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信息化应用为大象伴舞
网友【老编】 2006-12-04 21:23:19 分享在【时代发展的印记】版块    1    1
作者:那罡 董丽凤

你的企业信息化应用能让业务能灵活的运转吗?它是否能灵活地应对随时发生的风险呢?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和市场变化,能随需而变吗?不要让企业变成笨重而迟钝的大象,我们要让它舞起来!

在几年前,大家都还在讨论ERP是不是信息化的问题,好像全中国的企业一夜之间都要搞信息化,不搞信息化就没有出路。他们认为有了信息化就能使企业飞速发展,可以和国外的企业抗衡了,什么都不用发愁了,很多大型企业都被信息化的声音淹没了。“不搞ERP就是等死,搞了ERP就是找死。”这是当时一句很流行的“行话”。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信息化的建设既要符合国情,又要符合发展需要。信息化是否真的能帮助企业实现业务优化,这种理性与感性之间的争论从未休止过。

很多企业的老总在企业部署ERP系统后就会发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一搞ERP,就搞出这么多的问题?”其实,不搞信息化,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只是这些问题没有被彻底曝光而已。信息化在整理业务流程、优化管理的过程中,把企业原来隐藏的诸多问题暴露出来了,但它更多地只是发现了问题而不是制造了问题。企业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系统趋于完善,与业务已经无法分割,而企业业务也朝向网络化趋势发展。企业业务逐渐网络化,使得业务层逐步展开为一张网络,各个关键业务逐步演进为独立的单元,多个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所有的业务交织在一起,形成业务的网络化处理。通过有效地信息化手段可以使多种业务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为企业发展实现更大的价值。

以“聚焦应用,关注热点”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和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05第三届中国软件技术大会(Softcon 2005)”,于11月26日和27日在京召开,中国软件人在此汇聚,对当今的软件技术、软件应用和软件产业做了很多深入的思辩。

企业应用从技术说起

从技术层面来看,近些年,新的软件技术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革命性的创新技术,但同样也不排除有炒作与泡沫的成份在里面。根据目前的企业基础平台搭建设来看,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选择Sun的J2EE还是选择Microsoft的.NET作为系统架构平台,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两者相比较而言,都可以实现跨平台的执行,但是Java的技术比较开放,灵活性更高。从目前的应用来看,采用J2EE系统架构的应用非常多,并且开发工具也非常丰富,像Jbuilder和Eclipse等等,这些工具都可以为程序员提供各种底层模块,可以实现快速编程。

某资深程序开发者对记者透露,由于现在比较流行Java,因此很多人可能会选择Java进行开发,而一些传统的Windows程序员,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NET平台。因为它的开发界面更加友好,操作起来更容易上手,而且Microsoft也会给.NET开发者提供很多的开发工具。

由于设计理念完全不同,一个Windows程序员去学习Java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主要是设计方法完全不一样,这点他深有体会。从开发者角度来说,他觉得还是.NET开发速度快些。但是从技术的先进性来说,他觉得还是Java更先进。

北京东达悦科技的项目经理表示出不同的看法,虽然开发平台固然重要,选择J2EE也好,.NET也罢,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达到最终效果。平台是死的,需要人来用才能活起来。所以一套系统的好坏不在于工具的好坏,而在于建造它的人。如果人的素质水平不高,即使用再好的工具也一样的,其实Java和.NET已经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了。

由于目前国内懂Java的人相对比较少,所以一般来说Java项目比较容易获得市场竞争机会。.NET因为有比较好的开发工具,所以开发周期短,开发费用低,因而被很多厂商接受。有一个简单的例子,曾经一个企业给某单位开发了一套新闻发布系统,由于是用Java开发的,报价就可以高达140万,而基于.NET开发的报价最高不会超过90万。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小例子,其实系统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要使用Java还是.NET,最终还是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定位以及预算来决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Borland大中华区CTO李维对记者介绍说,很多厂商都开发了基于J2EE与.NET融合的产品,Broland就开发了Janeva产品,但是产品销量并不理想,因为很多客户都会采用单一的平台,但也鲜有特例。

相对来说,一些大型的政府项目,可能较多地会选择J2EE平台,由于Java对于计算机资源调用的算法和机制比较先进,因此可以更大程度上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发展,.NET将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SOA令企业蜕变

SOA(面向服务的架构,全称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已经不是一个新事务了。早在1996年,Gartner就已经提出了SOA的预言,并在2002年又提出了SOA是“现代应用开发领域最重要的课题”,并预计到2008年,SOA将成为占有绝对优势的软件工程实践方法。而IBM总经理Steve Mills也早有断言——SOA将改变整个IT产业的格局!

正是看到了SOA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发展空间,国际国内的众多厂商包括IBM、BEA、CA等在内的巨头们纷纷杀入了这个市场,或提供技术,或提供产品,或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力图分得这个市场的一杯羹。不过,就目前国内的现状来看,对于SOA,更多的企业仍在持观望的态度,对于SOA,仍然有很多的疑虑。

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讲,接受SOA,难的并不是技术,而是SOA理念的灌输,以及对企业文化的重新改造。SOA与传统的应用体系结构不同,SOA更多地是针对变化而设计的,基于SOA的系统具备更大的弹性,而且能够实时地根据企业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结构,以满足企业变化的需求。SOA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让企业应用能够彻底摆脱面向技术的解决方案的束缚,以轻松应对企业商业服务变化、发展的需要。

现担任IBM SOA设计中心(中国)主管的毛新生针对SOA对于业务的重要作用表示,首先企业要清楚自己的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需要了解业务流程,业务战略,业务流程、业务目标是如何相连的,通过关键的性能评价将这些内容勾连起来。为未来业务创新,业务优化、业务流程重整,建立SOA架构要寻求SOA带来的好处。

一个SOA由4个部分构成,其中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中心和服务消费者是SOA的构成角色,另外一个组件则是将消费者和提供者联系在一起的契约。

其中,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所以SOA中的所有参与方都可能被认为是一个点,而SOA在本质上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点对点的体系结构。在两个点之间的对话期间,一方承担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另一方承担服务消费者的角色。与此同时,服务提供者本身也可能消费其它的服务,来作为满足某一初始请求的部分。因此SOA必须满足支持松散藕合的服务联合,各个点可以根据与其它点的交互来满足其相应的角色,从而参与联合。

SOA的应用大都面向业务层,一种中间件很难满足业务的多种需求。而若采取多个中间件进行系统集成,则可能存在性能上的瓶颈。

在2005软件技术大会中,中创商用中间件的刘江宁总经理对于目前SOA应用的现状,如此表示,“目前SOA应用的确存在大量二次开发工作,但总体来讲,技术门槛不断降低。利用SOA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底层有很多平台软件已经在运行,需要采用SOA来整合。SOA的使用背景重在集成,效率是一个问题,但不是问题的重点。”

随着开发人员更多地采用Web服务,原来大量的手工流程会逐步实现自动化,这将大大节省企业的运营成本。

目前,除了大型的制造类企业在谋求通过SOA提升企业信息化之外,其他涉及到上下游关系的各类企业,也正在期望SOA能够帮助他们改善对供应链的管理。

对于哪些企业会最早选择SOA,来自BEA的技术总监喻思成则表示,通过对Web服务在国内外应用情况的研究,发现目前Web服务还主要是应用于大型企业中。最先采用Web服务技术的企业多数是一些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这些企业的业务系统很早就采用IT技术,而且重要的业务数据都存储在一些应用早期计算机语言开发的应用系统中。

当这些企业推出新的业务、新的平台时,如何使这些数据在新老系统中进行交互使用就成了最大的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们应用Web服务技术作为数据交换的手段。

第二批采用Web服务技术的企业则多是旅游、交通、零售及电信通信行业的企业。这些行业的应用特点是它们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而且这些分支机构的地域分布很分散。在这些行业的松散集成方面,Web服务具有非常好的技术优越性。其他对Web服务感兴趣的行业还包括医疗机构、公共事业、政府和制造业等。

中科院软件所资深研究员仲萃豪预测:2006年将会是用SOA架构开发分布系统的高潮,许多IT行业都将用此技术开发应用软件,IT将从产品开发、应用开发而转向服务。

IT服务不再吹泡泡

曾几何时,IT服务就成为企业心中的“救世主”,而“救世主”永远都是欠等待的,而且是虚幻缥缈的,在不成熟的时期采用不成熟的系统,必然无法与企业业务完美整合。IT服务像一个个肥皂泡飘向空中,虽拥有过短暂的美丽,但最终难逃瞬间破灭的厄运。

BEA提出了服务基础架构(Service Infrastructure)概念,它的基本目标是帮助企业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基础架构,推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从试验阶段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解决企业IT复杂业务之间的高度集成,帮助用户部署面向服务的架构,使得信息能够在企业内外自由地流动。

企业为了实现其商业目标,必须使跨越整个公司的IT流程与企业的商业目标保持一致。然而,企业的 IT基础设施可能是复杂的、欠灵活的。对广泛的技术和应用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技术和应用均设计用于解决特定的业务和IT问题。SOA和复合应用的开发使企业能够使用现有IT资源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企业可快速装配服务以创建业务流程流。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黄涌针对当前的IT服务市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的IT服务市场已经具备了供方市场的特色,面对企业需求呈现的上述变化趋势,IT服务提供商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以不断的创新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有人把IT服务管理(ITSM)形象地称作是IT管理的“ERP解决方案”。它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IT管理,与传统的IT管理存在很大不同。从组织层面上来看,它将企业的IT部门从成本中心转化为服务中心和利润中心;从具体IT运营层面上来看,它不是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IT管理方式,而是以流程为中心,从复杂的IT管理活动中梳理出那些核心的流程。

比如事故管理、问题管理和配置管理,将这些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明确定义各个流程的目标和范围、成本和效益、运营步骤、关键成功因素和绩效指标、有关人员的责权利,以及各个流程之间的关系。而IT服务的质量和成本则需从IT服务的客户(购买IT服务的)和用户(使用IT服务的)方加以判断。

IT和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要化繁为简,奠定一个业务创新、快速业务模型转换、应付市场不断产生的新挑战。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高级咨询顾问李长征解释说,从有为到无为,是从事IT管理的一个很高的境界,IT做好了就是一种“无为”,信息化的流通和IT服务使企业正常运转,而IT管理也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的管理,我们需要把CIO从繁忙而无目的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强在《IT服务管理:概念、理解与实施》一书中指出,当企业信息系统的数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管理、控制和维护这些系统;二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协调这些系统以使它们“往一个方向使劲”。一旦这两个问题没解决好,就会产生另外两个问题。一是IT部门成了“救火队员”,而且往往是吃力不讨好;二是业务部门“我选择,但我不快乐”,虽然公司不断进行大量IT投资,却不但感觉不到信息系统带来的效益,还经常碰到这些系统出现各种问题,有时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工作。

显然,服务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当今IT服务已成为一个绝对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特点的产业之时,它的重要性更是不断地被更多的业界人士和IT厂商挂在嘴边或当成座右铭。那么发展IT服务业,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有专家指出,发展IT服务业,关键在于增强企业的服务创新能力。

各行业IT应用千差万别,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要求IT服务企业必须深入研究各行各业的IT应用经验,准确把握行业特点,充分满足用户需求,在应用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狠下功夫。要真正为用户着想,善于把传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IT应用完美结合起来,创新经营模式,让用户从IT应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IT服务才能够不断赢得用户信任,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形成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meiguo.com 发布人签名/座右铭这家伙浪费了“黄金广告位”,啥也没签!
大家都在看
回复/评论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meiguo.com 创始人

emotion

1   2006-12-04 21:23:19  回复

回复/评论:信息化应用为大象伴舞

暂无用户组 升级
退出
等级:0级
美果:
美过
精华推荐
  1. 中国的中产家庭,送孩子赴美留学就是鸡肋之举?
  2. 川普总统:在未来几周内开始发放“金卡签证”
  3. “240小时免签”和“离境退税”叠加组合,让美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4. 川普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
  5. 贸易战的结局已定?中美两国“各退一步”?
  6. 华人科学家再次遭遇系统性排查,75%留美学者“萌生去意”!
  7. 美国小伙儿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终于获得“中国绿卡”了!
  8. 关税战持续了96小时… 突然大反攻?
  9. 美国人在凌晨三点排队,不为苹果手机… 竟然是为中国毛绒玩具“拉布布”?
  10. 台湾政府:一场误会呀
  11. 中方意识到谈判时机已至?迅速派出“王牌代表应邀”和美国财长会面了
  12. 哪些关键技术决定了如今大模型格局?Google的首席科学家“万字演讲”回顾AI发展的十年
  13. 独自搭乘美国硬座火车,52小时横穿美国!
  14. 中国“不陪川普玩”了… 从此不理会美方闹剧!
  15. 美国驻华大使馆:“赴美生子”一律拒签
  16. 2025年,必须认识的一个英文单词 ~ tariff
  17. AI半壁江山是中国人?黄仁勋“敲警钟”:美国须觉醒!
  18. 这小伙年仅25岁,已经是百亿美金公司的创始CEO了!
  19. 美国华人在近期出入境美国,绿卡和签证的持有者须知!
  20. 让人意外!股神【巴菲特】突然宣布退休
  21. 童工可以合法夜班了?
  22. BBC:在川普政府的关税打击下,为何中国不低头?
  23. 瞄准美国公民了?川普总统的“驱逐行动”在变本加厉
  24. 这位美国年轻人在中国玩儿一圈,浪费掉美国政府的16亿美金?
  25. 中美关税战的最佳写实作品~乌合麒麟发布《就不跪》
  26. 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的签证
  27. 马斯克的丑闻?和多名女性有染,有上百个孩子?
  28. 百万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川普政府的百天?
  29. 近半数中国小包裹的接收人是贫困美国百姓?
  30. 在量子世界“玩儿游戏”?物理学家展示了量子计算机的新前景
  31. 遭遇无故吊销学签,藤校的中国留学生起诉且赢了🇺🇸国土安全部!
  32. 【读懂AI Agent】MetaGPT、Mila、斯坦福、耶鲁、谷歌的合作论文
  33. 中美博弈2.0了?川普政府“百日执政”,撤回对华善意!
  34. 美国物价到底贵不贵?近距离窥视一下佛罗里达州的中产家庭的日常消费
  35. 美国《时代》周刊:DeepSeek【梁文锋】
  36. 关于“跨国婚姻”婚姻绿卡,给配偶申请绿卡的各种细节问题!

美国动态 美果搜索

Your IP: 3.145.95.6, 2025-05-17 04:04:43

Processed in 1.05407 second(s)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已有0次打赏
(1) 分享
分享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