谁也没告诉,只是说去邻村另一个知青点探望一位生病的同学而一夜未归。看我认错态度端正,还是给我了一个机会,决定留用查看,而我也承诺,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全年的“工分”不要了。自那以后,再也没有离开瓜地半步。杨陵坟边那件梦般的怪事也就慢慢地淡了许多,也没再想探究下去。
在瓜地呆的日子久了,和瓜农老严的话也就多了起来。别看他整天少言寡语,有点古怪,人却颇有些见识,而且走南闯北,到过不少地方,养过蜜蜂、当过花农、更是务瓜的好手。他说我心气浮燥,好高务远,若不心平气和的做事为人,将来难成大事。在一次闲聊中他还告诫我了四句话:
“酒、色、财、气、四堵墙,多少迷人在中央。若是跳出四墙外,逍遥自在到夕阳。”这是我在那个年代受益最深的语录之一了。自那后,我似乎成熟了许多,安心的在农村劳动了整整四年,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变得清晰而实际了。而我站在土垄之上每每在夕阳下眺望杨陵坟时内心总是涌入一股异样的感觉。
西瓜成熟的季节,正是仲夏。一天黄昏,田野已经被上一末青色的暮蔼,显得有点迷蒙。我正在地边端碗吃饭,忽然看见几个身穿普普通通白衣的男人用手推着一个装满西瓜的独轮车,缓慢的沿着一条昏昏黄黄的小道朝前行走,我一下急了,“又是偷瓜贼啊!”没容多想,拿了根木棍急忙就跟了上走。眼看很近了,可怎么也追不上,喊了两嗓子,却感到喉咙眼好像被一块棉布塞住了一样,怎么喊也发不出声来。
……追着、追着、突然间眼前一亮,只见小车闪进了一家院落。
白墙青瓦,红漆的大门,加上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远远一望,还真有点像是在一幅山水画中。这是谁家呢?单门独院的,离村子也太远了。我悄声追到门旁的一棵老槐树下,喘了口气,心中暗想:“这贼娃子,家境挺富裕的嘛。”想到这,我迅速地攀上老槐树,骑在树桠上朝里一看,院子很宽大,正面是三间大瓦房,东西各两间耳房,院门往里进门处,则是一个画着山水的大背墙。
在一看,房檐上还挂满了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棒和红辣椒。
谁家啊,怎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院内无声无西,看不见一个人影,此刻,连蚊蝇之声也听不到,静得使人连汗毛都能竖立起来,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氛围。
我胆怯了,心想何不找几人来做帮手呢?溜下树,撒腿就往村里跑。
我从村里找来几个胆大的知青和社员。拿着棒子、棍子、锄头,沿着原路就朝那座院落的方向扑去。
“哦,这不是村里过去的试验站吗”,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对呀!是试验站的院子。”
试验站原是一座看护坟陵老人住的地方,解放前夕老人就病死了,解放后,村政府又把它在原有的位置上进行了扩建,为的是给村里有点文化的青年一个科学种田的试验基地,为此还购置了不少简易的试验设备。还在西北农大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试验室,小麦培育、土壤分析、科普教育、搞的有声有色。没料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开使后就被当做资产阶级在农村的最后一座堡垒而被查封,里面的东西也尽被红卫兵捣毁。
第一批知青刚来插队落户时,村干部曾想让他们集体住到这里以便管理,而知青看过后,觉得离村子太远,体现不了革命小将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阶级感情,没同意,村里也只好就此做罢。从此该院子就一直被弃用着,好像人们早就把它给忘了。
人们冲到院子门口,只见封条还在,锈级斑斑的大锁还在。有个胆大的,爬上墙头往院子里膫膫,里面什么也没有,且房间都已破败不堪。最后还是叫来了村里的保管员开了门。
这时天色以黑,借着月光一瞧,院里长满了杂草,屋里门外尽是蜘蛛网。地上似乎什么痕迹也没有。杂草中还散落着一些野生小动物的白骨,最后有人在屋檐下发现了一堆西瓜皮。
我有点懵了,是我看错了,还是……这时有人问我,该不是谁家胆大捣蛋的娃,约了几个狗日的东西,把西瓜偷着抱到这里偷吃吧。要不就是闹鬼吧。最后,还有人提到,他曾有次路过这里就听见里面似乎有半大的小子嬉闹之声,人们附合着,哈哈笑着,我无言以对……就这样一场严肃紧张的抓贼行动,变成了一个嘻嘻哈哈的闹剧。
当我怀着沮丧的心情往回返时,还没走出几步,就感觉身后似有一股渗人心骨的寒冷,我猛然一回头,只见杨陵坟像黑墨染过的一样,黑的让人头脑发麻,凸兀般的逼近我的眼前,似乎离我很近,不禁使我连打了几个寒颤。
回到瓜地,查看了一下地里的西瓜,又是十几个大西瓜被偷,且无痕迹。这一晚我被一种神秘的恐惧感笼罩着,一夜无眠。
喔喔——喔,鸡叫了。天已经蒙蒙大亮。
早饭后,我把几次让我惊恐的“遭遇”都对老严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遍,奇怪的是他一点也不感到惊恐,好像是绕有兴趣的听我讲述一个离奇的童话故事。末了,又盯住我看了半天,这才,说:
“文帝建立隋朝,统一中国、扩大耕地、免除税赋、功高而盖世,出门溜留,散散心,吃你几个破西瓜,又咋了!”说完瞪我了两眼,站起身,拍拍屁股走了。
“嘿”!我惊得说不一句话来。
待我在向他讯问时,他只说,我是个有“潜能”的人,不过只是还没有被高人“开光”就是了。和我在一起这辈子算是开眼了。出乎意料的是,他说自己就是那看陵墓老人的后代,只是在他记事后就被他爹送回了河南老家,若杨陵坟边上的寺庙不被人为的拆毁,偶有香火也不至于闹得人心慌慌,紧接着他还说,“试验站我偷着进去过几次,我爹就埋葬那里,我不过就烧点纸钱,祭拜一下老人。”末了用手指了指杨陵坟方向,努努嘴,说:“此坟祥瑞也。”话音一落,听得我目瞪口呆,似有所悟。
不久,瓜熟蒂落。老严远走他乡,最后也不知所终。我也回到了生产队继续劳动。年底“分红”全年工分收入只有33元人民币,绝对不够一年之需,好在村里农民善良、纯朴、基本能让我吃饱肚子。
此后,我没再上过杨陵坟。离开杨陵镇上大学时我就想也许我还能回来。上世纪九十年带末,此地开始腾飞,我想一定是得益于杨陵,而不是杨凌。
转自:榕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