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在如今的3G上面同样正确。在一直没有明确的商用指令情况下,正因为3G拥有着巨大的盈利价值,其产业链上的各方力量才表现出了如此的耐心,并在3G商用前夜预演了一幕幕精彩的“3G故事”。同时,相对于2G的特殊性,又让3G呈现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一个商业盈利场景。
有规划才有盈利
3G商用所涉及到的庞杂的头绪,使得前期的网络规划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可以说,面向当今以及未来的网络规划,是保证3G网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前提。
3G技术的复杂性,决定了3G网络建设首先要有一个非常详尽的近景和远景规划。对此,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市场营销副总裁刘钧认为,3G网络规划的复杂性在于无线、传输、核心网等环节的规划具有不可重复性,这就使得运营商在网络建设初期的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所处的态势。
同样,3G网络建设规划还会影响到运营商在当前以及未来的业务部署,网络的容量、覆盖乃至最终用户对业务的满意程度都会由此受到影响。在2G时代,运营商一般采取小容量的覆盖策略,其后按照业务需求的变化逐步增加硬件,以解决容量问题。但是,按照3G的技术特点,其容量和覆盖之间是此消彼涨的关系。因此,对于3G来说,一步到位式的网络架构规划极为重要。
另外,一个架构优化的网络,将会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这一点也是由3G的技术特点所决定的。而良好的网络覆盖水平也会增大网络的话务量,最终会对运营商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于现有的2G运营商来说,如何做好2G向3G的升级,使二者能够无缝衔接,是其所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但是,在刘钧看来,从长远的建网和3G技术演进角度衡量,这仅仅是3G网络规划的冰山一角。随着3G版本的不断升级,移动与固网融合趋势的加强,运营商对于近景的网络规划需要考虑种类繁多的影响因素。
3G盈利需要共赢
语音时代的运营商,在网络建设基本完毕之后,完全可以仅靠一家之力拓展自己的话音业务。但是对于3G时代而言,空前丰富的业务应用,不断拉长的产业价值链条,使得合作共赢成为运营商必须的选择。
Frost&Sullivan中国区总经理王煜全认为,在未来的3G时代,竞争是在集团与集团之间展开的,而不是局限于原来的企业和企业之间。
在运营商方面,3G的海量应用,以及技术、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运营商的业务产品不可能覆盖整个3G产业链,因此,在产业价值链条上实现最大限度的互补合作,就成为3G有别于2G运营的最为显著的特征。
由此,甚至有业内专家认为,随着3G商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上游应用投资不足的情况下,“第三方运营商”将会应运而生。届时,由投资商购买增值服务平台,组织第三方运营,将构成3G时代一道独特的运营“风景线”。
王煜全向记者谈到,面对价值链内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的产业成员,如何管理以自身为龙头的产业链生态环境,也是现有的电信运营商需要重视的课题。
在设备厂商方面,在电信重组完成之后,面对改变了的国内电信市场生态,设备厂商重新构建自己的合作价值链也将刻不容缓。据了解,目前部分厂商包括一些跨国厂商,已经着手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3G拒绝“摸石头过河”
对于电信领域某种业务商用前景的“不可捉摸”,人们总是喜欢用SMS的故事来加以诠释。在SMS爆发之前,谁也不会想到它会成为移动通信的业务明星,并充当了互联网救世主的角色。而ChinaMobile当初在确定SMS“一毛钱一条”的收费标准时,更被认为这已使SMS失去了商业盈利能力。但最后的事实完全走向了这一观点的反面。
SMS是电信业务在2G时代“摸石头过河”的典型代表。依照惯性思维,人们又试图把这一认知在3G时代继续延续。而时下对这一理论最具3G色彩的说法是:谁都没有想到,日本3G的“上帝”是东京涩谷区的那些少男少女——“出乎意料”似乎已经成为某种电信业务成功或失败的一种常态。那么,在3G时代,“摸石头过河”式的经营模式是否可取?
Frost&Sullivan中国区总经理王煜全认为,系统地跟踪分析用户需求,在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内指导运营商、CP、SP们系统性地设计产品,应该是创新3G应用的重要原则,3G业务的推行应该摒弃“摸石头过河”的做法。
在他看来,现在存在于电信运营商方面最为显著的问题就在于脱离用户,造成业务需求和业务开发严重脱节。他进一步认为,在3G运营过程中,运营商对2G网络运营经验的系统性总结十分重要。同时,现在的中国电信业需要合作,运营商之间也非常需要分享彼此的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地将产业做大做强,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的运营环境,进而为提升运营商自身的盈利能力打下基础。
从运营商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摸石头过河”的行为不仅体现在运营商没能足够多的想到客户的需求并落实到相应的产品设计中去,即便是对自身的业务结构、管理方式对3G运营所施加的负面影响,还没能形成清晰的认识,这对于运营商来说同样充满着挑战。
转自:通信产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