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的今天,关于"美国衰败论"的言论甚嚣尘上。然而,客观数据分析表明,美国经济不仅没有衰退迹象,反而展现出令人瞩目的韧性和增长潜力。那么今天,我就通过最新经济指标、产业创新数据和国际比较,系统分析一下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并说说所谓"衰败论"背后的认知误区。
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是,全球GDP份额,美国经济占主导地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4年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美国GDP占全球总量的比例从2020年的24.7%上升至2024年的29.1%,这一增长轨迹清晰驳斥了"美国衰败"的荒谬论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长是在全球经济经历疫情冲击、供应链紊乱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挑战下实现的,更加凸显美国经济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详细分析季度数据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目前2025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增长年率达到3.4%,远超市场预期。2024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3.1%的稳健增长,这种连续性的经济扩张与欧洲多国濒临衰退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名义GDP总量突破29.2万亿美元,较2020年的21.06万亿美元增长约38.6%,这一增速在七国集团中名列前茅。
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是,从多维度经济指标,美国已经实现了超越GDP的全面繁荣。
就业市场是美国经济健康的最直接反映。2024年,美国失业率稳定在3.8%左右,接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与2009年金融危机后10%的高失业率形成强烈反差。更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参与率在2024年初回升至62.7%,表明就业市场的复苏具有广泛基础而非统计假象。
从企业层面看,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24年创下历史新高,科技巨头的盈利能力持续突破预期。苹果、微软、英伟达等企业公布的年度财报显示,其营收和利润增长并未受到高利率环境的明显抑制。特别是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仅英伟达一家公司在2024财年的数据中心收入就同比增长超过400%,凸显美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绝对领先。
消费作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同样表现强劲。2024年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6%,远超市场预期的0.4%。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4年第四季度升至79.4,创下2021年7月以来新高,反映出美国家庭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正在增强。=
我要说的第三个问题是,美国经济为什么能一直持续领先,带动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是什么?
美国经济的韧性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无与伦比的创新生态系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显示,2023年美国专利申请量达到518,364件,继续领跑全球,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等关键领域的专利占比超过40%。硅谷风险投资规模在经历2022年的短暂回调后,2023年恢复至1720亿美元,2024年环比增长15%,表明投资者对美国创新企业的信心依然强劲。
在高等教育领域,美国大学在全球排名中仍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名中7所为美国院校,这些学术机构每年培养大量顶尖人才并产出突破性研究成果。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持续引领全球技术潮流,为美国长期竞争力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能源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突破。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报告,2024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到每日1320万桶的历史新高,使美国连续第六年保持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地位。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至22%,显示出美国在传统能源和清洁能源转型中的双重优势。
第四个问题,我把中美经济做一个比较,说一说相对变化与绝对实力的辩证关系。
所谓"美国衰败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对比认知,也就是说美国的衰败只是相对于中国而言。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GDP已经超过美国;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也从2000年仅为美国12%增长到2024年的约65%。这种快速追赶确实改变了全球经济力量对比,但这不应被误解为美国自身在绝对意义上的衰退。
深入分析中美经济差异会发现,美国2024年人均GDP达到85571美元,2024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3240美元,另外在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深度等方面,美国仍保持显著优势。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引导产业回流,2024年美国制造业建设支出达到创纪录的2100亿美元,半导体产能预计到2025年将翻番。
全球货币体系也反映出美国经济的持续影响力。尽管有"去美元化"的讨论,但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2024年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仍维持在49.12%左右,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约57.8%,比2023年的59%稍低,与五年前相比也只是轻微下降。美国国债市场依然是全球最深度和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在2024年地缘政治动荡期间继续发挥"安全资产"作用。
美国经济持续表现优异的背后是一系列结构性优势的支撑。美国法治环境和产权保护制度为创新提供了可靠保障,2024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中美国位列第六。灵活的劳动市场和成熟的破产重组机制使资源能够快速重新配置,疫情期间大量企业成功转型就是明证。
多元包容的社会结构持续吸引全球人才。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NFAP)研究显示,2024年美国STEM领域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比超过50%,其中许多人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移民创业者创立了美国55%的独角兽企业,这一比例在人工智能领域甚至更高。
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也是重要优势。尽管面临通胀压力,美联储通过2023-2024年累计加息525个基点成功控制物价上涨,同时避免了经济硬着陆。2024年12月CPI同比降至3.2%,核心CPI降至3.8%,实现了罕见的"软着陆",显示出货币政策框架的有效性。
综合各项数据分析,所谓"美国衰败"的论断与事实明显不符。美国不仅在GDP总量上扩大了全球占比,更在就业质量、创新能力、能源安全和金融体系等关键维度展现出强大活力。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确实改变了全球力量平衡,但这更多是世界多极化进程的自然结果,而非美国绝对实力下降的证明。
对美国经济现状的准确认知对各国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领导者至关重要。过度夸大美国衰败可能导致战略误判,忽视美国在市场制度、创新生态和危机应对等方面的持续优势。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今天,客观分析数据、避免意识形态化的简单判断,才是理解复杂经济现实的理性态度。
不过我也看到,自川普上台后,其关税政策给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然,受关税政策影响,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预计仅为0.3%,远低于2024年四季度的2.3%,这表明经济动能已明显减弱。另外,美国的劳动力需求处在一个高位波动状态,2024年底,美国职位空缺数回升至810万,专业服务、金融业岗位创近两年新高。2025年制造业、计算机等领域已出现岗位萎缩。再看看美元地位,关税政策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预期,高盛预测美元上涨5%,美元在2025年初虽然被看涨,但存在短期走强与政策风险的矛盾,散户投资者在2025年3月单日撤资12亿美元,创十年最高纪录,显示市场信心脆弱。由于政策影响,2025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从年初15%升至40%。
出处:头条号 @孙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