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一场春雪让北京的空气透彻了许多,在北京上地中关村软件园,IBM播下了创新的种子—IBM中国创新中心开幕了。
IBM中国创新中心位于中关村软件园区中的钻石大厦,大厦左侧是IBM中国开发中心,右侧是IBM中国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模式形成了对创新中心的全力支持。创新中心将为用户、合作伙伴提供创新的环境与支持。
四大中心支持创新
2006年是IBM不断演绎创新理念的第三年,从2004年提出创新理念之后,在这三年时间里,IBM在中国有了很多具体的举措。
在2月28日上午举行的主题为“协作有道 创新无限”的新春记者招待会上,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火昆先生带记者回顾了2005年IBM的创新脚步。
2005年,IBM在华四大中心(中国研究中心、开发中心、创新中心、系统中心)相继扩建或落成,为中国客户和市场带来了世界级的技术研发与行业洞察。除四大中心外,IBM商业价值研究院(IBV)分别针对金融、制造、电信、零售、医疗卫生等领域发布了16份行业白皮书和51篇署名文章。
据IBM大中华地区执行副总裁沈安石介绍,2005年系统中心与客户一起开展了100多个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与农业银行完成了基于大型主机高可用性验证,以及工行异地灾备架构下的两小时恢复验证。系统中心为中国行业发展提供安全生产的保证。
周伟火昆表示,2005年,IBM的办事机构已经遍布全国18个城市,未来将进一步拓展,以便更加贴身于服务区域的客户。此外,全球服务部总部、零售创新中心、系统技术开发中心、六大开放合作伙伴中心和服务中心等机构将深入各个地区,帮助客户转型。
创新的原因与动力
从2004年便开始提创新,可究竟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动力来自于何处?
对于这个问题,周伟火昆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近期刚刚做完的全球CEO调查报告,报告中调查了全球700多名CEO,其中,包含60多名中国企业CEO,主要的调查话题围绕CEO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调查显示,创新能力被认为是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
2005年3月的时候,麦肯锡也曾对全球9345名主管进行调查,结果也同样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创新的能力至关重要。
产业层面的变化也逼着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走上创新之路,IBM大中华地区首席技术总裁叶天正博士认为,企业的架构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企业中的信息系统正在从分散走向整合、企业的合作模式也逐渐从内部合作走向外部合作,经营范围也正在从区域走向全球化,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企业不得不通过创新,以更快的速度寻求差异化竞争,保持自己的持续竞争力。
创新的内涵在变化
自从2004年提出创新的思路之后,IBM对创新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据周伟火昆介绍,2004年,IBM认为创新是发明与这个行业洞察力的交叉点,创新与发明的区别在于,创新是能够将发明真正应用于行业,真正服务于用户。
2005年,IBM转变了看待创新的层面,认为创新和寻找创新的机会与时间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同时还要关注商业、行业的变化,特别是要关注到社会上的变化,结合三方面来寻找创新的机会。
2006年,IBM则为创新指出了更加清晰的分类,提出了创新的六大领域,即: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流的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跟文化的创新、政策和社会创新。
相比前面两年所提出的想法,这六大领域更为细化。
技术发展让创新成为可能
之所以在2006年提出创新的六大领域,周伟火昆认为,是技术的成熟使得创新成为了可能。
这些改变人们生活、沟通方式的技术正在不断提升着人们的创新能力,这些技术包括嵌入式人工智能、连接10.8亿人的互联网、随手可及的超级计算能力、信息资源的整合、业务协作方式的发展、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等。
IBM认为,开放、整合、协作和全球化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方法,此前,IBM有过很多帮助客户进行创新的经验,例如协助用户进行业务转型,分析用户流程,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IBM在产品层面中也提供了对这些方法的支撑,例如在服务器、存储领域的虚拟化技术,面向服务的SOA架构等,这些工具都在帮助用户进行着创新。
协作是创新的重要途径
除了对创新六大领域的定义,叶天正还在会上演示了创新模型与协作创新的方法论。叶博士认为,创新的模型可大致分为正向反馈与负向反馈两种。正向反馈有助于再创新的效率和效果,而负反馈则有碍于再创新,并带来消极影响。
以集成电路行业演进为例,该行业经历多代演进,不断通过正向创新促进产业多年来的蓬勃发展,以正向创新带来的价值进行再投入,保持产业持续的生命力。
叶博士表示,协作作为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被提升至战略高度。2005年,一半以上单一专利的诞生需要通过发明者间的协作完成。在今天政府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大环境下,协作创新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路径和方法。
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协作基础上,同时,整个社会需要有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在开放的平台和标准上进行创新将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崛起的重要契机。
走进创新中心
下午,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一起走进了装修豪华的创新中心,开始了一次“创新之旅”。
记者最先看到的是记载着IBM公司发展历程的历史墙,讲述了IBM从生产打卡机一直到今天所走过的创新历程。这其中,既包含IBM在产品、技术层面的创新,同时也记载了IBM在业务、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例如1964年IBM开发出360大型主机;1969年IBM同美国宇航局合作协助人类登陆月球;1981年IBM推出全球首款PC;1997年著名的国际象棋大师输给计算机“深蓝”等。
南侧的房间是一间多媒体会议室,创新中心作为IBM全球四家电信解决方案中心之一,与其他国家的专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多媒体会议室当中,工作人员正在与身处法国的工程师探讨基于3G网络的手机应用,大屏幕上流畅的画面和声音为全球协作创新提供了可能。
在电信创新解决方案演示区当中,工作人员演示了移动工作流管理系统等新应用,也许很快这些基于彩信业务和SMS业务应用就会出现在人们的身边。
创新中心当中还建立有一个虚拟的银行—SMART BANK,它是专门为银行业的客户提供最新的方案演示服务,在这个区域当中,柜台、ATM、电话终端一并俱全,用户可以非常容易地体会到创新对于现有业务所带来的改善。
除这些区域外,在创新中心当中还包括有公共事业、卫生事业、保险行业等多个行业的展示区域,IBM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环境的演示,让更多的用户体会到创新的价值。
链接
IBM中国创新中心
新落成的IBM中国创新中心与IBM中国研究中心和开发中心毗邻,这一安排将有助于该中心与研发体系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有效融合。
IBM中国创新中心包括行业创新体验空间,科技创新未来空间,合作创新价值空间和思想创新休闲空间等功能区域。
在行业创新体验空间,其重要功能将包括模拟广泛的行业应用情景,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的展示,以及面向独立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的联合开发平台和培训等。
IBM中国研究中心和IBM中国开发中心
IBM中国研究中心和IBM中国开发中心代表了IBM中国完备的“研”和“发”两大体系:“研”即指IBM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的IBM中国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于1995年,是跨国公司最早在华设立的研究中心、也是IBM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的第一个研究中心。
“发”即指有着2500多名员工的IBM中国开发中心,它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软件开发中心,拥有一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600人Linux研究队伍,专注于适应市场和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求的多种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IBM中国系统中心
IBM中国系统中心位于北京北四环中路亚运村内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占地1350平方米,包括机房、客户演示厅和多间客户工作室及教室。
IBM中国系统中心负责基于开放系统上的性能指标测试、概念原型验证、移植和培训业务,它还具备新技术产品展示能力,和针对大型主机z系列平台上的概念原型验证及性能指标测试服务。
IBM中国系统中心机房占地面积750平方米,拥有IBM最先进的硬件产品,包括eServer z990、p系列、i系列、x系列以及BladeCenter刀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作者:边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