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宝妈带娃在国外旅居近两年,最后选择了回海淀上学!
网友【生哪儿】 2020-07-24 08:55:19 分享在【美国信息交流】版块    25971    1    19

为什么你带着孩子在国外生活学习了这么久,最终回到北京来接受海淀核心教育?

因为这是我在外旅居近两年里,无数次问自己的问题,而现在的选择,是我思索了两年的结果。

我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无数次问自己的问题。我也无数次的设想,他们会做什么工作,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推翻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发现,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也没有人能预料二三十年后世界的样子。

就好比在我6岁的时候,我妈绝对想不到36岁的我,会靠写文字和做课研来养活自己;18岁的我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每天啃着古代文学史,一篇篇写影评的时候,也从来不知道在18年后,自己会找到真正愿意为之去努力的生活方向。

我的数学特别差,从小到大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学数学,我语文很好,也能写一手好文章,所以我从小到大会不停的写,因为这让我平静且有寄托。

我看到现在的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糟糕的数学成绩,并没有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乱,也并没有影响我去找寻真实的自己。

所以也许比起焦头烂额的想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在成长过程中发现最适合孩子和家庭实际情况的道路。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我们在新西兰待了不短的时间,娃每天穿着校服,书包里背着饭盒和水果去上学。教室里没有桌椅,上课没有教材,课后也没有作业;出门就是游乐场,从滑梯到滑索,想玩啥都有;周末随便驱车出门,就是大片的牛羊草甸,闪着光泽的大海,还有远处晴空下的皑皑雪山。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不用说,孩子很快乐,因为他们看到的就是眼前这些美好。但是成年人不一样,有近忧也有远虑。我问自己:这样的散漫,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当然是,谁不爱这样的生活呢?出门方便,无交通拥堵,温带海洋性气候让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不干燥也不湿润,每天的空气新鲜的让毛孔都自在。

学校的教育一切以人为本,而整个国家的教育宗旨就是:用12年时间,帮助孩子去发现自己。

但其实就是这句话,戳中了我的内心,让我意识到,无论在哪个国家,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所做的所有事,只有这样一个目的:让孩子去发现自己。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而对于先先来说,这种自我发现,也许只有回国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我住在基督城的时候,几乎把这里所有的私校,都看了个遍。相比公校的自由,私校的家长对娃要求会更高,整个学校从探校开始,就流露出和公校不一样的气质。

无论男生女生,西服/裙套装,进门引导,彬彬有礼,家长说明会上有一半是华人。校长发言介绍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学生们给家长演奏钢琴和小提琴。教室是小班教学,一个班十来个孩子,老师耐心细致,会有比公立更多的作业和教学计划。

我几乎是下意识的告诉自己:这里非常好,几乎是无可挑剔的精英氛围,可是我更喜欢公立。

于是我们继续在家附近的公立小学,每天穿着红色短袖黑色短裤的校服,在大草坪上疯跑。

我的一位发小姐姐,名校博士毕业,在美国20年,居住在普林斯顿,ETS(美国考试中心)的项目总监,曾被XRS北美总部高薪邀约过。

她家两个娃,哥哥上小学三年级,弟弟明年9月上小学,都是在当地的公立。

我跟她说,国内非常流行一本书,关于上东区和铂金包,她先是不可置信的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我确实没觉得私校很重要,等大一点看看情况再说把,因为毕竟不是只有私校才好呀,带孩子这个事,想明白最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就好啦。

那个时候 ,我连着几个月都带着娃在美国上幼儿园和学术夏校,也同时在查着顺义的国际学校的信息,同步也看着新西兰的新申请政策。然后心里想的是北京家门口的公立片区内小学。

我这人做事有个偏好,不问结果,但求过程。能试的,都去试试,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那就尽量去努力。

所以搜集信息也好,和学校一个个联系也罢,每一步,我都会尽量做着,不求多好的结果,但至少不因为自己的疏忽,错过有可能获得的东西。

大约是在先先四岁的时候,我发现他是个对数学喜欢且敏感的娃,所以开始数学学习探索和规划的道路。说实话,方法找到,行动力也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玩玩闹闹轻松,但是要系统学习,这一定都是考验家长的事。

而有了后后,才让我从两个孩子明显不同的喜好中意识到因材施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事。

对于两个性格喜好都不相同的孩子来说,养育的重点一定是不同的。家长要做的就是观察和耐心。

有的时候,我看着后后2岁了数字还认不全,对比先先在这个时候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和英文单词了,说不着急是假的。但我也清楚的知道,后后有他自己的特长,高情商,语言表达能力强,这些都是先先所不具备的。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拿自己打比,我的数学不好,但是并不妨碍我能在自己所长的之处创造一些新的成绩。

所以,我不会要求自己孩子是全才,语数外学科成绩一流,游泳画画运动乐器都精通,能言善辩情商智商都可点可圈。

这怎么可能呢?

可是我知道,其实很多妈妈都在不自觉的去比较,楼下邻居娃数学考入集训队;隔壁单元娃6岁信息学大奖;同学家娃钢琴开独奏会了;发小家娃开始独立阅读小说写长文章了……

我们真的会去不自觉的用别人的长处来对比自己,然后一边焦虑,一边鸡血。

我也有这样,但是我真不想。

因为我自己就是那个18岁的时候决定自己大学专业的,是毕业的时候反复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然后又用了10来年,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整个过程中,我庆幸的是每一步,我妈都对我表示支持。所以每当我焦虑迷茫的时候,就会告诉自己:

关于孩子教育,我会用心陪伴,也会努力学习。但铆足劲一定要上顶级私校国际学校,力求接收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甚至全家都搬去伦敦纽约,一副恨不得跻身上东区实现阶层跳跃的样子,从来不是我的目标。

诚然,每个人都有功利之时,会有追求最终利益和目的为导向的时候,但至少对于我来说,真的不需要孩子成为十八般武艺的精英,不需要用所谓顶级学校来实现自我价值或者阶级逆袭。

所以,我的孩子喜欢什么,再哪一方面有擅长,在什么地方更能找到合适的老师,合适的群体,在自己的所长上有着进一步的学习。这才是我该思考并一直行动的方向。

在北京升学圈,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很多时候拼的不是娃,而是家长的信息获取能力。有的好学校会提前招生,会有一系列流程。而这些,真的是给有准备的家长的。

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考验家长的能力。在我进入到先先小学这个班级的家长群后,特别庆幸遇上了这些志同道合的爸爸妈妈们。

很多人会把海淀家长等同于应试鸡娃群体。其实在黄庄核心,你才会知道这些家长们实质有多优秀。这个优秀不来自于学历和家境,而在于靠谱的办事能力,在于眼界和思维。

大家彼此之间沟通的成本非常低,因为说一句,就都懂是怎么回事,无需浪费时间去解释不必要的问题。

毕竟,能真正把孩子带好的人,无论工作生活,都一定差不到哪去。

大家都是在一边带娃的过程中,一边不断自我成长,和娃一起去自我审视和认知。

没错,成年人比孩子更需要自我认知。

比如从写公号和做课以来,我遇到过好几次诋毁,有N无次被误解,甚至最近也有这些让人愤怒不已的事情。每一次我都本着去化解,而不是让矛盾激化的原则去处理,但是有时候确实不尽人意。

而在写今天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豁然开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其实这一切,源自于每个人的自我认知。

有的人会自大到一叶障目;有的人会用最大恶意揣测他人;有的人会遇到问题下意识往别人身上推;也有人会习惯于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度……

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想法和情绪,但至少我们可以自我认知。而每一个人,其实就是在这样的自我认知中披荆斩棘前行。

所以,我依旧不是学区房簇拥者,我也不是精英论拥护者,我甚至不要求孩子有多么一流的成绩,一定去对标顶级名校。

我只希望,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能不错过每一个节点,能够不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遗憾,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能够在一个适合他们也适合我们家庭的学校里,找到合适的位置。

我想过,也许他们高中会去海外私校,也许会在北京上名校的国际部,也许会去了国际学校,也许继续公立传统路线踏踏实实参加高考。

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我希望,十五六岁的他们,有能力来为自己做出恰当的判断,有能力去承担自己的选择。而我会从这之前勇往直前把他们保护在身后的状态里退出,从那时开始,我会一直站在他们身后。

而最终,我希望他们的人生平凡而不平庸。不庸庸碌碌浑浑噩噩的偏听盲从,而是在芸芸众生中,不卑不亢,自食其力,在大千世界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价值。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出处:见配图水印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看你们讨论去哪儿、移哪儿、留哪儿…… 咱这从源头来~生哪儿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9   2020-07-24 08:55:19  回复

回复/评论:北京宝妈带娃在国外旅居近两年,最后选择了回海淀上学!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34.204.181.19, 2024-03-19 19:50:18

Processed in 0.74211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9)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