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国内“双十二”购物狂欢收尾时,美国也剁手拿下新冠疫苗这笔大订单。
今天中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通过辉瑞与BioNTech新冠疫苗的紧急授权。约290万剂疫苗将于下周运往全美,供16岁及以上民众使用,以期有效预防新冠感染。
对此,即将卸任的特朗普总统称,短短9个月内就能获得安全疫苗,“美国今天实现了医学奇迹”。
此前,英国、加拿大等国也陆续获准该款疫苗上市,并启动大规模接种工作,全球抗疫似乎迎来了曙光。
为打消公众疑虑,积极参与接种,多国领导人宣称将公开接种疫苗,为新冠疫苗“直播带货”。
12月3日下午,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接受CNN采访时称,愿意公开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前总统奥巴马、小布什和克林顿,英国首相约翰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丈夫菲利浦亲王,以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等均做出有关承诺。
随着新冠疫苗陆续获批,我们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见的“国家领导人直播秀”。
但问题是,欧美民众会买账么?
总统直播+政府撒币,多国出招促进民众接种
尽管中美俄三款新冠疫苗陆续上市,全球疫情有望转好,但在疫情震中的欧美国家,新冠疫苗仍在遭受一场信任危机。
多份民调显示,多国民众接种意愿低迷,或影响新冠疫苗预防效果。
如据国际民调机构YouGov数据,早在今年7月,约32%的法国民众表示,即便新冠疫苗成功研发,他们也拒绝接种。这与过去十几年来的民调数据一致:明确拒绝各类疫苗的法国人口始终维持在25%-30%之间。
美国权威护士机构“美国护士协会”调查发现,近1.3万名受访者中,仅有34%的人明确表示愿意接受新冠疫苗,拒绝接种和仍在犹豫的人仍占大头。
皮尤中心近日公布的一项全国性调查也显示,尽管新冠疫苗上市后,美国人的接种意愿和信心均有所上升,但大约每10名受访者中,就有4人将肯定或可能拒绝接种疫苗。其中,非裔美国人接种意愿最低,近六成受访者由于不信任美公共卫生官员,接种态度消极。
12月3日,皮尤中心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有所回升,但仍有近半非裔美国人拒绝接种
在最早释放“卫星”疫苗的俄罗斯,民调机构Levada发现,只有36%的受访者准备接种疫苗。
而在全球最早批准辉瑞新冠疫苗上市的英国,YouGov一项针对5000名英国人的投票调查也发现,分别有27%和43%的人对此“非常有信心”或“有一定的信心”,仍有近两成受访者对疫苗安全“完全没有或不太有信心”,。
有趣的是,该调查还显示,高达66%的英国民众认为,英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应率先在电视上直播接种疫苗,以起带头示范作用。
汉考克随后表示愿意参与直播,希望通过此举“说服民众疫苗是安全的”,他亦敦促国民参与接种,“为国挺身而出”。
计划“直播带货”的还有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12月2日,其新闻秘书暗示称,按首相性格,“(直播接种)不会被他排除在外”。
同月6日,94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99岁的菲利普亲王也表示将参与直播接种。
不过,按照英国疫苗接种计划,第一批接种群体为80岁以上老人。这意味着除女王夫妇外,汉考克和约翰逊均不在受批接种范围内。据英媒报道,上述领导人无意“使用特权插队”,目前只有女王夫妇正在排队等待第一批疫苗的分发。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4月,约翰逊一度因新冠肺炎病情恶化,在鬼门关外走了一遭。给康复患者接种疫苗是否有效,也成关注热点。
对此,一位曾参与SARS疫苗研发的免疫专家表示,由于新冠病毒可二次感染人体,给曾经的感染者注射疫苗仍有保护效果。
几乎同时,特朗普的“前任”和“后任”们也纷纷发声,将加入这场明星闪耀的“新冠疫苗直播大秀”。
YouGov调查显示,44%的英国受访者反对强制公众接种新冠疫苗
美国时间2020年12月2日,三位前总统奥巴马、小布什和克林顿陆续公开表示,愿意及时接种疫苗并公开直播,以表明疫苗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以重塑美国民众对疫苗的信心。
奥巴马在一场电视采访中称,若福奇认为新冠疫苗安全有效,他将立刻接种,且可能把接种过程制成影片或在电视节目上播放。奥巴马称,此举“只为让人们知道,我相信这门科学,而我不相信的是,(接种疫苗后)还会感染新冠病毒”。
克林顿的新闻秘书也在一份声明中称,若带头接种新冠疫苗将有助于敦促所有美国民众参与接种,他将在公开场合进行注射。
“我们都清楚人们不相信新冠疫苗能够起效,相信疫苗的人群数量低得惊人,(此时)总统和副总统的行为尤为重要。”次日,拜登在接受CNN采访时称,三位前总统的表态已树立了榜样,他也将站到台前以身试“苗”,破除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
此外,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特金、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等政要也承诺将公开接种疫苗,建立公众信心。
为推动民众接种新冠疫苗,一些国家还推出了更为“实惠”的政策。
如英国将新冠疫苗纳入“疫苗损伤赔偿项目”中,如果民众接种疫苗后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可获得最高12万英镑(约合108万元人民币)的政府赔偿。
美国甚至有更直接的提案——砸钱。
前民主党议员约翰·德莱尼建议给每位接种新冠疫苗的美国公民提供1500美金的补助。不过如果按此执行,美国政府需要准备3800亿美元的预算,按照目前的经济情况,这项提案对美国政府来说可能因“太贵了”而难获通过。
12月12日,美国FDA宣布通过辉瑞和BioNTech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
或致面瘫、货源紧俏,疫苗仍有诸多挑战
除去信任危机,以辉瑞疫苗为代表的新冠疫苗还要攻克更多挑战。
12月8日,英国正式启动辉瑞疫苗接种工作首日,两名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工作人员接种后出现过敏反应。
BBC报道称,两名人员都有严重的过敏史,需随身携带肾上腺注射器应急。目前,二人经治疗后恢复良好。有分析称,出现这一情况的概率为千分之一。
对此,英国药品监管机构提出预防性建议,称任何对疫苗、药物或食物有严重过敏史的人都不应该接种该疫苗。
同日,美国FDA发布一份有关辉瑞疫苗的分析报告显示,开展该疫苗III期临床试验时,2.1万名接种该疫苗的志愿者中(即疫苗组),有4人接种后出现贝尔氏麻痹症,即一种面部肌肉的暂时性瘫痪,俗称“面瘫”。
报告称,尽管试验中发生面瘫的概率与一般人群一致,且目前尚无证据显示面瘫与接种疫苗有关,但FDA仍建议面瘫病例“进行监测,并向更大规模人群中部署疫苗”。
报告亦显示,接种该新冠疫苗后,不同比例的志愿者出现疲倦、头痛、发冷、关节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前述免疫专家称,辉瑞疫苗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mRNA疫苗,这类疫苗接种会在肌肉细胞中编码表达抗原,这会引起免疫系统攻击相关肌肉细胞,造成肌肉疼痛。副作用严重程度或与疫苗质量有关。
“毕竟是个新的疫苗,不到迫不得已、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尽量观察。”该专家进一步建议称,考虑到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得当,国人可观察一段时间,把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全掌握后再接种,不必急于求成。
此外,疫苗供应也是个问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由于扩大原材料供应链的时间比预期要久,且临床试验结果产出更晚,辉瑞将今年新冠疫苗产能目标削减至5000万剂,仅供2500万人使用,这意味着该公司此前宣布的1亿剂产能目标被直接腰斩。
另据华盛顿邮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辉瑞已告知美国政府,由于其他国家加入疫苗抢购战,该公司无法在明年6-7月底前向美国提供更多剂量的新冠疫苗。
同时,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合作研发的另一款新冠疫苗也因生产延误,今年仅能在英国提供400万剂疫苗。但据此前估计,该疫苗产能达3000万剂。
逐渐暴露出的负面信息,似乎预示着新冠疫苗未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4款国外研发新冠疫苗情况比较(BBC)
目前,全球已有三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被视为保护人群免受感染,甚至终结新冠疫情的希望。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曾称,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必须达到70%才能保证疫情结束。但按照目前情况看,很可能难以达到预期。
为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12月2日,日本参院全体会议一致表决通过了新版《预防接种法》。由于后者规定,日本国民有义务努力接受疫苗接种,接种费用由国家承担,此举被看作强制接种政策的体现。
但对欧美国家而言,尽管面临民众接种意愿不足的现状,强制接种新冠疫苗仍难成为防疫新常态。
目前,英、美、德国政府都明确表示将不会采取强制接种措施,但仍有不少民众担忧政府或变相强迫公众接种。
12月10日,英国新任“疫苗大臣”纳迪姆·扎哈维表示,正在研究“免疫护照”相关技术,来证明已接种疫苗者的身份,未来“餐厅、酒吧、电影院、运动场等公共场所均有可能使用这一系统”后,随即引发公众质疑,有专家担忧,相关技术和数据涉嫌侵犯隐私和人权。
此前,英国一份调查显示,44%的受访者称,不应通过法律强制公众接种疫苗。
德国民众也担忧,一旦自愿接种疫苗的人数达不到预期,政府可能通过限制未接种疫苗或没有免疫证明的人从事某些职业,从而"间接强制接种"。
对此,世卫组织免疫、疫苗和生物制品主管凯特·奥布莱恩也公开表示,强制接种疫苗仅对重症监护等特殊领域有意义,既往一些案例表明,大力推广强制接种并未提高民众免疫力,有时反而会招来反作用。
“相比之下,鼓励和帮助民众接种疫苗才是更好的做法。”奥布莱恩说。
YouGov一项调查显示,每5名英国受访者中就有1人不愿接种辉瑞新冠疫苗,主要原因为对疫苗安全性存疑
总统直播接种并非首次,后果很严重
领导人集体下场、直播接种疫苗等,绝非新冠疫情中的特殊操作。
历史上,如何对待紧急应对疫情出现的疫苗,1976年的美国猪流感疫苗事件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1976年3月,美国一名士兵因为流感症状死亡,后军营中陆续有300多新兵感染。随后美国疾控中心从病人身上检查出“猪流感”病毒抗原。
防疫官员认为猪流感和1918年造成美国超过50万人丧生的大流感十分相似,存在流感大暴发的风险。这引起了舆论的恐慌。
时任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的戴维·森塞尔向国会提交报告申请拨款研制疫苗,为至少80%的美国人接种,以防止猪流感疫情出现大暴发。
计划得到总统福特的大力支持,他力推使用疫苗“保护民众健康”,并敦促医药公司迅速研发生产。1976年8月5日,福特签署了国家流感免息计划,计划为80%的美国人接种疫苗,并且同意在“疫苗出现问题时”为制药企业承担赔偿责任。国会还通过了高达1.8亿美元的款项用于疫苗研发,
为宣传疫苗接种,福特总统和家人通过电视直播了他们接种疫苗的全过程,总统接种疫苗的照片登上各家媒体的头版。
到1976年末,美国共有4000万人、全国人口的24%接种了猪流感疫苗。福特一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但民间却出现了严重事故。
经济学人和YouGov的一份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受访者对新冠疫苗安全性表示担忧
据中青在线报道,匹兹堡3位老人接种疫苗后当即死亡。疫苗接种后,陆续出现50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中有25人因为肺部并发症死亡。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麻痹性神经肌肉紊乱症,可能导致呼吸肌瘫痪,危及生命。尽管没有确切证据表明患此症和上述案例接种猪流感疫苗的直接因果关系,但民众还是恐慌,担心政府的免疫计划会“使老人致死,使孩子致残”。
如此结果给民众留下了“疫苗比流感杀死更多美国人”的心理阴影,这也是美国民众不信任疫苗的重要肇因之一。
由此可见,疫苗是对抗疫情的有力武器,但并不是终结一切苦难的救世主,如果使用不慎甚至有可能反受伤害。
世卫组织也多次警告,不要把疫苗的作用绝对化。
该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12月4日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疫苗研发进展使人们开始看到“隧道尽头的光芒”,但要结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疫苗已经推出,人们也需要坚持遵守公共卫生措施,以使每个人都得到保护。”
作者:李鹏亮
出处:头条号 @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