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科学家发现了体长2厘米长细菌,达普通细菌1000倍!
网友【咋样了】 2022-06-28 02:58:22 分享在【身心健康最重要】版块    1    3

近日,美国国家实验研究小组发布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表示,他们发现了目前地球上最大,体长可达两厘米的超长细菌,这一研究成果引发热议。细菌两厘米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一般的细菌我们在肉眼下是看不见的,普通细菌的长度只有1/500毫米,而这个细菌大到我们都可以肉眼看见,这一发现可谓是颠覆了我们对传统细菌的认知,将我们认知细菌大小的上限提高了十倍,无疑开启了有关细菌形态探索的新大门。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这种细菌是怎么发现的呢?

这种细菌的发现其实是一次偶然。该细菌早在2009年就被gros教授发现了,当时他来到加勒比海的一处红树林中,为了研究当地的海洋红森林系统。某天他前往红森林中探寻沉积物中的物质,偶然发现一些叶子上有某种乳白的丝状物,随后他在一些沉积物上也发现了这种丝状物,形如一根细绳。

这时,gros教授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他便把样本带回去研究。发现的时候以为它是一种真菌,但在研究五年后发现它其实是细菌。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silvina教授在采访中表示当时他对这一生物进行了基因测序,发现它们有1100万个碱基,包括11000个能够清晰区分的基因。而普通细菌平均只有400万个碱基和3900个基因。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认定为其是真核生物,根本没考虑过它们是细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只能生物给他的第一印象就足够独特,看起来是一个被放大的单细胞。

在确定过它的属性后,为了突出它的华丽和超越一般细菌的庞大体型,选择了像拉丁语表示庞大的单词Magnus和法语中表示华丽的单词magnifique的结合体ca.thiomargarita magnifica命名,翻译过来就是华丽硫珠菌。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细胞是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可以在地球上任意的一个地方找到,我们与细菌是共存状态,饭前便后洗手也是减少细菌进入体内。现在细菌的祖先大约是在35亿年前在地球出现了。细胞质是细菌细胞的基础,其内部包含着环形DNA作为遗传物质。

与真核生物不同的是,原核生物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质被包裹在细胞膜之中,细胞壁韧而坚硬,由蛋白质和多糖共同组成,能为细菌细胞提供结构支持和保护。细胞壁之外主要是由多糖组成的荚膜,能保护细菌细胞并是一些细菌引起宿主疾病的元凶。一些细菌能够通过它们的鞭毛进行主动运动。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细菌有出色的适应力和繁殖力,这也是它们为何如此普遍存在的原因。细菌既可以有性生殖也可以无性生殖,如果通过二分裂,就是无性生殖,最终会产生大量的单个细胞细菌。细菌有很多性状,包括球状、棒状和螺旋状。被称为球菌等细菌可以单个、成对、成链的形式出现,许多产生化脓性感染或肺炎的细菌就是球菌。

呈棒状的细菌被称为杆菌,杆菌可以是无害的,例如食品工业中使用的乳酸杆菌,当然许多杆菌也会引起疾病。我们常听大肠杆菌这一个词,其实这也是杆菌的一种。如今用于细菌分组的方法主要是革兰氏染色,根据不同类型的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染色也不同。而这次发现的华丽硫珠菌和普通细菌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华丽硫珠菌

华丽硫珠菌的发现可谓是有很大价值的,这种细菌中的巨人有一个巨大的基因组,并且被包裹在一个膜内。一般只有像人类这种较为复杂的生物才有这种特征。细菌的DNA一般都是随意漂浮在细胞之中。生命一般被分为两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前者包括细菌和被称为单细胞微生物,有漂浮的DNA,而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世界中的各种细胞都属于真核。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后者可以做到前者无法实现的事情,例如囊泡,将各种细胞功能划分为细胞器,从而控制分子移动。华丽硫珠菌则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二者之间的界限进行了模糊,不好判定它到底应该归属于哪一类,它成为首个以真核生物的方式在膜结合的细胞器中明确分离其遗传物质的细菌。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虽然它仍是一种细菌,但是因为它的细胞内拥有包裹DNA的膜囊,这种核膜结合方式与真核生物相类似。再加上它还有一个类似液泡的细胞器,可以辅助分子进出。这个"液泡"也是使得它这么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时候细菌被认为是微小且简单的生命形式,有人将其称为蛋白质袋,但该发现或许会慢慢改变人类对细菌的看法。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这么大的细菌被发现,有人也会发出疑问,难道这真不是老美自己造出来的吗?

虽说老美的形象一直在国人心中不咋地。但这次还真不是它们研究的,要不说发明一种生物就不太可能实现。如果这种超认知的东西要是米国都能研发用来害人的话,就说明米国的技术早就碾压全球几十几百年了。其实在发现华丽硫细菌之前也发现过大体型的细菌。1997年德国专家在非洲的纳米比亚就发现了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细菌。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纳米比亚珍珠硫细菌

纳米比亚一带微生物的生产力是很高的,海底的泥土也是缺氧状态,缺氧的状态下硫就很多。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硫细菌,它的个子大概有3/4毫米大,相当一个苍蝇的细菌,肉眼就能进行观察。后来将其命名为纳米比亚硫珍珠菌,因为这种细菌内有硫,所以可以看起来像珍珠一样。

它主要分布在陆架厌氧的环境中,依靠把硫氧化过来,把硝酸盐还原。研究人员在解刨了纳米比亚硫珍珠后,发现其内部实际是个液泡,这些液泡主要用于存储大量的硝酸盐。纳米比亚在发现这么大的细菌后很高兴,甚至发行了带有这种细菌图案的邮票做纪念。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菌菌再来补充一些其他的大型单细胞生物。木薯粉黏菌(Brefeldia maxima,一种广义的黏菌表面积可超过1平方米),脆性介壳虫(Syringammina fragilissima,一种深海有孔虫类最长可达20厘米),育枝蕨藻(Caulerpa prolifera,一种位于地中海的蕨藻,最长可超过3米)等等。微生物世界其实像我们肉眼客观的世界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是复杂的,也是十分有趣的。

出处:头条号 @久见菌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关注时事,关注共同关心……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3   2022-06-28 02:58:22  回复

回复/评论:科学家发现了体长2厘米长细菌,达普通细菌1000倍!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中美各自取消91%关税!为防🇺🇸川普政府反悔,🇨🇳重申关键问题!
  2. 美国物价到底贵不贵?近距离窥视一下佛罗里达州的中产家庭的日常消费
  3. 判刑15年!发币ICO的定性为诈骗
  4. 美国驻华大使馆:“赴美生子”一律拒签
  5. 哪些关键技术决定了如今大模型格局?Google的首席科学家“万字演讲”回顾AI发展的十年
  6.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7.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8. 在美国生活半年,分享几句扎心实话!
  9. 嘴唇经常干裂起皮,或许并非缺水!
  10. 美国的州排名出炉,犹他州连续三年领先!
  11. 美国企业在强化回归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12. BBC:在川普政府的关税打击下,为何中国不低头?
  13. 贸易战的结局已定?中美两国“各退一步”?
  14. 中方意识到谈判时机已至?迅速派出“王牌代表应邀”和美国财长会面了
  15. 美国政府“管不着”加州?纽森州长说继续做中国生意!
  16. 近半数中国小包裹的接收人是贫困美国百姓?
  17.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18. 中美博弈2.0了?川普政府“百日执政”,撤回对华善意!
  19. 【读懂AI Agent】MetaGPT、Mila、斯坦福、耶鲁、谷歌的合作论文
  20. 独自搭乘美国硬座火车,52小时横穿美国!
  21. 马斯克的丑闻?和多名女性有染,有上百个孩子?
  22. 在美国,千万别做的这些事盘点!
  23. 金星地壳似乎剧烈变化了,NASA即将启动新任务探索求证!
  24. 美国《时代》周刊:DeepSeek【梁文锋】
  25. 让人意外!股神【巴菲特】突然宣布退休
  26. 美国人在凌晨三点排队,不为苹果手机… 竟然是为中国毛绒玩具“拉布布”?
  27. 中国的中产家庭,送孩子赴美留学就是鸡肋之举?
  28.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示:“新型医疗保险”骗局泛滥
  29. 在量子世界“玩儿游戏”?物理学家展示了量子计算机的新前景
  30.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31. “240小时免签”和“离境退税”叠加组合,让美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32. AI半壁江山是中国人?黄仁勋“敲警钟”:美国须觉醒!
  33. 出乎全世界意料,中美两国的“2025日内瓦谈判”太亲密了吧?
  34. 中美贸易战的谈判再起,稀土贸易成为焦点
  35. 华人科学家再次遭遇系统性排查,75%留美学者“萌生去意”!
  36.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205, 2025-05-24 17:47:18

Processed in 1.92285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3)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