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硅谷初创公司正在接纳中国已被明令禁止的“996”工作文化,要求员工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期实现超高生产力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趋势在美国和欧洲引发了争议:一些科技行业领导者认可这种工作节奏,另一些人则警告称,这可能导致大规模职业倦怠,并增加初创企业失败的风险。
根据《连线》杂志的一份新报告,湾区的初创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类似中国“996”的工作模式,即要求员工每周工作6天,从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总计工作72小时。
初创公司,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公司,正在公开要求新入职者接受更长的工作时间。
例如,人工智能初创公司Rilla在当前的职位招聘中告诉潜在求职者,除非他们对“每周与纽约市一些最具雄心的人亲自一起工作约70小时”感到兴奋,否则不必费心申请。
该公司的增长主管威尔・高向《连线》杂志表示,Z世代亚文化正在不断发展,“他们是听着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故事长大的,这些企业家毕生致力于打造改变生活的公司。”
他称,Rilla的80名员工几乎全部按照996时间表工作。
这种有争议的工作文化兴起,似乎源于硅谷当前的效率紧缩。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裁员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给那些设法保住工作的科技员工带来了压力,加剧了他们的紧张情绪。
例如,今年2月,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告诉参与Gemini项目的员工,他建议大家至少每个工作日都要到办公室,并表示60小时是提高生产力的“最佳时长”。
包括埃隆・马斯克和马克・扎克伯格在内的其他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也强调,员工的生产力才是王道,即便这意味着要加班数小时甚至数天。
2022年11月,马斯克曾臭名昭著地告诉当时的Twitter(现为X)留下的员工,他们必须致力于一种新的、“极其硬核”的文化,否则就只能带着遣散费离开公司。
这种紧张的工作日程,部分原因是希望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与中国抗衡。尤其是在中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了可与美国一些顶级产品相媲美的人工智能模型后,这一冲击震动了领先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努力打击国内的996文化。2021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宣布,中国的“996”工作文化是非法的。
当时,此举是中国为减少社会不平等、限制国内大型科技公司权力而开展的更广泛行动的一部分。
今年初夏,欧洲科技行业也陷入了一场关于工作文化的激烈争论。部分由于围绕欧洲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力的持续争论。
一些欧洲风险投资家警告称,要想有效参与竞争,可能需要更多的工作和更长的工作时间。
20VC基金创始人哈里・斯特宾斯6月在领英上表示,硅谷已经“提高了强度”,欧洲的创始人需要注意到这一点。
斯特宾斯在帖子中称:“目前,每周工作7天是获胜所需的速度。没有犯错的余地。你不是在与德国等地的随机公司竞争,而是在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竞争。”
其他一些创始人也发表了看法,批评996工作文化的兴起,并警告称这可能很快导致倦怠文化。Balderton资本的普通合伙人艾维・米勒就是其中之一。
米勒在领英上表示:“倦怠是早期企业失败的三大原因之一。这绝对是一个不值得投资的理由。”
出处:头条号 @Eco瑞峰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