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欧洲“最担心”的大事终就须面对
网友【千里眼】 2022-09-28 03:14:27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9

对欧洲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现在欧洲最缺的是什么?

不是粮食,也不是石油,而是天然气。没有天然气,很多工厂没法开工,很多人冬天都会被冻死。所以,大家看到,国际油价现在跌下来了,但欧洲的气价,却仍是之前的很多倍。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遭顶头风。在俄罗斯断气的当下,丹麦军方突然发现,埋在深海里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突然发生了剧烈爆炸。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图片和视频显示,海面上形成大量气泡,仿佛是一个大洞,看得实在有些瘆人。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件。

对欧洲来说,更是一个噩梦。用彭博社的话说,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欧洲要在没有俄罗斯大量天然气输送的情况下,挺过这个冬天了。

毫无疑问,这将是欧洲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综合各路媒体的信息。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1,爆炸发生在26日,据瑞典科学家披露的数据,其中一次爆炸的震级,达到了里氏2.3级,瑞典南部的30个地震测量站都有记录。

2,“北溪-1”和“北溪-2”两条管道,发生了三次严重的天然气泄漏,其中,两次发生在“北溪-1”,一次发生在“北溪-2”。按照丹麦政府的评估,泄漏至少还会持续一周。

3,两条不同的管道,同一天发生严重爆炸泄漏。再缺乏想象力的人都清楚,这不大可能是技术原因。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很明确,她认为这是一次蓄意破坏行为。

4,爆炸地点也很有讲究,远离俄罗斯,在靠近丹麦和瑞典的公海海域,距丹麦博恩霍尔姆岛不远。

5,按照网络上的分析,这样的连环爆炸事件,一般人很难做到,不排除军方甚至特种部队所为。

欧盟立刻作出了反应。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7日表示,她已经和丹麦首相进行了交谈,最重要的调查这起事件,但故意破坏欧洲能源基础设施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都将导致可能的最强烈反应”。

事情基本断定:这是故意破坏。

谁干的?

不用多想,肯定是罗生门。俄罗斯的第一反应是:事故性质还不清楚,俄对此事感到担忧。美国的最初说法是:美国不会猜测原因,但这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CNN援引一欧洲安全人士的话说,这是蓄意破坏,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你必须问:谁会获利?”

谁会获利呢?

我们就做一下排除法吧。

第一,德国?

基本可以排除,因为这两条天然气管道破坏,德国是最大输家。

原先俄罗斯断气,德国人多少还存着念想,吵完了最终还会恢复通气。现在,管道爆炸了,何时修复不知道,这个冬天基本没戏了。

类似的,丹麦也不大可能。尽管爆炸地点,就发生了丹麦附近。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第二,波兰?

在西方社交媒体上,很多人分析,波兰的嫌疑不容排除。

爆炸地点,离波兰不太远。而波兰是东欧最反俄、也是支持乌克兰最卖力的国家。反正,俄乌冲突后不久,俄罗斯就断供了波兰的天然气。

既然俄天然气也轮不到我,那索性,大家都别用了。

当然这只是推测。或许这也只是巧合,就这几天,波兰将举行挪威天然气输往波兰的启动仪式。

第三,美国?

反正,“北溪”管道爆炸发生后,一段拜登的记者会问答刷屏了。

拜登:如果俄罗斯发动入侵,那就不会有“北溪-2”,我们将终止它。

记者:但是,这个项目在德国控制之下,你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拜登沉思了一下:我向你保证,我们将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查了一下,这段视频是今年2月,在俄乌冲突前几天。

为什么会突然刷屏?

原因,你懂的。

更有意思的,波兰前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发推,就一张海面爆炸图,上面配了一句话:谢谢你,美国(Thank you, USA)。

够有内涵吧。

他可能觉得还不过瘾,后来又发推说:这是一件小事,但波兰人却充满了欢乐。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第四,俄罗斯?

反正,按照乌克兰官员的说法,这就是俄罗斯干的,是“恐怖主义”行径。

逻辑是,俄罗斯这样干,就可以不供应欧洲天然气,向欧洲极限施压。看西方社交媒体,还真别说,相信这种说法的人大有其在。

不能排除任何一种可能性。但这里面的逻辑悖论是,俄罗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要断气,俄罗斯关闭闸口就行了啊。

反正是罗生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别问我是谁干的?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知道,现在,波兰人很快乐,德国人很紧张,俄罗斯人很愤怒,美国人则在观望。

感慨两点: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第一点,几年前,是何等其乐融融。

刚才查资料的时候,看到当年的一张照片,应该是2011年“北溪-1”启动仪式上,默克尔和梅德韦杰夫笑得像朵花一样,在众多官员簇拥下,将双手搭在管道的控制轮盘上。

仔细辨认了一下,现场官员中,还有当时的荷兰首相马克、法国总理菲永、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

11年后,一切都变了。默克尔下台了,梅德韦杰夫有了新身份,“北溪”管道断气了,现在又发生了爆炸。原来带来希望的互利共赢,最终成了激烈斗争的筹码。

笑容彻底没有了。仿佛是一场噩梦,一切都回不去了。

网友分享在meiguo.com上的图片

第二,做绝了,什么可怕的事情都会发生。

我们的日子还要继续。秋天已经来临,冬天肯定不远了。

但毫无疑问,这将是欧洲人最冷的一个冬天。为了御寒取暖,欧洲的树木肯定倒了大霉,中国的电热毯估计还得加班加点生产。

无情的战火,还在乌克兰大地继续燃烧。在波罗的海,大规模的天然气泄漏,肯定也是一场环境灾难。看西方社交媒体,有人直接P出了一张哥斯拉的照片,真是人在作孽啊。

做绝了,真的什么可怕的事情都会发生。“北溪”管道前所未有的爆炸,肯定还不是最糟糕的。

出处:见配图水印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楼主新近贴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9   2022-09-28 03:14:27  回复

回复/评论:整个欧洲“最担心”的大事终就须面对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2. 中美两国元首针对当下双边关系和经贸合作,☎️通话交流!
  3. 马斯克打算组建新党“美国党”代表中间派
  4. “蜗居”纽约的中国穷人:男女同住,毫无私隐… 却坚持不肯回国
  5. 手机充电习惯是影响电池寿命的根本原因
  6.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示:“新型医疗保险”骗局泛滥
  7. 川普总统:加拿大可以免费加入“金穹”导弹防御系统
  8. 美国对华为“HarmonyOS”采取行动,引发科技领域的新争议!
  9. 在美国,千万别做的这些事盘点!
  10.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或将加速中国崛起,助力中国成为全球的经济主导力量!
  11. 任天堂的Switch 2正式发售,参数细节全曝光!
  12. 鲁比奥声称将会收紧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批政策
  13. 世界瞩目的电话,十个不寻常的细节剖析!
  14. 判刑15年!发币ICO的定性为诈骗
  15. 英国2岁男童竟然刷新了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男性”会员纪录
  16. 马斯克的“130天政府生涯”终结后…
  17. 金星地壳似乎剧烈变化了,NASA即将启动新任务探索求证!
  18. 美国房价仍然高位,“美国梦”成奢望!
  19. 美国暂停了学生签证预约,申请者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活动须谨慎!
  20. 盖茨列出了10项改变世界的技术名单
  21. 全球AI人才的争夺战白热化,顶尖研究员成为了科技巨头争夺焦点
  22. QQ等级256级用户诞生,首次解锁“时光企鹅”图标!
  23. 中美贸易战的谈判再起,稀土贸易成为焦点
  24. 川普和马斯克的公开交锋升级了
  25. 出乎全世界意料,中美两国的“2025日内瓦谈判”太亲密了吧?
  26. 美国企业在强化回归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27. 互联网女皇“340页AI报告”猛料刷屏
  28. 中美各自取消91%关税!为防🇺🇸川普政府反悔,🇨🇳重申关键问题!
  29. 旅居海外十几年,母亲是心头之痛!
  30. 嘴唇经常干裂起皮,或许并非缺水!
  31. 美国“非法移民家庭”遣返行动引发了“婴幼儿无国籍”的危机
  32. 中美通话的内容简短,但意味深长!
  33. 韦伯望远镜(JWST)发布迄今为止最大的早期宇宙地图
  34. 川普家族“哈佛风波”和签证政策的突变
  35. 能熟练运用AI也不行?硅谷的40万人在近期被炒鱿鱼
  36. 马斯克声称川普在“爱泼斯坦名单”,白宫回应:局面令人遗憾!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216.73.216.9, 2025-07-06 22:16:55

Processed in 0.38994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