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公众视野中的活跃度显著上升,她频繁地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就中国经济议题发表见解,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12日的一次重要发言中,耶伦高调地提出了所谓的“中国产业对美国安全利益构成重大威胁”的论断,并为此精心构建了一套逻辑严密的论述框架。
她指出,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已经深入渗透到美国的政治生态之中,对美国的就业岗位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美国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来“处理”这一问题,以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的稳健发展。
与此同时,耶伦还将矛头指向了俄罗斯,她威胁称,鉴于当前国际油价处于相对低位,美国应抓住这一时机,对俄罗斯实施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以重创其经济体系。
这一表态不仅反映了美国对俄罗斯能源收入的忌惮,也透露出其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意图。
回顾历史,美国媒体曾多次报道,美国政府正考虑对部分中资银行实施制裁,以切断它们与俄罗斯之间的金融联系。
这一策略的目的在于“阻断中俄之间的经济纽带”,防止俄罗斯通过与中国等国家的金融合作来规避美国的制裁措施。
据《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当时甚至有美国官员放言要将中国“排除出Swift国际支付系统”,这一极端举措的提出,无疑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氛围,并引发了美国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讨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议题似乎被暂时搁置。
但近期,随着美国再次炒作“中俄合作”的话题,去年的旧账又被重新翻起。
美国鹰派政客纷纷发声,要求政府加大对中国的压力,重启对华制裁的议题。
在这一背景下,耶伦的表态无疑为这一议题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13日的一次采访中,耶伦再次强调了打击俄罗斯能源收入的重要性,她表示,美国已经准备好了新的制裁方案,并可能会加速实施。
同时,她还威胁称,如果必要,美国不排除对中国的银行实施制裁的可能性。
这一表态不仅展示了美国政府对俄罗斯制裁的决心,也透露出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忌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耶伦的言辞强硬,但路透社援引一名匿名美国官员的话称,美国政府目前尚未有实施这些制裁措施的具体计划,只是在探讨其“可行性”。
事实上,制裁中国银行这一议题在美国媒体和政界已经讨论过多次,但结果普遍认为这一做法“不可行”。
中国银行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
一旦对中国银行实施制裁,将可能在金融市场上引发连锁反应,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每年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业务中,有大量依赖中国银行的顺畅运作来进行结算。
一旦制裁实施,不仅美国企业将面临资金流转的梗阻,全球产业链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从制造业巨头的原材料采购到农业州的农产品出口,再到高科技产品的跨国交易,每一个环节都将受到波及。
在这样的背景下,耶伦在本周早些时候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也强调了中美沟通的重要性。
她表示,无论两国之间发生何种情况,保持沟通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耶伦作为财政部长的理性与成熟,也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中美关系复杂性的深刻认识。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美国真的对中国金融机构挥舞制裁大棒,试图以此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那么中国完全有能力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来应对。
例如,中国可以提前预警潜在的金融风险点,并指导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本充足率、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此外,中国还可以利用手中的“美债牌”来施加压力。
一旦选择抛售美债,将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这是拜登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因此,对于美国而言,在制裁中国银行这一问题上必须谨慎行事。
一方面,美国需要考虑到制裁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美国也需要认识到中国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单方面的制裁措施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因此,美国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中美关系的发展。
只有通过平等、互利、合作的方式,才能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合自:观察者网、环球时报
出处:头条号 @商业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