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lainsman
据非汉语媒体报道,Intel正计划将处理器的生产工艺从90纳米升级到65纳米。截至2006年底,它将拥有4座运行和在建中的65纳米晶圆厂。Intel首席财政官Andy Bryant称,尽管新建一座工厂的花费超过30亿美元,但是它却可以加速芯片生产并节约成本。
为了再次确认这一方案的正确性,Intel在最近邀请了许多财经专家和记者进行了座谈。据悉,开发代号为Presler的Pentium D 900和移动处理器Yonah已经使用65纳米工艺进行量产,它们也是Intel公司历史上开发时间最短的处理器。
Intel采用65纳米工艺主要是出于节约成本的长期考虑,目前处理器生产工艺的更新周期大约为24个月。
据Bryant介绍,将现有晶圆厂升级到65纳米工艺需要10亿美元,而新建一座约需30亿美元。不过他预计这些投资可以为Intel节省15亿-20亿美元。因为晶圆厂采用新工艺后,不但可以利用每片晶圆生产更多的芯片,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产量。
Bryant还认为,如果生产工艺的更新速度能变得更快,将可以节约更多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弥补巨额的研发支出和工厂的建设费用。Intel一般每隔8个月进行生产工艺升级,按照这个规律,45纳米的处理器已在研发之中,而且可能将于2007年底上市。
不过技术的更新也使得晶圆厂的建设费用越来越高,按照目前每座工厂35亿美元的标准来计算,企业需要有70亿美元的年收入才负担得起。