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子公司为长时间亏损的京东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京东方能成功跨越这道门槛吗?
生存还是死亡?
G京东方(000725)韩国全资子公司BOE Hydis技术株式会社,
不久将会得到答案。
9月19日,G京东方(000725)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崔炳斗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并获得董事会批准。此前,崔炳斗作为G京东方下属韩国全资子公司BOE Hydis技术株式会社法人代表,从2003年10月开始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后又从公司总裁梁新清手中接过首席运营官一职。崔炳斗的离职再次将BOE Hydis目前面临的危机摆到世人面前。就在9月8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BOE Hydis技术株式会社为重整企业,实现企业自救,按照韩国法律规定申请了企业回生程序(即法定重整程序)。
据了解,G京东方下属韩国全资子公司BOE Hydis技术株式会社,注册资本911.97亿韩元,成立于2002年11月,主要经营TFT-LCD(液晶显示模块)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成本竞争力下降,连续经营亏损(其中2004年亏损1452亿韩元,2005年亏损1192亿韩元),又面临着银团贷款的到期偿还等因素,该公司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
京东方的海外之旅似乎正一步步变得艰难起来。
内外交困导致无法还贷
2006年8月29日,该公司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连续第7个季度亏损,今年上半年的亏损额升至12.6亿元。此外,京东方在韩国子公司的投资还存在4.9007亿元的未确认投资损失,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计算,G京东方上半年亏损额将高达17.235亿元。
今年以来液晶屏市场形势的急转直下,直接导致了京东方上半年的巨亏。今年第二季度,液晶屏的价格大降,以17英寸为例,年初价格为140美元,6月底已跌至105美元。为了避免更大的亏损,京东方的出货量比原定计划大幅减少。
而除了行业性的亏损外,巨大的财务和管理费用也成为京东方亏损的重要源头。据了解,京东方目前每年的成本折旧在1.5亿美元。因为高达8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2005年该公司包括利息在内的财务费用就高达6亿元,将其550亿元的销售额带来的利润完全充抵。其上半年财报显示,随着京东方光电去年下半年进入正常经营阶段,今年上半年同比增加了2.46亿元的管理费用。
在这种市场情况下,京东方韩国子公司BOE Hydis技术株式会社出现了无法按期还贷的情况。根据京东方发布的公告,截至今年6月30日,BOE Hydis净资产已为负值,以自有资产抵押的银团贷款余额折合人民币约11.29亿元,其中2006年7月24日(银团同意延期至2006年8月24日)应偿还人民币约1.66亿元,目前无法偿还已到期的银团贷款。
然而京东方由于连续7个季度的亏损,每股净资产已从去年底的1.52元下降到今年6月底的0.72元,为子公司银行贷款的担保能力已大为下降。
现在,韩国子公司只好按照韩国法律申请企业回生计划。
显示器:急速扩张下的脆弱神经
翻阅京东方厚厚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到京东方的过去有鲜花也有荆棘。京东方的前身是曾为中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北京电子管厂,这是一家老国有企业,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享有“中国电子工业摇篮”的美誉。
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家曾经铸就辉煌的部属企业因各种原因陷入重重危机之中,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转甚至生存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
在这场大洗礼中,王东升被任命为北京电子管厂厂长,将北京电子管厂的接力棒接到手中,担负起重振企业的历史使命。
临危受命的新领导班子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把原来传统工厂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领导团队带头拿出资金,中层干部纷纷解囊,许多普通员工也自愿出资。最终,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出资650万元。
这650万元是新领导班子手中的第一笔资金,正是从这650万元起步,京东方于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在2003年开始了海外扩张的道路。
2003年,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现代电子(HYNIX)的TFT-LCD业务。这是当时中国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产业海外收购。
作者:李林发布时间:
这次收购,京东方巧妙地运用了杠杆融资的创新方式,通过海外银团融资解决了部分收购资金。收购总价款中,真正自筹的资金只有1.5亿美元,另外的2.3亿美元,一部分来自HYNIX最大的债权银行韩国汇兑银行联合其他3家银行和一家保险公司提供的贷款,另一部分来自HYNIX提供的卖方信贷。
通过此次收购,京东方一举获得了生产液晶显示屏所需的生产线,取得了直接进入国内显示器高端领域和全球市场的通道。2003年是京东方的“大扩张年”,进入TFT-LCD业务领域以后,京东方利润快速增长。到2004年,京东方已经成为全球大尺寸TFT-LCD出货量排名第9的公司,在TFT-LCD的专利拥有量上,与夏普、日立、Samsung 、LG站在了全球前5名的行列里。
京东方把LCD生产基地定在北京亦庄之后,又耗资10.5亿港元成为Hong Kong和新加坡两地上市公司冠捷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在投资战略和业务方向上,京东方明确向显示器靠拢。显示器作为京东方的核心业务,在集团业务版图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这也带来一个负面影响,即京东方对显示器业务的高度依赖。
这一不幸果然在2004年下半年发生。2004年下半年开始,主流17英寸液晶屏价格从高峰期的300美元跌至9月份的190美元,下降幅度超过30%。而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远远不能弥补液晶屏价格的下降,这加重了京东方的负担,也把京东方直接拖到了亏损的状态。
负债经营、大举扩张、借贷资金偿还等问题成为京东方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凭借本土优势展开市场自救
TFT-LCD产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TFT-LCD产业需要有可靠的技术来源和持续大规模投资的能力,停止投资就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有时候投资并不一定是有暴利,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前期投资。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表示,2009年前京东方再建设两条第五代以上的液晶屏生产线。届时,总投资达100亿美元以上的京东方显示科技园可拉动工业销售收入2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在目前的全球液晶产业格局当中,韩国位居第一,中国台湾省第二,日本由于近年来在TFT-LCD方面的策略调整目前位于第三,中国内地正成为全球第4个TFT-LCD的生产中心。但是,国内的企业并没有完整的上游产业链,除模组材料在国内具一定基础外,TFT-LCD生产中的原材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中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肯定要大于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只有靠低的人力成本来抵消原材料成本。
随着液晶产业竞争的加剧,京东方等国内液晶屏企业不得不面对外来竞争者,甚至国内同行的挑战。据了解,目前国内除了京东方的5代线之外,龙腾光电投资6亿美元在江苏昆山组建的一条第5代液晶屏生产线也已投产,同时上广电也在开始实施新一轮建设6代液晶线。
京东方通过直接采取海外收购的方式,促成了液晶产业向中国的转移。这对于提升国内液晶产业的竞争力,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当前在韩国遭遇了“韩流”,似有水土不服的迹象,但京东方董事会已批准在韩国设立新的法人机构,通过强化在韩国的营销和研发能力,继续实施其在韩国市场的业务战略。而且,G京东方表示将和韩国法院及贷款银团等企业关系人积极合作,并计划通过购买部分资产、业务合作等方式支持BOEHydis实现重整自救计划。
作为中国内地唯一一家拥有TFT-LCD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企业,上述积极的举措是否能在短期内产生作用,京东方的韩国乃至整体海外业务能否最终成功,我们拭目以待。
京东方大事记
1993年4月,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
2001年8月,公司更名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03年1月,组建BOE-Hydis技术株式会社。
2003年8月,收购冠捷科技公司26.36%的股份,基本完成协同整合的平板显示产业战略布局。
作者:李林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