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刚刚经历完“光剑门”风波的川普,又以一张AI合成的“教皇照”点燃了全球宗教界的怒火。这位从未停止制造争议的美国总统,把社交媒体当成剧场,把AI图片当成玩具,最终却把世界当成了笑柄。
几天前,川普在自己创办的“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发布了一张身穿教皇服的AI图片,摆出威严神圣的姿态,背景光影仿佛在暗示“圣灵附体”。更夸张的是,这张图片不仅由他本人发布,连白宫官方账号都转发了。正当全世界的天主教徒为刚刚去世的教皇方济各哀悼时,川普却用这种方式“蹭圣职热度”,在庄重的宗教时刻搞起了AI整活。
引发舆论地震之后,川普于5月5日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开启“甩锅模式”,上演“否认三连”:不是我做的、不知道哪里来的、可能是AI干的。他甚至轻描淡写地说,“我妻子梅拉尼娅觉得这很可爱。”这番“自圆其说”不仅让人啼笑皆非,也彻底激怒了全球数亿天主教徒。
来自纽约的枢机主教多兰含蓄表示“希望他与此事无关”,但用意大利语“brutta figura”(丢脸)回应此事,已经足以说明教会对此举的真实态度。而纽约州天主教会议的回应更加直接,称这张图片“一点儿也不聪明,一点儿也不好笑”,并警告不要“在我们哀悼时刻拿信仰开玩笑”。意大利前总理伦齐也公开批评,这张图是“对信徒的冒犯、对教会的侮辱”,更是“全球右翼领袖演小丑的典范”。
美国国内也并非铁板一块。曾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迈克尔·斯蒂尔毫不留情地指出:“川普的自恋已经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他像个情绪不稳的10岁小孩,拼命想让世界相信自己仍有资格做点什么。”这不仅是一场社交媒体事故,更是对川普人格深处不安全感的又一次曝光。
最为荒唐的是,川普并不满足于AI“封圣”,他竟然还“点名”了下一任教皇人选,纽约枢机主教多兰。虽然随后“谦虚”地表示“多兰是个不错的人选”,但这场“教皇竞选幻想剧”已然成形。讽刺的是,多兰作为一名保守派神职人员,过去在道德议题上与川普并不完全一致,而川普本人,无论从婚姻史、言行、信仰背景还是个人品行来看,都与“教皇”二字风马牛不相及。
显然,这不是一次无心的幽默。这是一次精心策划、配合AI技术、社交媒体传播、政治表演与话题引爆于一体的“舆论操作”。川普深知AI图片具备病毒式传播力,能迅速在支持者群体中制造“英雄形象”幻觉,又能激怒主流舆论制造“被围攻”的反弹情绪,从而强化其“受害者领袖”标签。这种策略在美国右翼媒体与选民中反复奏效,“川普AI圣像”就是其政治娱乐化的最新产物。
这场风波不只是冒犯宗教那么简单,它还凸显了当前AI技术在政治传播中的潜在风险。川普此前就频繁发布AI生成的“英雄化图像”,将自己描绘为战士、救世主、历史人物,如今又加码到“圣职等级”。这种图像滥用正模糊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为政治神化、造谣传播提供了工具。
面对记者质疑是否会削弱白宫社交媒体可信度时,川普竟然不屑地说:“让我休息一下吧,没关系。你得找点乐子,不是吗?”这种态度正是他政治风格的表现,不负责任、娱乐至死、无视底线。甚至他的副总统万斯也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上澄清,“玩笑可以接受,但不要把愚蠢当幽默。”
川普的荒诞政治剧里没有教义,只有表演;没有虔诚,只有计算。他不是不懂宗教的分量,而是故意用“教皇服”嘲弄这一制度的神圣性,用AI合成制造虚假的“崇高感”。当一个总统连宗教都可以玩梗、拿圣衣开涮,只为在社交平台上多赢几个点赞,这不仅是对信仰的亵渎,更是对全球文明底线的踩踏。
在方济各教皇辞世、梵蒂冈即将举行选举的时刻,川普用一张假图制造了一场真实的外交灾难。这不仅影响到美国与天主教世界的关系,也再次暴露了右翼民粹主义如何在“愚化群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面对这样一个连教皇角色都敢自封的政治玩家,全世界都必须保持警惕。
出处:头条号 @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