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家里不富裕”是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废话
网友【生哪儿】 2021-02-08 20:38:19 分享在【身心健康最重要】版块    1    4

老朋友都知道,我很少追综艺。不是不喜欢,而是真的没时间看。

不过,《奇葩说》最新一期的辩题,却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这期的辩题是——“父母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节目中,辩手们唇枪舌战,辩论得非常激烈。

正方认为,应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在家庭中有一种话题叫关键话题,这些话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难开口。

这让很多父母在面对这类问题(比如家里不富裕)时,会选择回避或隐瞒,但不知道该怎么说,不代表不应该说。

所以,还是应该和孩子讨论一下,无论表达得好与不好,至少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你在认真地向孩子解释这个世界。

如果回避,可能会将孩子推向观点偏激、愤怒,甚至有恶意的外人,到时可能会更失控。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反方则认为,不应该告诉。

因为说多了、说久了,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导致家庭不富裕的原因,会对家庭产生亏欠感。

而在孩子长大后,他或许可以改变不富裕这件事,但却永远无法改变对这种窘迫的恐惧感,从而让他的人生不断受限。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在辩论中虽然有观点的相互碰撞,但正反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承认了一点——

那就是,在家庭经济状况这件事情上,在金钱这个问题上,是需要和孩子好好沟通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但正如节目中所说,富裕与否,是成年人的价值判断,没有绝对的评定标准。当我们和孩子讨论家庭不富裕或者贫穷时,如果分寸拿捏不好,确实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那到底应该如何和孩子谈论相关的话题呢?

曲线救国的方式也许更好。

家庭富裕与否对于孩子来说,背后深层次的意义是什么?

金钱本身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价值,它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通过运用它满足各种需要(欲望),它的意义体现在消费过程中。

对孩子来说也是,父母有钱没钱的真正差别在于,父母满足他需要(欲望)的能力不同,能给他提供的消费空间不同。

而父母告诉孩子,“家里没钱”也往往发生会他们不能或者不想满足他某些要求的时候。

所以,不妨试着抛开“贫富”这样的价值判断,更客观、更纯粹地和孩子去讨论金钱、讨论消费。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傅首尔在辩论中,就强调了理性消费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不强调正确的消费观,因为消费观会受社会背景、身份、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对错去评判。

但一定要强调消费的合理性。

当孩子懂得了消费,我们也许就没有必须再面对“要不要跟孩子坦诚家里没钱”的左右为难,因为他知道,判断贫富的标准在自己手中。

下面,我会告诉大家为什么,以及如何做。

在消费陷阱中挣扎的年轻人

在社会学教授叶启政的“个体化”课程中,他讲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古典的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生产过程来剥削人,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消费来剥削人。”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所以,消费型社会的特点不再是压迫和剥削,而是以心理诱惑为主。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并且,这种诱惑已经成为一种正面的价值观,不被怀疑,不被诟病,也不被拒绝。

我们的欲望不断被放大,我们通过消费来获取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所有人似乎都被剥削得心甘情愿。

但在接受诱惑、享受诱惑的同时,它的阴暗面也逐渐浮现出来。

被诱惑激发的物欲,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无法控制,导致我们最终会掉进消费主义的巨大陷阱中去。

这两年,“消费失控,花钱上瘾,深陷消费贷的年轻一代”的新闻和专题报道层出不穷。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在这些重量级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被诱惑的年轻人,以“我消费,我存在”来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

而他们的生活就是在这种消费诱惑中彻底失控的!

尼尔森2019年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提到:

在18~29岁的年轻人中,信贷产品的渗透率为86.6%,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消费类信贷。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而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飙升至854亿元,是10年前的10倍多;

这些逾期借款人中,90后占比几近一半。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资本是逐利的,在这种经济逻辑之下,以各种手段最大限度打开人的欲望,以各种消费形式进行的剥削,还将继续。

而当一个个体需要用自己的力量,与强大的消费主义文化作对抗时,能够诉诸的,只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理性。

所以,为了避免日后孩子掉进消费主义陷阱中,现在就应该尽可能地帮他理性地认识消费,不断地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这方面,我有一个朋友的做法还蛮值得分享的。她本来就是经济专业出身,生活中也善于理财规划。

在关注了“被消费贷困住的年轻人”的系列报道后,更是开始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理财消费引导。

用她的话说就是,“不求孩子将来能投资理财赚大钱,至少不要被分期付款的消费贷给毁掉。”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聊聊她的一些方法,给大家做个参考。

合理消费习惯,要从小培养

消费前,要分清“需要的”和“想要的”

朋友的女儿读一年级后,每个月会得到30元零花钱,这就算作了她的“收入”。

因此,朋友女儿在拥有收入的同时,也就拥有了消费的自主权。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关于消费,朋友和女儿的约定是,“任何人无权干涉与收入相匹配的任何消费”。

但是,无权干涉不代表不可以引导,该讲的道理是一条也不能少的。

因为收入是有限的,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既然不能什么都买,那就需要给要买的东西分分类。

于是,她给女儿准备了一张表,把买的东西分成两类:需要的和想要的。

顾名思义,“需要的”就是满足基本需求的东西,“想要的”就是满足心理需求的东西,前者必须买,后者可买可不买。

当然,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说一遍孩子就能懂,说两遍孩子就能分清楚。在孩子看来,“需要的”和“想要的”统统都是必要的。

为了帮孩子厘清两者的区别,朋友会随时随地抓住机会来普及。

每每购物前,她都要和孩子玩一把“需要还是想要”的游戏。

妈妈今天买了一箱牛奶,你觉得是需要还是想要?

需要。因为牛奶有营养。

妈妈今天买了一袋糖,你觉得是需要还是想要?

需要。吃糖可以让我快乐。

你觉得吃饭是需要还是想要?

需要。

那你觉得吃甜点是需要还是想要?”

需要。

需要吗?

好吧,想要。

孩子就是在这种举一反三的讨论中,慢慢地理解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以及当我们的收入有限时,需要先满足我们的“需要”,然后再考虑是否要满足我们的“想要”。

关于这一点,我以前也写过文章,分享了一些实操方法,大家可以看一下:孩子哭着喊着买买买,怎么教会他分清“想要的”和“需要的”。

消费时,要学会量入为出

大部分孩子消费都是因为自己喜欢,无论是需要还是想要,很少会在乎商品的价格。

而这恰恰是引导孩子合理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自己的收入来判断是否可以消费,是通过理性思考来控制自己欲望的一个过程。当这个过程逐渐成为消费习惯时,就意味着孩子掉入消费陷阱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所以,当朋友的女儿提出想要一个小天才电话手表的时候,她觉得机会来了!

孩子说:妈妈,我好想要个小天才电话手表,好多同学都有了。

朋友说:哦,最便宜的一款也要299哦!你每个月可只有30块的收入,不够啊!

孩子说:可是我太想要了。

朋友又说:那怎么办呢?

孩子想了想说:那你能不能先给我买,然后从我收入里扣,行吗?

朋友说:你确定吗?那你10个月都没有零花钱了。

孩子想了想,表示确定。

于是,朋友的女儿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小天才电话手表。

但同时,也开始了没有零花钱的日子。不到半个月,孩子就受不了了。而朋友坚持着最初的约定,没有让步。

十个月确实漫长,而孩子没有收入,日常必需品的一些开销就转嫁到了朋友身上。

于是,朋友再次跟女儿商量:“你也不能总让我替你支付本该你承担的日常开销,这样吧,我每个月从你的收入里扣25块钱来抵消小天才电话手表的债务,给你5块的,你觉得怎么样?”

孩子一听有5块的收入,欣然接受了。

朋友抓住机会立刻又说:

“你知道吗?你预支收入买小天才电话手表,这叫超前消费。而且,299的价格是你收入的10倍,这叫奢侈消费。这两种消费方式都不算合理,会让你陷入贫困哦!想要的超出你的能力范围时,还是要控制一下的哦。“

女儿说:“嗯,我已经知道了!以后买东西,我要好好想想!“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当然,同样的道理依旧会反复给孩子讲。大多数时候,和孩子讲道理就如蜻蜓点水般,孩子听过就忘了,远没有像这样亲身经历过来得刻骨铭心。

就在那次超前消费之后,朋友的女儿开始有了在消费时看看价格的意识。

毕竟,她每个月只有5块的收入了。

收入要做规划,消费可做预算

避免过度消费,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收入做规划,对消费做预算。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对收入支出的管理意识,以及不把所有收入都用来消费的习惯。

我很喜欢刘擎教授在节目最后的发言,他分享小时候参与家庭收支管理的案例,很理想又很现实地提供了一个具有实操性的解决方案。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朋友家的做法也有点类似。她先借助一张标准普尔家庭配置象限图,为孩子讲解她的收入一般都是怎么用的。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她的收入一般会被拆分为四个部分:

一部分生活费,支付日常开销;

一部分长期储蓄,为家庭保障,比如爸爸妈妈的养老金,你读大学的教育金;

一部分用来投资,买一些理财产品为家庭资产增值;

还有一部分存储用来应急,比如家人生病住院,等等。

在朋友介绍完之后,她邀请女儿一起,也做一个收入支出的规划。

在她们商讨后,孩子决定把自己的收入分成三份:

一份支付日常必需品的开销;

一份用来储蓄升值;

还有一份攒起来做备用金,可以买特别好、特别贵、特别想要的东西。

可能是提前消费的感受太过深刻,所以孩子对这个规划做得格外用心。

为了鼓励女儿能够将规划顺利执行,朋友特别为她准备了两个小本,一个用来记账,一个用来储蓄。

一方面,她要求孩子把所有的消费都记录在账本上,在哪一天,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都写清楚。

然后每周核账,如果能账目能对上,就会额外给女儿一个奖励。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另一方面,她把储蓄记录本做成了妈妈银行存折,如果零存整取,每个月还能有5%的利息。

既有奖励,又有利息,这对经历过财务危机的女儿来说,简直是从天而降的好事。

与此同时,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原来钱不只是用来花的,还可以有收益。

花在消费上的时间,越少越好

在引导孩子合理消费这件事情上,很多家长觉得要培养孩子花少量的钱买到超值商品的意识,比如懂得利用折扣信息,选择打折季购买时机,等等。

但朋友在这点上却有着不同的想法。在她看来,如果说广告宣传是在宏观上打开人欲望的方式,那么打折季和优惠券就是在微观上引诱人行动的方法。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一旦开始关注打折信息和优惠券时,就难免沉浸其中,本来只想买支牙膏,凑来凑去就买回一堆商品。这是商家引诱你消费的一贯套路。

所以,减少孩子在消费这件事上所花的时间,根据需求快速下单,避开凑单、比价这类多余动作,一方面可以让他避免掉进被商家支配的深坑,另一方面能防止把最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效的消费上。

提升对精神的需求,淡化对物质的敏感

叶启政教授讲过,“消费的社会形式使人类逐渐丧失了对心灵性和精神性的要求,人类通过外在的‘实有‘来和社会发生关系。“

也就是说,越来越多人通过我“有什么”来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对自我的认知。

所以,通过文化知识的提升来完成自我的认知,而不是靠外部的评价来认知自我,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消费主义文化的侵入。

当一个人对自我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时,不需要通过某些具体的物品来定义自己的价值、身份时,他对物质的诱惑也就没有那么执着了,更能坦然接受“没有办法拥有”这件事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所以,多和孩子一起阅读,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

和大家聊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在娃的成长过程中,很多话题是我们不应回避,也回避不开的。

我们当然相信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学习、去理解,但身为父母,我们需要为孩子开启这扇门,给他更好的引导和帮助。

正好快过年了,孩子们会收到很多压岁钱,不妨利用这次机会,和孩子一些好好地规划下怎么配置这些“财产”吧。

川妈说说

一直觉得,孩子其实什么都知道。年纪虽小,家里的大事小事都逃不过他的小眼睛。

千百次暗中观察我们的剁手经历,目睹我们拿回来的大包小包,无意中“偷听”我们关于价格的讨论,不用多久,他就能摸清家里的底细,形成自己对家底的判断。

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用“家里没钱”来拒绝往往是没用的。他可能不相信,或者相信爸妈肯定有办法弄来钱,满足他的要求。当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用“家里没钱”来拒绝是过分的。当心养出一个“心穷”的孩子(只买“便宜货”的父母,当心养出“心穷”的孩子)。

言传很重要,身教更重要。

撰文:川妈

出处:头条号 @mom看世界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看你们讨论去哪儿、移哪儿、留哪儿…… 咱这从源头来~生哪儿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4   2021-02-08 20:38:19  回复

回复/评论:“家里不富裕”是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废话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大S【徐熙媛】病逝,享年48岁!
  2. 在美国买房,看Open House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汇总
  3. 美国留学的政策大变?众多名校陷入财政危机,扩招中国学生?
  4. 王毅定调了中国统一,马英九发出了战争预警!
  5. 川普总统竟然帮马斯克“带娃儿加带货”,特斯拉市值保得住了?
  6. 盘点美国最繁华的城市 top10
  7. 陆地入境美国受阻,“华人偷渡客”已经改用快艇登陆了?
  8. 时至2025年3月中旬,地球上最顶尖的五大芯片品牌,均由华人掌舵!
  9. 23岁中国女留学生在南加州的住所内遇害,曾控诉白人男友“性虐待”!
  10. 华人害华人!涉及1500万美元的芝加哥“大型持枪绑架案”嫌疑人半数落网
  11. 成也“马老板”,败也“马部长”?关于伊隆·马斯克的现状
  12. 福布斯曝光了Deepseek 梁文锋的净资产
  13. 谷歌地图和苹果地图已经都修改了美国湾(墨西哥湾)
  14. 美国“H1B签证”新一轮抽签在3月份开启,新变化真不少!
  15. 美签面签后的全面复盘:审核原因和拒签因素剖析
  16. 美国首都机场为何全美风险最高?川普总统“怒喷航管弱智”
  17. 全面盘点:加州大学的9大分校
  18. 北美留学生注意,美国和加拿大即将共享所有移民和签证讯息!
  19. 全球研究机构top10盘点:中国9家,美国1家
  20. 赵本山在纽约:前排票价1400美元,团队聚餐画面曝光!
  21. 美国房产的保值要点,但却被九成华人买家忽视了!
  22. 泽连斯基和川普、万斯在白宫当众吵架,饭都没吃着!
  23. 李嘉诚在全球的港口“几乎清仓”,套现190亿美元!
  24. 滞留美国的华裔非法移民“遭遇流放”,首批119人已起飞!
  25. SpaceX在13小时内3连发,全力拯救被困宇航员!
  26. DeepSeek已经让成人玩具“率先受益”
  27. 风向有变?🇨🇳中央召开民企座谈会,寓意深刻!
  28. 华尔街“教父”空降北京,李嘉诚的“228亿美元交易”突遭截胡
  29. 《纽约时报》刊登的中国父子文章:为何送儿子留学美国
  30. Google决定终止开源Android啦?
  31. 重庆妹子“盯美国男人不放”,前后嫁给美国医生和美国律师!
  32. DOGE让1.4万公务员失业?马斯克已经做好最坏心理准备!
  33. 男性精液质量和预期寿命“真有关系”
  34. 滞留太空的NASA宇航员即将返回地球
  35. 遭遇“断粮”的BBC叛变了?
  36. 在美国生活,这四证缺一不可!

美国动态 美果转盘 美果商店

Your IP: 3.145.87.56, 2025-04-06 06:41:33

Processed in 0.85718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4)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