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 记者/邢芳
国内最大的10家手机生产厂商中,有9家手机企业陷入了亏损的艰难境地。中国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而行业利润率却仅为7%。中国农业网站数量已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但要达到国外农村网络化水平,至少还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中小企业信息化还存在许多空白……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缺憾。年初憧憬,年底回顾,在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总难免有些许遗憾。2005年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进程中,同样是几多欢喜几多愁。
中国生产的手机谁能笑到最后
“2004年中国生产的手机市场份额在大幅下滑,2005年这种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在2005年1月份,首届中国生产的手机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联通市场部副总经理于英涛说。很不幸,他的预言今年变成了现实。
中国生产的手机从1998年开始起步,1999年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不足3%,一直到2003年达到50%的巅峰状态。2004年开始,中国生产的手机全面萎缩,市场占有率降到不足40%,而且几乎全扎堆于低端市场,利润全面下降。于是很多人将转折的希望寄托在了2005年。
2005年8月,信息产业部发布的“2005年上半年中国GSM、GPRS手机产销存完成情况”的报告指出, 1至6月,国内手机市场GSM、GPRS手机累计销售6281.17万部,其中国生产的品牌手机共销售2893.4万部。于是一些媒体开始热炒中国生产的手机即将复苏。但紧随着上市公司200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的逐渐披露,真正残酷的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国内最大的10家手机生产厂商中,有9家中国生产的手机企业陷入了亏损的艰难境地。
在中国生产的手机中,除了联想手机逆市而上以外,波导、TCL、夏新这三个昔日一线品牌已全部报亏。波导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它的亏损数字达到2.8亿元。而去年全年,波导手机的利润也不过2亿元。在Hong Kong上市的TCL通信10月28日公布第三季度报告,其亏损数字已经扩大到4.6亿港元。而今年上半年已经亏损5700多万元的夏新手机,第三季度,亏损额扩大到了1.35亿元。
与中国生产的手机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下滑相对应的是中国生产的手机阵营日趋庞大,2005年国家发改委先后核准了13家通讯企业获得手机牌照。但在2005年的寒冬中,科健、熊猫已经在人们的视野中遁去,接下来,迪比特、东信、海尔、海信……这些始终徘徊在二、三线的手机品牌,都有可能将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中国手机历史舞台上。国内两大咨询机构——赛迪顾问和易观咨国际近期作出预测,2006年手机市场中国生产的手机将有30家左右退出市场。
最便宜的手机是谁?相信没有人会猜到居然是Motorola 。中国生产的手机连“低价格”这一最终武器都被跨国手机巨头缴械。中国生产的手机的研发短板已经是尽人皆知,巨大的库存压力,加之与市场不合拍的新品,让人感觉不到中国生产的手机企业下一步该走向哪里。
面对新的一年,中国生产的手机厂商需要提高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更应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3年的欣欣向荣,2004年的漫漫长夜,2005年的酷暑寒冬,2006年,谁能坚持下来?
软件产业利润率持续降低
年收入1100亿元的规模、两到三年赶超印度软件业、2005年形成一批50亿规模的软件企业……这些一直是中国软件业美丽的神话泡沫。中国软件产业表面繁荣的背后,暗含着令软件业人士们非常尴尬的难堪。
“规模和销售额上去了,利润率却在下降”,这样的怪圈正出现在整个中国软件产业身上。
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今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至9月,中国软件产业累计完成软件收入2273.9亿元,同比增长27.9%。然而,根据计世资讯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软件企业的利润率下降4%,2002年下降5.89%,2003年下降高达57%,2004年下降17%,行业利润率仅为7%。相比之下,欧美日同行的平均利润水平则高达25%以上,IBM、Microsoft等知名企业的利润水平更是超过35%。2005年的结果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甚至还有恶化的可能。
对于中国软件行业来说,整体收入的上涨只是代表了国内需求的扩大,利润的增加才是经营能力提高的本质表现。中国软件企业利润水平严重偏低的事实,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关键。
软件企业的竞争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4个层次,分别是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品牌竞争和供应链竞争。中国的软件行业竞争大多还停留在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的水平上,特别是价格竞争。这是造成中国软件企业“哀鸿遍野”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软件巨头瓜分中国的市场份额又加剧了这种竞争。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兴山曾很痛心地表示,某些中低端产品领域的进入门槛很低,由于恶性竞争,软件费用被压得很低,开发商不但无利可图,甚至连起码的开发和服务成本也难以为继。他以自己所熟悉的ERP软件为例指出,一般情况下面向中小企业的一套完整ERP软件要20万~30万元,但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1.2万元就能“拿下”的ERP软件。这种低水平层面竞争会导致两败俱伤,最终吃亏的是中国软件产业。
虽然价格可以节约一次性的购买成本,但是其带来的打击和损失的机会成本却远远超过节省的部分,在价格的压力下,中标的企业被迫使用非正版或者“偷工减料”,不按要求开发软件和提供服务,用户花了表面上的“低廉”费用,最终得到的是达不到要求甚至无法应用的低劣产品和服务。打价格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从过分热情到冷静平和,从盲目向前到稳步求进,中国软件业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无论是业绩下滑也好,竞争加剧也好,2005年的遗憾之后,我们期待的是一个更为成熟的健康产业。
农业信息化雨点小雷声大
和2004年的信息化推进大会不同,今年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的身影出现在主席台的中间。农业部作为主办方,和理所当然的国信办、信息产业部一起举办了今年的信息化推进大会。“三农”问题使国家农业信息化成为信息化中的主角,“2005国家信息化推进大会”的主题也被定为“推进农业信息化”。但是,农业信息化也是隐含问题最多的领域。在各个领域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农业信息化还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实质性的进展,显然,这与中央连续两年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政策不匹配。
据相关统计报告数据,目前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立了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全国80%的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80%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计算机并可实现联网。11月27日,信息产业部在陕西延安召开全国村通工程总结大会上提到,现在全国已有5万多个行政村开通了电话,使全国行政村通电话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超过了2001~2003年的总和。中国农业网站数量甚至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但所有的这些,却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中国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同时,采用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投入,如购买信息技术设备、支付获取信息费用等,对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不高的农业生产来说,都是庞大的负担。所以,很多信息化的努力都是隔靴搔痒,“面子工程”居多。而且,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要达到国外农村网络化水平,至少还需要10至15年的时间,贫困地区恐怕更长。
农业信息化不能照搬国外经验,走大投入、高成本建设信息网络的道路,必须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走低成本之路,以最低的成本和农民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发展农业信息化,要和农民切身利益挂钩,如何让农民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享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最应该思考并做到的。
2005年的农业信息化发展之路,我们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思考。
中小企业信息化收成几多
今年11月, IBM全球服务部在中国市场推出一系列面向广大中小企业客户的“随需随选”管理服务,与以往IBM倡导的“随需应变”不同,IBM以“随需随选”的理念,模块化服务,理想的价格投身于中小企业市场。“大象”也没有按捺住寂寞,同样盯上了这块至今看起来不知道是肥是瘦的市场。
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凡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其中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或者职工人数30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属于小企业。中国有近400万家的中小企业,但客观地说,中国还仅仅是中小企业大国而不是强国。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其所拥有的大企业的数量和实力,同样也取决于中小企业的素质。信息化不仅是中小企业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与大企业尤其跨国公司交易的“掌中宝”,更是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大舞台的捷径。
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还存在许多空白,给政府和IT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吸引着众多的IT厂商纷沓而至。遗憾的是,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就好比一块鸡肋,让众多厂商啃不得、放不得。
中小企业大多资金少、资源少,业务不稳定,但是需求却个性化、多样化,要求IT服务供应商能够为企业度身定做,提供更多的本地化专业服务。但是没有大量的资金支持,IT厂商无法完成这些需求。
要想谋求出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只有根据自己的特色,选择好合适的范围、程度,才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也只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适度而行,IT厂商才能寻觅到自己的切入点。俗话说得好“没有利益的买卖没人做”,如何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同时,拓展出丰饶的市场让众多IT厂商百思不得其解。
2005年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有志难伸的遗憾。
数字电视标准 长达十年的遗憾
中国放话2008年奥运会时要全部实现数字转播,依照时间的倒退,数字电视的地面传输标准最迟今年应该出台,但结果依然是后延。提到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我们听到最多的回答是“即将出台”。在明年复明年的等待中,10年时间转瞬而过。
在追求核心技术的道路上,我们几近饥渴;在几乎能够触摸胜利的门槛时,我们却发现一切依然很遥远。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无法确定,清华方案和交大方案技术标准之争的背后,难以言明的是,错综复杂的利益盘结纠葛。地面标准从立项到全方面启动至今,里面涉及到的国家部委包括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和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其中发改委属指导性机构,不会对各方案指手画脚,但具有最终决定权。而广电总局和中国国家信息化产业部却实实在在地置身于清华方案和交大方案的相争之中。毫无疑问,真正的争夺在于庞大的市场价值。
早在1995年,原国家科委立项,并成立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总体组(简称总体组),着手为中国制定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标准。一位IT业界资深人士曾痛言,“整整十年了,标准还没有出台!产业发展的许多最佳机会就是这样在各部委、各利益团体的争执、磨合、平衡中丧失了!”
在以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为代表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争斗的同时,双方却忽略了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欧洲数字地面传输标准和IPTV这种新的传输技术与标准。早在2000年,原国家计委便指定上海、北京和深圳为数字电视的试点城市,采用的都是欧洲标准,随后南京、青岛、长沙也都相继采用了欧洲标准。而采用最新网络传输技术的IPTV不仅影响到地面传输,而且可能将整个广电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形成更大的阻力。不管是上海交大还是清华大学的方案都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所以才有了无奈之下的多方融合,即便是融合,我们仍然无法看到一个明确的标准出台。
没有任何一家本土厂商希望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胎死腹中。在中国制定本土标准的其它领域,这样的例子也有:由于国外厂商的强烈反对,中国制定的无线计算机网络标准(WAPI)被迫无限期推迟,而中国制定的第三代通信标准TD-SCDMA虽然会部分投入商用,但前景一样扑朔迷离。没有任何人希望数字电视标准也走上类似的道路。
我们从来不惧怕任何技术障碍,但我们往往战胜不了自我。10年前,它的起源是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的单纯创新,10年后,它的结局是因相持不下而被迫融合。
2005年依然持续的数字标准之争,一个长达10年的遗憾。
一年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课题。信息化效益评估、信息化人才培养都是我们渴望寻求破解的难题,而禽流感的暴发,让我们在关注公共应急系统的同时不由得慨叹生命脆弱,也更确定“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共处”是我们社会不变的主题。
2005年,我们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希望,我们结出了累累的硕果,但我们更有点点滴滴的苦涩不得不咽下心头。
“缺憾就是美”,原本世上就没有完美的故事,只是路在延伸人在走,只要故事没有终结,我们总有希望把遗憾变成欣慰。
相关报道:
中国信息化:回归自主
中国信息化:创新2005
中国信息化:本地化2005
中国信息化:动感2005
中国信息化:遗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