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meiguo.com 于 2025 年 5 月 17 日收到的消息,四川四姑娘山景区近日发生一起因高原反应导致的意外事件。一名男性游客在游玩期间突发身体不适,经送医抢救无效后离世,事件引发公众对高原旅行安全的广泛讨论。
“5月9日,我通过网约车平台接到了一名游客的返程订单。”司机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帖文中称,5月10日上午8时21分,他抵达约定地点后发现该男子由他人搀扶着走出。同行者透露,该游客在抵达四姑娘山镇的首日即出现身体不适,“他当天洗了澡且穿着较少,可能因此感冒并伴有咳嗽症状”。
据四姑娘山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证实,该男子于5月10日上午8时许被送至该院急救。医护人员表示,“患者送医时已无意识和心跳脉搏,经抢救无效后离世”。院方指出,该男子在事发前数日已出现身体不适,曾到卫生院吸氧,医生当时已建议其降低海拔。
针对高原反应的预防与应对,当地医生强调:“初次进入高原地区的游客应避免洗头、洗澡、饮酒及剧烈运动。若出现缺氧症状,应及时吸氧。若吸氧后症状未缓解且伴有基础疾病,需立即降低海拔。”
高原反应是指人体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后,因缺氧、低气压、寒冷等环境变化引发的不适症状。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中度反应可能出现持续呕吐、胸闷、意识模糊;重度反应则可能危及生命,如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
易出现高原反应的人群包括心肺功能较弱者、初次进入高原者、感冒患者及体力消耗较大的人群。若在高海拔地区出现轻微症状,可适当服用止痛药缓解;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尽快前往低海拔地区或就医。
“端午假期临近,前往高海拔地区游玩的游客需特别警惕高原反应。”相关部门提醒,旅行前应充分了解自身身体状况,避免盲目挑战极限,确保安全。
“高原旅行需循序渐进,建议先在中等海拔地区停留适应后再前往更高区域。”医生补充道,“夜间尽量选择低海拔地区住宿,避免因睡眠时缺氧加剧症状。”
综合整理自:(中国)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