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神剧专业户HBO将视角对准了一场全世界人类都无法忘却的噩梦,拍出了恐怖片的效果。
神剧《切尔诺贝利》,就是以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泄露事故为原型,一经播出在全世界广受好评。
IMDB评分9.6分。
虽然夹杂着很多质疑的声音,但是瑕不掩瑜,妥妥的一部现象级神剧。
看着“老美”拍得还不错,自己则将这场灾难拍成电影。
结果,豆瓣只给了6.3分。
难道没拍好?
在我看来,事实并非这样,而是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拍好的前提无疑是对历史发生的一切进行真切的还原。
要做到这点,需要做好扎实的现实调研,再以电影手段进行加工。
与HBO完全的不同的,剧集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去审视这场灾难,而电影是以亲历者的视角,想要表现更层次的东西。
只可惜,电影版《切尔诺贝利》没有做好。
影片的开头,呈现出一片岁月静好的画面。
艾利克斯(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 饰)是一名消防员,这天他跟同事们一起去理发店理发。
结果,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旧情人奥佳。
两人寒暄了几句,等艾利克斯来到奥佳的家中,发现了一个小男孩。
这时,他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儿子。
事后,艾利克斯向奥佳吐露心声,希望他能带着母子俩去另一个城市,过上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
没想到,被奥佳拒绝了。
某天夜里,小艾利克斯跟小伙伴骑车到郊外玩耍,突然一声巨响。
不远处的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在场的人都被这极为壮观的一幕给惊吓到。
由于受到辐射的影响,儿子的生命危在旦夕。
眼看着整个城市即将沦陷,作为一个前消防员,艾利克斯顶着巨大压力站了出来。
他与两名同事一起潜入水中,打开闸门排出废水,以免发生第二次更大威力的爆炸。
现实中,他们三人被称为是“切尔诺贝利三勇士”。
但他们的行为,无疑是飞蛾扑火,换句话说就是去送死。
看完整个故事不难发现,电影版《切尔诺贝利》将镜头对准了这群英雄的身上。
面对灾难的发生,影片没有故作清高地指责,而是以英雄视角去讲述他们如何奋不顾身去挽救一切。
单纯当成一部灾难片来看,这部电影是合格的。
然而,有这么好的历史人物原型,完全可以拍出一部好的电影。
但是,开篇却亮出“纯属虚构”的免罪金牌,就以为可以不尊重历史去胡乱改编。
在我看来,这种掩埋和模糊历史的行为,是可悲的。
站在电影的角度,开篇与主题无关,半场后就开始各种洗地。
至于灾难的原因、过程、结果,直接一笔带过。
甚至这场灾难后续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更是直接无视。
如果虚构了一个故事,企图来表现深刻的灾难主题,放在一般救火片套路中,还算说得过去。
但是仅仅浮于表面去赞赏当年救援者的舍生取义,并没有提及事故的原因和政府如何失职。
说到底,还是格局小了。
这也难怪,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
此片存在的意义,只为了衬托剧集的“高不可攀”!
剧版《切尔诺贝利》试图将灾难的来龙去脉还原,它的震撼不仅仅是在于场面,还是灾难发生的根源。
它的好是一种不张扬的好,尊重历史的同时,让时间做出公正的评判。
当全世界的观众都在讨论这部剧时,会发现他们讨论的不是剧集本身,而是它所讲述的历史。
或许,你会质疑剧集的倾向性,但是它的真实性不容置疑。
从第一集紧凑的救灾和勘察,到第三集见证消防队员因核辐射而出现的全身皮肤溃烂。
相比于剧集,电影版少了一点真实感。
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释放的,并非只有那些致命的放射元素,还有——谎言。
它也如辐射一样,越滚越大。
那么,谎言的代价又是什么?
可能正如开篇的那段发人深省的台词所说得那样:
谎言的代价,不是我们错把谎言当成真相,如果我们听信了太多谎言,就难以辨别真相了。
不管怎样,如果想要唤醒了一段历史,那么必须是一段真实且需要不断反思的历史。
而不是,虚构!
出处:见配图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