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meiguo.com 于 2025 年 5 月 18 日收到的消息,达特茅斯学院研究人员提出一项关于暗物质起源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暗物质可能源于宇宙早期高能无质量粒子的碰撞,这一发现或将为宇宙结构形成提供新视角。
研究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的论文指出,这些无质量粒子在碰撞后迅速形成具有显著质量的粒子对,这一过程类似于光子的特性。研究者强调,该理论可通过现有观测数据验证,例如宇宙微波背景(CMB)中可能存在的独特特征。
“暗物质最初是近乎无质量的粒子,”论文资深作者罗伯特·考德威尔表示,“这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我们的模型解释了这些粒子如何从轻质状态转变为构成星系质量的块状物质。”
科学家认为,大爆炸后宇宙中充斥着高能粒子,这些粒子类似光子,但通过自旋相互作用形成配对。随着宇宙冷却,粒子对的能量骤降,最终凝结成构成暗物质的冷而重的粒子。
“库珀对的存在为我们的理论提供了关键证据,”研究团队成员梁冠明指出,“这种相变机制能够解释暗物质的当前密度。”
研究团队表示,智利西蒙斯天文台等机构未来的CMB观测数据,或可用于验证这一理论。
综合自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