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微软宣布放弃支持 IE 浏览器的新闻,唤醒了包括我在内不少朋友的记忆,得益于它的帮助我第一次从不那么清晰的屏幕中看见了精彩的互联网世界。
但随着智能手机普及,App 们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时间,浏览器打开率也因此不断降低,哪怕 IE 浏览器作为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的最终胜利者,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面对强势的 App 们,如今占据浏览器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们,苹果、微软、Google、Mozilla Firefox 想改变这一现状,通过统一浏览器扩展,提升浏览体验与竞争力。
浏览器扩展联盟来了
正如我们熟悉的一样,苹果旗下的 Safari、Google 推出的 Chrome、微软的 Edge 以及 Mozilla Firefox 四家已经是市面上浏览器份额最高的几家,但此前各家的浏览器扩展插件生态仍然是「参差百态」,有的好有的一般。
在万维网联盟 W3C 的帮助下,这几家大公司联合起来宣布了一项新的联合策略,建设统一的浏览器扩展联盟,并以论坛为基础,为扩展插件的开发者或机构们提供相关信息,加速浏览器插件体系的统一与完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熟悉的插件可能大多来自 Chrome,拥有最大浏览器市场份额的它建设了一个浏览器插件商店 Chrome Store,人们可以通过在商店下载或直接使用插件包安装。
浏览器统一联盟制定相应的标准能加速其他浏览器支持同一标准的扩展插件,也能尽快让使用 Safari、Edge、Mozilla Firefox 的用户享受到和 Chrome 相等层级数量、丰富度的插件。
尤其是微软和苹果这两家,在浏览器插件方面这两位本身就属于后起者,虽然两者都曾宣称支持 Chrome 内核的插件,但实际使用起来并不能完全达到 Chrome 同等水平。
以 Safari 而言,Mac 去年就支持从 App Store 下载插件,但直到现在 App Store 中的浏览器插件数量仍然不算太多,应用陈列和分发效率离 Chrome 还有一段距离,在 Mac App Store 中需要到相应的类别中寻找插件或是搜索寻找,入口比较深。
▲知名浏览器插件 Tampermonkey 油猴 Safari 版已经上线 Mac App Store
一方面是不少需要等苹果审核,另一方面是生态建设相比 Chrome 确实慢了一些,统一联盟制定统一的开发标准能让开发者们更好、更快地适配,加速 Safari 内的插件数量和类型丰富度。
同时对于插件开发者们来说,浏览器统一联盟也是在另一层面上把蛋糕做大了,Chrome 的市场份额是很高,但它能影响到的用户始终是有限的,通过统一浏览器拓展,开发者们可获取的用户量池获得了极大增长。
这也会推动更多开发者进入这一生态制作软件,并以此获利形成正向循环,毕竟基于 Chrome 插件商店的增值商业模式已经跑通,除了直接通过付费获取收益的软件,通过获取大量用户而间接受益的软件也有不少。
例如知名的网页广告屏蔽插件 Adblock Plus,它号称拥有 1 亿用户,只要厂商能够按照标准制作相应广告,就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进入 Adblock Plus 的白名单,依靠这一商业模式 Adblock Plus 才能持续运营到现在。
对于滴答清单等带有订阅制付费的软件来说,支持浏览器插件也是它们获取用户乃至转化为付费用户的重要方式。
此外,我们日常谈到的浏览器插件大多都是基于桌面级的电脑产品,而最近的 WWDC 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将把插件带到 iOS 端和 iPadOS 端,也就是说你以后可以在 iPhone 、iPad 上的 Safari 中使用 Adblock Plus。
当然了,目前的体验还比较粗糙,在 iOS 15 测试版系统发布后的第一时间我也体验了一下,发现插件数量仍然比较少,而且关于屏蔽广告这部分软件评论区有不少用户表示实际上是无效的。
这就只能期待开发者后续进一步优化适配了,不过苹果的生态号召力一直都算不错,再加上 iOS 端用户的付费意向已经被市场普遍认可,开发者们很可能会做支持,甚至于还可能进一步反哺桌面端,提升插件数量和丰富度,正如 Mac 运行 iOS 软件一样。
在各家厂商整合旗下产品,强调产品跨平台体验的同时,浏览器作为最常用的软件之一,在扩展统一联盟的影响下,未来体验也会越来越统一。
网页体验本来可以更好
当然了,计划才刚刚宣布不久,具体还是要看实际实施情况,毕竟自万维网创立以来,几十年间网页体验并没有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开了倒车。
这还是商业选择的话,那么现在常见的网页内容展示不全、强制跳转 App 就有些恼人了,包括今日头条、知乎等在网页端都无法完全阅读,需要跳转到 App,虽说是为了吸引用户下载 App,但实际体验已经和「弹窗广告」一样不好了。
早前百度还曾发布新规定,要求在百度 App 内通过搜索分发的页面,主体内容在完全展示前不允许折叠,也就是要禁止「跳转 App 观看」,但实际效果一般,连百度自己推出的资讯服务百家号内容仍然有明显的引导用户下载 App。
▲ 阅读百家号内容仍然会弹出跳转 App 观看通知
跳转 App 观看是资讯软件们留住用户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这一趋势愈演愈热,随着智能手机和 App 的普及,互联网内容在各家 App 流转分割,成为一个又一个孤岛,这也让每日在不同 App 间切换成了我们的日常。
既然都想引导到 App 内,那么网页能否支持起一个 App 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创造 App Store 的苹果原来正是这一模式的支持者。
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 2007 年,苹果公司推出 iPhone 后,原本乔布斯是希望以基于 HTM5 的网络应用程序作为 iPhone 的标准应用程序,不需要软件开发工具包,应用程序将依靠 Safari 浏览器集成到设备中。
后来的事情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了,最终苹果没有选择这一模式而改成了 App Store,各种各样的 App 们爆发,苹果也凭借 App Store 的抽佣分成获取了大量商业收益。
但网页应用并没有就此停止,2015 年,设计师 Frances Berriman 和 Chrome 工程师 Alex Russell 创造了术语 PWA(渐进式网络应用程序),即新一代技术下的网络应用程序。
网页也能实现如 App 一般的响应交互,直接在系统桌面显示,更重要的是它不用下载安装即用,同时它对于不同尺寸的屏幕要求更灵活,能更好地扩展,开发更容易。
这也让不少公司加入对它的支持,Google 正是其中最大的支持者之一,不仅仅大力发展相关技术,还在 Google Play 中提供分发,此外还有微软、三星等都加入了软件商店分发支持。
虽然说 PWA 并不需要要借助应用商店分发,但作为用户集中地的它们拥有庞大的流量,帮助 PWA 应用获取用户。
YouTube、星巴克、Uber、Trivago 等公司都发布相应的应用,星巴克更是在发布 PWA 后,网页流量提升了一倍。
▲ Windows 端已经支持使用 YouTube 的 PWA 版 . 图片来自:Windows central
遗憾的是苹果并不支持在 App Store 中分发 PWA 应用,原本 App Store 作为受掌控的渠道已经为它带来了大量利润,何必去选择更开放但不受掌控的 PWA 应用呢。
无论是强制跳转 App 观看,还是不支持 PWA 应用,都是商业模式驱动下的选择,虽然它们在某些层面确实造成了不好的体验。
作为互联网最初的承载者,网页和浏览器原本是能带来最全面的互联网内容体验的,让人们可以在一个地方自由地访问所有内容,希望未来如浏览器联盟这样的合作能越来越多。
和浏览器原本是能带来最全面的互联网内容体验的,让人们可以在一个地方自由地访问所有内容,希望未来如浏览器联盟这样的合作能越来越多。
题图来自 CNET
编译:头条号 @爱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