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5日,波音CST-100“星际航线”飞船提前结束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约4个小时后成功降落在新墨西哥州一片沙漠中。这是继2019年12月22日之后,波音飞船第二次重返大气层。由于它采用了美国少见的陆地降落的方式,所以很多人拿它来和中国的载人飞船进行对比。
这是上次的着陆瞬间
比如有人看到美国地面人员身穿生化防护服靠近飞船,就“村炮”心大发,认为美国的做法比我们专业。但实际上,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波音的飞船有毒,没有在空中将肼基燃料排干净,贸然接近,或者跪舔,小心会得癌症哦。
这个问题上期其实已经回答过了
其次,则是波音飞船太不靠谱了,上天的时候,发动机坏了2台,返回的时候,又有1台姿控发动机坏了。这样的载人飞船,不但没人敢坐,就连地面人员最开始接近的时候,也要防护严密,万一靠近的时候,发动机突然又自启了,那还不得马上BBQ啊。
发动机万一抽风又点火了呢?
笑死小编了,这就是村炮啊
还有人说咱们的“神舟”飞船把肼基燃料排在空中,难道不是污染环境?其实吧,美国的波音飞船和龙飞船也是在空中排肼基燃料的,只是这次“星际线”出故障了,等着有些人给它舔干净吧。其次,肼基燃料在空气中很容易分解,而且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流氓,不然你会不会以为自己往大海里撒泡尿,全世界都在喝你的尿水?
反正中或最输呗
而还没等小编解释完防护服和有毒燃料的问题,又有人提出:“就凭这个几乎没烧伤的外观,难道小编你不觉得没有我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哈哈哈哈,等小编先笑一会儿,你可知道,波音飞船着陆地面的最后一刻,采用的是气囊缓冲技术,那么打开气囊之后,需要做什么?
有人还这样说
航天领域没搞清楚情况前往别去吹捧美国,很容易被小编打脸
对,抛大底,就是将敷设隔热材料的飞船大底抛掉,这样才能弹开气囊,不信你看看波音飞船的大底,是不是黝黑的?正好小编找到了一张图片。
你猜这个黑黑的是什么?
抛掉的隔热大底
就是倒数第二步的动作
在目前地球环境中,就是外星人来,它也得烧得乌漆麻黑。另外,SpaceX公司的龙飞船返回的时候,大底也是被烧得黑黝黝的,只是美国摄影师会挑角度,专门拍好看的一面对外展示。
看,有些人吹的龙飞船
以为藏在水下就看不到?
不过,波音飞船侧面好像没神秘烧灼的痕迹,而我们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也是采用气囊缓冲,也是要抛大底,为啥咱们的却烟熏火燎的呢?而这,又涉及另一个知识点,咱们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直径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它的容积却是目前人类所有已经试飞过的飞船中最大的。
我们新一代载人飞船也是气囊缓冲
看,我们的返回舱多大
星际航线的返回舱小多了
还要穿保温套
那么我们是如何办到的呢?办法就是减少舱壁的倾斜角,让它变得更垂直一些,并且更薄一些,这样容积不就上来了?但也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舱壁倾斜角越小,在重返大气层的时候,就越容易被大底处溢出的1000多度的等离子燎到,所以侧面也有“烟熏”妆。
红圈内就是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
至于波音的飞船,不是不想把舱壁做得垂直一些,是没有这个技术,因为舱壁侧面的耐热技术,比大底耐热更复杂。比如我们的“神舟”飞船返回舱,就采用了真空大面积浇筑工艺,在侧面浇筑了10万多个、25毫米厚的“蜂窝”,这些“蜂窝”的工效,是美国“阿波罗”飞船的5倍,“阿波罗”可是登月飞船哦。
神舟飞船返回舱隔热层
除此之外,“神舟”返回舱侧壁的防热材料还不只一种,迎风面和背风面是不一样的,据说迎风面是密度0.71克/立方厘米的H96防热材料,而背风面为密度0.54克/立方厘米的H88防热材料,它们在返回舱侧面的敷设比例也会变化,原先是1比1,现在是1:2。
“神舟”返回舱
而这还只是“神舟”飞船返回舱隔热设计的一点皮毛,新一代载人飞船的隔热材料更先进,但就不能往外说了。美国飞船从来就没有突破这些技术,所以无论是“阿波罗”,还是“星际航线”,或者是“猎户座”,都只能采用大倾斜角的舱壁,尽量将侧面收进大底的保护区之内,不被高温燎到,但由此带来的,是返回舱容积的减少。
即便这样,也还是被烧黑了
纵观整个美国载人飞船,只有龙飞船算是比较接近我们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外形了。其实,美国航天器隔热材料一直不太行,不然就不会两次发生航天飞机爆炸了,而SpaceX最新的“星舰”,在多次地面测试中,屡屡发生隔热瓦崩落的情况,最近的一回,竟然一次崩了20多块下来,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重演航天飞机的悲剧。
美国航天器的隔热材料一直不太行
由此也就进入了我们今天最后一个问题,有人说美国飞船外形很帅。这回没错,是挺帅的,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但这个帅,主要就是大倾角舱壁看起来像飞碟一样,符合很多人被灌输的美式审美。然而这种牺牲性能换来得帅,无疑是买椟还珠,我们才不要。
这样牺牲性能的帅,我们才不要
出处:见配图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