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都知道,我很少追综艺。不是不喜欢,而是真的没时间看。
不过,《奇葩说》最新一期的辩题,却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这期的辩题是——“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节目中,辩手们唇枪舌战,辩论得非常激烈。
正方认为,应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在家庭中有一种话题叫关键话题,这些话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难开口。
这让很多父母在面对这类问题(比如家里不富裕)时,会选择回避或隐瞒,但不知道该怎么说,不代表不应该说。
所以,还是应该和孩子讨论一下,无论表达得好与不好,至少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你在认真地向孩子解释这个世界。
如果回避,可能会将孩子推向观点偏激、愤怒,甚至有恶意的外人,到时可能会更失控。
反方则认为,不应该告诉。
因为说多了、说久了,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导致家庭不富裕的原因,会对家庭产生亏欠感。
而在孩子长大后,他或许可以改变不富裕这件事,但却永远无法改变对这种窘迫的恐惧感,从而让他的人生不断受限。
在辩论中虽然有观点的相互碰撞,但正反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承认了一点——
那就是,在家庭经济状况这件事情上,在金钱这个问题上,是需要和孩子好好沟通的。
但正如节目中所说,富裕与否,是成年人的价值判断,没有绝对的评定标准。当我们和孩子讨论家庭不富裕或者贫穷时,如果分寸拿捏不好,确实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那到底应该如何和孩子谈论相关的话题呢?
曲线救国的方式也许更好。
家庭富裕与否对于孩子来说,背后深层次的意义是什么?
金钱本身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价值,它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通过运用它满足各种需要(欲望),它的意义体现在消费过程中。
对孩子来说也是,父母有钱没钱的真正差别在于,父母满足他需要(欲望)的能力不同,能给他提供的消费空间不同。
而父母告诉孩子,“家里没钱”也往往发生会他们不能或者不想满足他某些要求的时候。
所以,不妨试着抛开“贫富”这样的价值判断,更客观、更纯粹地和孩子去讨论金钱、讨论消费。
傅首尔在辩论中,就强调了理性消费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不强调正确的消费观,因为消费观会受社会背景、身份、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对错去评判。
但一定要强调消费的合理性。
当孩子懂得了消费,我们也许就没有必须再面对“要不要跟孩子坦诚家里没钱”的左右为难,因为他知道,判断贫富的标准在自己手中。
下面,我会告诉大家为什么,以及如何做。
在消费陷阱中挣扎的年轻人
在社会学教授叶启政的“个体化”课程中,他讲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古典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生产过程来剥削人,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消费来剥削人。”
所以,消费型社会的特点不再是压迫和剥削,而是以心理诱惑为主。
并且,这种诱惑已经成为一种正面的价值观,不被怀疑,不被诟病,也不被拒绝。
我们的欲望不断被放大,我们通过消费来获取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所有人似乎都被剥削得心甘情愿。
但在接受诱惑、享受诱惑的同时,它的阴暗面也逐渐浮现出来。
被诱惑激发的物欲,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无法控制,导致我们最终会掉进消费主义的巨大陷阱中去。
这两年,“消费失控,花钱上瘾,深陷消费贷的年轻一代”的新闻和专题报道层出不穷。
在这些重量级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被诱惑的年轻人,以“我消费,我存在”来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
而他们的生活就是在这种消费诱惑中彻底失控的!
尼尔森2019年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提到:
在18~29岁的年轻人中,信贷产品的渗透率为86.6%,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消费类信贷。
而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飙升至854亿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
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后占比几近一半。
资本是逐利的,在这种经济逻辑之下,以各种手段最大限度打开人的欲望,以各种消费形式进行的剥削,还将继续。
而当一个个体需要用自己的力量,与强大的消费主义文化作对抗时,能够诉诸的,只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理性。
所以,为了避免日后孩子掉进消费主义陷阱中,现在就应该尽可能地帮他理性地认识消费,不断地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这方面,我有一个朋友的做法还蛮值得分享的。她本来就是经济专业出身,生活中也善于理财规划。
在关注了“被消费贷困住的年轻人”的系列报道后,更是开始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理财消费引导。
用她的话说就是,“不求孩子将来能投资理财赚大钱,至少不要被分期付款的消费贷给毁掉。”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聊聊她的一些方法,给大家做个参考。
合理消费习惯,要从小培养
消费前,要分清“需要的”和“想要的”
朋友的女儿读一年级后,每个月会得到30元零花钱,这就算作了她的“收入”。
因此,朋友女儿在拥有收入的同时,也就拥有了消费的自主权。
关于消费,朋友和女儿的约定是,“任何人无权干涉与收入相匹配的任何消费”。
但是,无权干涉不代表不可以引导,该讲的道理是一条也不能少的。
因为收入是有限的,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既然不能什么都买,那就需要给要买的东西分分类。
于是,她给女儿准备了一张表,把买的东西分成两类:需要的和想要的。
顾名思义,“需要的”就是满足基本需求的东西,“想要的”就是满足心理需求的东西,前者必须买,后者可买可不买。
当然,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说一遍孩子就能懂,说两遍孩子就能分清楚。在孩子看来,“需要的”和“想要的”统统都是必要的。
为了帮孩子厘清两者的区别,朋友会随时随地抓住机会来普及。
每每购物前,她都要和孩子玩一把“需要还是想要”的游戏。
妈妈今天买了一箱牛奶,你觉得是需要还是想要?
需要。因为牛奶有营养。
妈妈今天买了一袋糖,你觉得是需要还是想要?
需要。吃糖可以让我快乐。
你觉得吃饭是需要还是想要?
需要。
那你觉得吃甜点是需要还是想要?”
需要。
需要吗?
好吧,想要。
孩子就是在这种举一反三的讨论中,慢慢地理解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以及当我们的收入有限时,需要先满足我们的“需要”,然后再考虑是否要满足我们的“想要”。
关于这一点,我以前也写过文章,分享了一些实操方法,大家可以看一下:孩子哭着喊着买买买,怎么教会他分清“想要的”和“需要的”。
消费时,要学会量入为出
大部分孩子消费都是因为自己喜欢,无论是需要还是想要,很少会在乎商品的价格。
而这恰恰是引导孩子合理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自己的收入来判断是否可以消费,是通过理性思考来控制自己欲望的一个过程。当这个过程逐渐成为消费习惯时,就意味着孩子掉入消费陷阱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所以,当朋友的女儿提出想要一个小天才电话手表的时候,她觉得机会来了!
孩子说:妈妈,我好想要个小天才电话手表,好多同学都有了。
朋友说:哦,最便宜的一款也要299哦!你每个月可只有30块的收入,不够啊!
孩子说:可是我太想要了。
朋友又说:那怎么办呢?
孩子想了想说:那你能不能先给我买,然后从我收入里扣,行吗?
朋友说:你确定吗?那你10个月都没有零花钱了。
孩子想了想,表示确定。
于是,朋友的女儿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小天才电话手表。
但同时,也开始了没有零花钱的日子。不到半个月,孩子就受不了了。而朋友坚持着最初的约定,没有让步。
十个月确实漫长,而孩子没有收入,日常必需品的一些开销就转嫁到了朋友身上。
于是,朋友再次跟女儿商量:“你也不能总让我替你支付本该你承担的日常开销,这样吧,我每个月从你的收入里扣25块钱来抵消小天才电话手表的债务,给你5块的,你觉得怎么样?”
孩子一听有5块的收入,欣然接受了。
朋友抓住机会立刻又说:
“你知道吗?你预支收入买小天才电话手表,这叫超前消费。而且,299的价格是你收入的10倍,这叫奢侈消费。这两种消费方式都不算合理,会让你陷入贫困哦!想要的超出你的能力范围时,还是要控制一下的哦。“
女儿说:“嗯,我已经知道了!以后买东西,我要好好想想!“
当然,同样的道理依旧会反复给孩子讲。大多数时候,和孩子讲道理就如蜻蜓点水般,孩子听过就忘了,远没有像这样亲身经历过来得刻骨铭心。
就在那次超前消费之后,朋友的女儿开始有了在消费时看看价格的意识。
毕竟,她每个月只有5块的收入了。
收入要做规划,消费可做预算
避免过度消费,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收入做规划,对消费做预算。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对收入支出的管理意识,以及不把所有收入都用来消费的习惯。
我很喜欢刘擎教授在节目最后的发言,他分享小时候参与家庭收支管理的案例,很理想又很现实地提供了一个具有实操性的解决方案。
朋友家的做法也有点类似。她先借助一张标准普尔家庭配置象限图,为孩子讲解她的收入一般都是怎么用的。
她的收入一般会被拆分为四个部分:
一部分生活费,支付日常开销;
一部分长期储蓄,为家庭保障,比如爸爸妈妈的养老金,你读大学的教育金;
一部分用来投资,买一些理财产品为家庭资产增值;
还有一部分存储用来应急,比如家人生病住院,等等。
在朋友介绍完之后,她邀请女儿一起,也做一个收入支出的规划。
在她们商讨后,孩子决定把自己的收入分成三份:
一份支付日常必需品的开销;
一份用来储蓄升值;
还有一份攒起来做备用金,可以买特别好、特别贵、特别想要的东西。
可能是提前消费的感受太过深刻,所以孩子对这个规划做得格外用心。
为了鼓励女儿能够将规划顺利执行,朋友特别为她准备了两个小本,一个用来记账,一个用来储蓄。
一方面,她要求孩子把所有的消费都记录在账本上,在哪一天,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都写清楚。
然后每周核账,如果能账目能对上,就会额外给女儿一个奖励。
另一方面,她把储蓄记录本做成了妈妈银行存折,如果零存整取,每个月还能有5%的利息。
既有奖励,又有利息,这对经历过财务危机的女儿来说,简直是从天而降的好事。
与此同时,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原来钱不只是用来花的,还可以有收益。
花在消费上的时间,越少越好
在引导孩子合理消费这件事情上,很多家长觉得要培养孩子花少量的钱买到超值商品的意识,比如懂得利用折扣信息,选择打折季购买时机,等等。
但朋友在这点上却有着不同的想法。在她看来,如果说广告宣传是在宏观上打开人欲望的方式,那么打折季和优惠券就是在微观上引诱人行动的方法。
一旦开始关注打折信息和优惠券时,就难免沉浸其中,本来只想买支牙膏,凑来凑去就买回一堆商品。这是商家引诱你消费的一贯套路。
所以,减少孩子在消费这件事上所花的时间,根据需求快速下单,避开凑单、比价这类多余动作,一方面可以让他避免掉进被商家支配的深坑,另一方面能防止把最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效的消费上。
提升对精神的需求,淡化对物质的敏感
叶启政教授讲过,“消费的社会形式使人类逐渐丧失了对心灵性和精神性的要求,人类通过外在的‘实有‘来和社会发生关系。“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人通过我“有什么”来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对自我的认知。
所以,通过文化知识的提升来完成自我的认知,而不是靠外部的评价来认知自我,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消费主义文化的侵入。
当一个人对自我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时,不需要通过某些具体的物品来定义自己的价值、身份时,他对物质的诱惑也就没有那么执着了,更能坦然接受“没有办法拥有”这件事了。
所以,多和孩子一起阅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
和大家聊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在娃的成长过程中,很多话题是我们不应回避,也回避不开的。
我们当然相信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学习、去理解,但身为父母,我们需要为孩子开启这扇门,给他更好的引导和帮助。
正好快过年了,孩子们会收到很多压岁钱,不妨利用这次机会,和孩子一些好好地规划下怎么配置这些“财产”吧。
川妈说说
一直觉得,孩子其实什么都知道。年纪虽小,家里的大事小事都逃不过他的小眼睛。
千百次暗中观察我们的剁手经历,目睹我们拿回来的大包小包,无意中“偷听”我们关于价格的讨论,不用多久,他就能摸清家里的底细,形成自己对家底的判断。
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用“家里没钱”来拒绝往往是没用的。他可能不相信,或者相信爸妈肯定有办法弄来钱,满足他的要求。当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用“家里没钱”来拒绝是过分的。当心养出一个“心穷”的孩子(只买“便宜货”的父母,当心养出“心穷”的孩子)。
言传很重要,身教更重要。
撰文:川妈
出处:头条号 @mom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