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2021年12月9~10日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召集了全球110多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官员、活动家、私营企业代表、民间团队成员召开“民主峰会”。
首日会议进行了大约五个半小时,给人的总体感受就是:冷清、雷声大雨点小。瞅瞅民主峰会网络直播惨淡的观看量就知道了...
最高2000多的在线观看人数,估计全是工作人员吧。当然,还有和小王一样的记者也贡献了流量。
其实,各界对民主峰会召开前的受邀名单关注度,远比民主峰会本身要高得多。以至于还没等这场峰会召开,美国已经把小伙伴们得罪了一片!
台湾地区是受邀方之一。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在一场吹风会上是这样解释的:台湾在推进民主方面有丰富经验,并且在防止虚假信息、使用新型技术让治理更加透明、响应更加迅速方面领先全球。这名官员最后不忘强调,台湾的参与是在一中政策之下进行。
但台湾还没来得及享受出席美国峰会的风光,当天下午,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宣布,即日起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并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此,与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的国家在中美洲只有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贝里斯(全球还剩14个)。截至发稿,白宫与国务院暂无回应。
天不亮就开会
为期两天的峰会,最早开始时间是早上6点!(华盛顿的日出时间是7点) 不过对于79岁的拜登,6点起来开会确实有点难为他了。于是峰会是这样安排的:
9号早上8点,拜登致开幕词,主持全体领导人闭门会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瓜依多也致辞。9号的小组讨论主题包括:增强民主韧性,在新冠疫情中更好地重建;防止与打击腐败。第一天的峰会将持续5个半小时。
10号早上6点,联合国秘书长古铁雷斯致辞,当天的小组讨论包括加强人权扞卫者与独立媒体权力;保护民主制度;反对数字权威主义强化民主价值观。拜登将会发表闭幕辞,第二天峰会持续大约8个小时。
美国高级官员是这样介绍这次峰会的:“这是这类会晤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超过半数联合国成员国,各种形式、大小的民主国家,发达或者新兴国家,通过视像形式参与。本周我们将以谦逊(humility)、自信(confidence)的态度对待这次峰会。谦逊是因为我们想要倾听和学习,不回避我们的不足。”
在第一天的开幕词中,拜登确实以退为进,表达出了“谦逊”。他说:“捍卫民主是这个时代的挑战,在过去十年,民主国家中至少有一半经历了民主衰退,这包括美国。”
“并不是在这里宣称我们民主国家中任何一个是完美的,或者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联合一致重申我们共同的承诺,使民主国家变得更好,分享想法并互相学习,就如何实现这一点作出具体承诺,加强我们的民主制度,反对威权主义,打击腐败,促进和保护世界各地人民的人权。行动起来,本次峰会是一年行动的开始。”
美国承诺,在为期两天的峰会结束后,各国将会采取为期一年的行动来推进全球民主。这包括美国政府正在向国会寻求4.244亿美元的拨款 。不过美国国会批不批这笔钱,就是另外回事了。
良莠不齐的受邀者
组织峰会就像组织一场聚会、婚礼一样,请谁、不请谁;谁来、谁不来直接决定这场活动成功与否。而这次峰会的受邀名单公布后,全球都炸锅了。因为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民主峰会”与民主无关!委内瑞拉和伊拉克都受邀了,Excuse me?
未受邀请的美国北约盟友土耳其、美国欧盟小伙伴匈牙利、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伙伴新加坡,纷纷表示很受伤!
那么长长的出席者名单,究竟是根据什么标准制定的呢?这成为了美国智库、近一周以来研究的课题。比如美国最大的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就发表了一篇论文《尴尬的嘉宾:解析民主峰会邀请名单》。
另一家位于华盛顿的智库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也对嘉宾名单进行了深度解析。
《经济学人》杂志发了一篇报道《拜登的民主峰会并不那么民主》,一针见血地指出哪些国家受到邀请,反映出的是美国政治,而非民主价值观。
美国官方对一个国家是否民主的评判标准,是参照总部设在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以25项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指标,给世界各国打出总分为100的“自由分数”。然后把各国归类为:自由、部分自由、不自由。
拜登政府民主党会的受邀名单中,包括了几乎所有自由国家,但同时也有部分自由的国家,比如只有52分的赞比亚、只有61分的摩尔多瓦。
而最令人费解的是不自由的非民主国家中,排倒数的20分刚果、29分伊拉克、31分安哥拉也受到了邀请。而评分高于这些国家的新加坡、土耳其、匈牙利都不在受邀名单中。
也许自知理亏,美国国务院在官网上,特别回答了邀请国的原则。
大意就是说:美国接触了地区多元化的成熟和年轻的民主国家,他们的进步和承诺将推动一个更公平与和平的世界;美国的目标是尽可能包容;美国会继续与任何支持民主峰会目标的国家接触。
看完这段解释,大家会不会觉得全是废话?其实这场峰会的标准很简单:符合美国政治利益的国家就会受到邀请。
比如菲律宾,美国需要通过他们在80年代推翻费迪南德·马科斯的独裁统治的历史,不断的去提醒如今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美国希望明年菲律宾的大选是自由与公平的,并且会对马科斯的儿子以及杜特尔特的女儿所能得到的选票产生特别的关注。邀请杜特尔特,美国此举更看重的,依然是在亚太南海地区的控制力。
比如巴西,即便拜登再反感有着“热带特朗普”之称的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他最近发表的言论更是骇人:“只有上帝才能让我离开总统职位”),但是作为美国的后花园,巴西的稳定才是美国在南美最大的利益。
比如印度,美国国务院今年3月份在人权报告中称印度存在广泛侵犯人权的行为,并批评“印度各级政府对于官方的不当行为缺乏问责制度”,国际民主和选举研究所,最近也将印度列为所有“民主倒退”国家中最差的国家。但是印度特有的地理位置,让美国将印度作为“印太四国”中最紧密的合作伙伴,更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基石。
强推民主峰会的危险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沃尔特(Stephen M. Walt)在《外交政策》网站上撰文质疑拜登政府召开民主峰会,其实根本不清楚最终目标是要干啥。是要发布新的承诺、宣言?还是没有实质意义的盛大峰会?
拜登曾说:“推广民主的真正方式,是表明民主可以胜过其他形式,这意味着维护民主所以来的自由、为公民提供更繁荣、安全、满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美国目前并不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来告诉其他国家什么才是真正民主。
在自由之家的报告中,美国去年的评分从86下降到83,落后于60多个国家。至今,前特朗普总统为首的共和党,仍然拒绝接受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合法性,粉饰美国国会在1月6日发生的暴乱。
沃尔特教授认为,美国民主峰会的受邀名单凸显出两个美国外交政策中反复出现的问题:无法设定明确优先事项并坚持执行、制定一个看似崇高的目标却无法兑现。作为超级大国,美国需要在不同目标之间作出权衡,否则就会耗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那么拜登政府的外交优先事项究竟是什么?如果是反对专制,那美国是不是也应该停止支持埃及、沙特的统治者?与土耳其、匈牙利的领袖保持距离?
显然,这些并非拜登的外交要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上任之初就很明确地表示,对华竞争才是美国的外交要务。但面对越来越自信的中国,美国还对出席民主峰会的国家挑三拣四,这就让很多华府观察人士匪夷所思了。沃尔特教授认为,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看,邀请安哥拉却冷落新加坡,这样的做法是非常短视的。如果中国是美国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那一味强调民主,并非应对挑战的最佳方式。
中国像美国,美国成了苏联?
新加坡资深外交官马凯硕曾指出,当前的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美国表现的像苏联,中国表现的更像冷战时期的美国。冷战时期,美国经常做出灵活、随机应变且理性的决策,苏联则作出死板、僵硬且教条化的决策。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和俄罗斯驻美国大使 阿.安东诺夫在民主峰会召开前曾在《国家利益》杂志联合撰文。
“民主不是哪一个或一小撮国家的专利,而是各国人民的权利。实现民主的形式有多种,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
“世界上层出不穷的战争和动荡一再证明,对外推广“民主”,将自己的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严重破坏国际及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轰炸南联盟、军事干涉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以及所谓“民主改造”都贻害无穷。各国应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办好自己的事情上,而不是对他国指手画脚。对中俄的民主无需担心。某些外国政府更应反躬自省,想想他们国内发生了什么。这些国家的各种集会被橡皮子弹和催泪瓦斯驱散,这是自由吗?看上去不太像。”
这是一场升级的“冷战思维”峰会,拜登的真实意图并非是将国际关系民主化,而是保持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而在民主峰会召开前,各国因为谁在邀请名单之上而争论不休时,民主峰会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笑话。
出处:冰汝看美国(微信公众号:BingRuSee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