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国训
11月底,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全球银行业务部主管拉扎罗·坎波斯饶有兴致地来到北京。除了出席SWIFT首次在华主办的北京商业论坛外,这位西班牙人还希望拜访拜访中国四大银行的业务主管们。
SWIFT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是一家专门向金融业和证券业提供IT服务的国际组织。尽管中国业务在其总营收中只占2%,但拉扎罗·坎波斯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认为,随着2006年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到来,他们能从中国金融业的IT投入中获得更多收益。
SWIFT只是新一轮来华淘金的跨国企业之一。这些跨国企业很清楚,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及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各大行业的IT投入正在逐年加大。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目前围绕这些IT采购的恶性竞争已趋白热化,就连跨国巨头也不能幸免。新来的和尚不再吃香,很可能还会被套牢。
2695亿元蛋糕的潜在风险
据易观国际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行业IT投入规模市场高达2695亿元,较去年增长14%。其中,金融业在IT方面的投入为299亿元,达总量的11%,而政府、电信、教育、制造业等行业的IT投入也与金融业不相上下。这五大行业市场的IT投入规模超过1500亿元,达市场的半数以上。
易观国际IT研究总监杨青峰向《财经时报》预测说,受竞争加剧、银行股改、电信重组等局面,以及RFID(一种无须接触能自动识别身份的技术)等新IT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未来各行业的IT投入会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
但另一方面,目前金融、政府、电信等众多行业出现的大规模信息整合现象,也对提供IT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潜在风险。
以信息化进行得较早的金融业为例,四大国有银行的“数据大集中系统”已在今年底接近尾声,“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仓库及商业智能应用”等项目又将成为明年的投资重点。这两方面系统已不再是传统的基础设施搭建,而是业务的全面整合。
在电信等领域,围绕BOSS(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支撑后台)等系统的分省建设也告一段落,全国性的全面信息整合正在实施。而在未来,大规模的BI(企业分析和运作平台)信息系统建设将成为重点,针对3G应用而展开的BOSS系统的改造也将扑面而来。
“政府、教育等行业也同样出现整合趋势,比如金税三期的目的就是深化IT应用,因为今年基本的IT硬件搭建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应用。”计世资讯企业系统研究部主任王书贵向《财经时报》分析说。
“以前很多局部的IT采购都是找小供应商,遇到整合时就会遇到大问题。在未来,这些小企业要么退出,要么被大企业收购。”某业内人士分析说,“整合带来的另一个现象就是,软件以及IT服务的投入比例会上升,而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和SI(系统集成商)则要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角色转变”。
跨国企业卷入恶性竞争
对于抢食IT采购市场这一蛋糕的整个IT产业链而言,行业市场的扩大无疑是件好事。毕竟谁也不希望这个市场会和房地产、证券等传统行业那样出现萎缩。
但是,对于大多数IT企业而言,他们的处境并没有因此变得越来越好。随着利润下滑、成本偏高、效率低和恶性竞争等局面的加剧,他们的日子可谓“冷暖自知,喜忧参半”。
“我做软件十几年了,虽然金蝶现在的发展比创业时好很多,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痛苦过。”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最近就有点烦。作为国内最大的软件巨头之一,金蝶过去只是担心来自国内品牌的恶性竞争,但如今,它还要面对来自甲骨文、SAP等跨国企业不惜成本的市场抢夺战。
最近,围绕“金税三期”的服务器定单主导权,惠普和IBM之间爆发的一场长达一个月之久的口水战,再次将跨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家服务器领域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一贯在媒体面前表现得“相敬如宾”,但在国税这个局部市场,他们也不惜闹个面红耳赤。“惠普甚至在北京专门召开媒体沟通会,痛斥”国税总局弃用惠普安腾服务器转用IBM的不实传言“。
“IBM之前暗中用舆论攻击对手,这算不算不正当竞争呢?”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界人士对此评价说,“在服务器领域的恶性竞争还不明显,但在管理软件市场,有些跨国企业的竞争手法比金蝶们还要地道。”
另一个明显迹象就是,随着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卷入,新一轮恶性竞争还在向电信、金融等高端领域蔓延。
“即使是某些跨国品牌,他们为了抢占市场也故意压价,现在卖软件已经没有多少利润可言了。”神州岳泰总经理王宁向《财经时报》透露说。
神州岳泰一直是金融、电信等领域的著名IT服务商,也是惠普软件、BMC软件、MO等国际软件的合作伙伴。在王宁看来,单纯卖产品已经越来越难盈利了,而加大在服务方面的优势,则是发展的方向。为此,他在最近收购了一家公司的同类业务,以应对出现的竞争新局面。
一切迹象都显示,2005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艰涩的一年,幸福的企业并不算多。而在今后,包括跨国企业在内,他们的竞争压力依然会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