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meiguo.com 于 2025 年 10 月 30 日收到的消息 ‣ 中美在经历多轮交锋后,迎来了釜山会晤这一关键转折点。最近一轮中美经贸会谈结束后,双方均使用“深入”“建设性”等词汇描述进展,美国财长贝森特更称会谈“影响深远”。这些措辞并非客套,表明中美关系正从单边主导转向更具“对称性”的阶段。

过去,中美谈判常依赖模糊表述维持进展。但如今谈判氛围已变,川普政府第二任期强调“交易”和“成果”,中国则更注重谈判的可预期性与制度化。双方均不愿留过多模糊空间。中方代表李成钢在吉隆坡磋商后表示:“美方立场强硬,中方维护利益坚定。”磋商已从“模糊求稳”转向“以底线换共识”。

从吉隆坡磋商到韩国元首会晤,双方实施了及时的“刹车”。此前,川普政府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美国上调中国船舶靠港费用,中方以稀土出口管控回应,局势紧张。磋商后,美方取消100%关税计划,中方推迟稀土管制一年。双方选择“止损”,暂停加码以维持稳定互动。

中美竞争正形成新“战略对称”格局。美国以芯片出口限制中国,中国以稀土管制回应。这些措施起初用于试探底线,但当力量均衡后,它们成为边界线。双方明确对方的反击范围,形成稳定张力。双方意识到完全脱钩成本过高,因此芯片、稀土、关税等动作在试探中形成脆弱平衡。

中美元首在韩国会晤为互动营造了良好氛围。中美经贸机制未中断,而是通过高层推动重新启动。“元首定调、部门执行、元首拍板”模式至关重要。此次会晤结果包括:美方取消100%关税,芬太尼关税降低10%,24%关税推迟一年,穿透性管制暂停一年,港口费暂停一年。中方暂停稀土管制一年,并研究细化方案,暂停对美港口费。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扩大农产品贸易等达成共识。这些共识构成“降温框架”,虽无全面和解,但建立了临时护栏。
综合自网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